如何对重刑罪犯进行管理和矫治的一点思考内容摘要: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不但承担着警戒和关押罪犯的责 任,而且还肩负着将罪犯改造成合法公民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监狱中涉毒、涉黑的重刑罪犯在押犯中的比例日趋加大,特别是暴力型罪犯在改 造中所具有的攻击行为正日益成为监狱管理的重要安全隐患,对其管理教育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监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如何在确保监管安全的同时对重刑罪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和矫治,积极有效的 将他们改造成对社会有用的公民,是监狱人民警察追求的永恒目标本文对重刑 罪犯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进行了浅析,并将如何对其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矫治进行 了思考关键词:重刑罪犯 如何管理如何矫治 对策一、重刑罪犯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所谓重刑罪犯是指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无期徒刑以及有期徒刑十 五年以上徒刑的罪犯重刑罪犯决大多数是犯有抢劫,强奸,贩毒,故意伤害等 罪,属典型的暴力犯罪,其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一>重刑罪犯的心理特征1. 认识水平低下,对事物的理解偏激,导致思想,行为上的盲目性,是重刑 罪犯的心理特征之一大多数重刑犯对消极的社会因素持肯定的态度对某些事物 只看到表面的东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质性认识模糊不清,辨别是非能力差。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基本的理解,以点概面,以概偏全把尊老爱幼, 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视为套在人脖子上的枷锁,认为改革年代 的现实生活就像一些不健康的影视片中所描述的那样自由自在总的来说就是不 知法,不懂法,不懂得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而犯法,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不能正确 把握而走上犯罪道路2. 无视社会规范和舆论的压力,心存侥幸,导致意识上的极端,是重刑罪 犯的心理特征之二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行为从动机产生到实施,必须经过一 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暴力型犯罪在个性,情绪,意识等心理上各有差异,但其共 同的特点上存在不良的心理动机,在实施犯罪时根本没有法律,道德和压力,只 按自己的意志办事有的认为自己的手段高明,司法机关不一定会发现,受害人 不一定敢告发,有的则认为有靠山,有路子,或者家里有钱,就是犯了罪,也没 人敢管;即使“进去了”还可以想办法出来,基于这种侥幸心态,他们在犯罪中 胆大妄为,不积后果3. 心理情感低层次,觉得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导致感情的冷酷,是重刑罪 犯的心理特征之三一半的重刑犯认为人与人之间根本没有真情存在,人间情暖 冷淡,近乎冷血动物;有些人表面上看很好相处,其实只不过是互相利用而已。
在立体观念上,觉得社会是无情的,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 推测别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在性格上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尤 其是对人的看法上,他们说:“人人都是自私的,人人都戴着假面具”其信条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另一极端则是封建帮派的腐朽观念在作怪,在气味 相投的人际关系中滥施所谓友情,把朋友两肋插刀奉为“英雄”在这种扭曲心 态驱动下,形成了近乎病态的心理,疯狂地报复社会,杀人抢劫,在犯罪意识的 推动下,伤天害理,实施犯罪4. 心理需求低层次,欲壑难填,脱离实际,导致个人需求的畸形,是重刑 罪犯的心理特征之四在押的重刑犯中,多数属于物欲型犯罪他们对物质,金 钱的贪婪,对享乐生活的不切实际的追求等,脱离了个人及家庭所具备的经济条 件特别是随着社会消费档次的不断拉大,个人欲望在正常情况下无法满足,畸 形的需求心理促使其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去抢夺,甚至行凶杀人<二>重刑罪犯的性格特征1. 改造意识淡化,功利主义强化大多数重刑罪犯身份意识不明确在改造 中只求过的去,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犯的倾向很明显;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 罪犯的功利主义强化,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有的罪犯甚至直接和警察谈改 造条件,要求警察承诺给奖励,才好好改造。
否则就消极改造,他们改造的目的 只为了拿奖励,减刑为主,这使得监狱惩罚与改造相结合的总方针没有得到很好 的体现2. 性格,感情不稳定,遇事不计后果重刑罪犯年轻者居多,身体素质好, 性格上缺乏对社会,集体,家庭,他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同情心,法制观念单 薄,遇事易冲动,情绪反差大,自我控制力差,且不计后果3. 易成纠合团伙,报复心严重由于重刑罪犯接触的群体的相对特定性,在 犯罪的过程中参与过犯罪团伙的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人由于分管分押的需要, 有的分在同一监区改造,客观上给他们创造了纠合的条件加上一些性格相同的 所谓谈得来的也极易形成纠合团伙当这些罪犯在改造中受到委屈时,他们要用 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进行报复这一特性在涉黑犯罪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认 为自己不能吃亏,否则就没有面子,有的甚至不惜被禁闭,严管,加刑,这充分 暴露了他们固执,粗野,凶残的一面4. 改造手段弱化,抗管抗教增加由于文明执法和狱务公开的推行,罪犯极 其亲属对监狱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从行政奖励,行政处罚到减刑,假释,监外 执行,从警察的工作纪律到罪犯应享有的权利,都有了了解和掌握;如果监狱改 造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使改造手段的弱化,极有可能导致重刑罪犯对抗管教的现 象加剧。
二、重刑罪犯的管理和矫治对策矫治(国外称为“矫正”)实际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对罪犯实施的教育改造 活动,主要是指监狱通过惩罚与改造、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手段,强迫罪犯转化 思想、改正恶习、增长知识、掌握劳动技能,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社会 人”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重刑罪犯往往大多都是暴力性罪犯,在矫治上有一定 的难度,简单粗暴的执法反而有悖于他们的正常改造,因此,需要我们从大局出 发,总结经验,分析对重刑罪犯的矫治对策以下是根据重刑罪犯的自身特点, 结合司法实践,提出的如何对其管理和矫治的七点不成熟建议<一>要坚持事实求是,妥善处理问题重刑罪犯,特别是无期徒刑和死缓犯,刑期长,个人精神压力大,有的已经 悲观绝望如果干警处理问题一时疏忽造成失误,或者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个人偏 好,不能作到公平公正,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一旦重刑犯 发生纠纷或者发现其有违反监规监纪现象,不能一棒子将其“打死”,要允许当 事人申辩,并且要认真进行核实,保证证据却凿,处理公正,不能凭主观臆断, 盲目下结论力争作到严格执法,廉洁执法,让罪犯口服心服气同时,对于出 现的其他紧急情况,也要及时查清,妥善处理。
<二>要密切掌握动态,加强安全防范对重刑罪犯潜在的危险性,突法性和反复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即使经过长期 考察,也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一些年纪较轻的重刑犯,他们感情多于理智,容 易冲动,偶发性强,经常处于失控状态同时,由于其刑期长,思想压力大,常 常会产生孤独感,急切的寻求知己和同情者基于这种心理,同乡相聚,很快就 会结成帮伙,容易受到反改造分子的引诱,教唆,和拉拢,为起利用,充当马先 卒对于重刑罪犯所存在的这种思想变化,干警要积极稳妥,隐蔽精干的建立耳 目,建立立体化的情报网络体系,准确的掌握敌情犯情,有效地将各种事故消除在 萌芽状态之中同时每周进行一次敌情分析,互相通报,对重大危险分子更要通 过秘密手段进行布控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加以防范,各项措施要真正落实特 别是那些性情粗野,心胸狭窄,反复无常,报复心强的罪犯,在他们发生问题后, 即使妥善处理了,还要留一定的考察空间,以防不测<三>要及时掌握信息,帮助解决困难重刑罪犯被判刑后,给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变故,这些变故对罪犯的心理变 化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导致罪犯整天胡思乱想,心不在焉,有的甚至情绪低落, 产生自杀,怠工等不良的后果,将严重影响监管安全。
干警对此要即使掌握,积 极防范比如当罪犯的妻子提出离婚的,要对罪犯尽可能的进行调解说服工作, 调解不成的,也要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安定其思想情绪比如罪犯家庭难以维 持生活的,要请当地民政部门,给予适当的救济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稳定重 刑罪犯的情绪,加强罪犯对警察的信任,让其能充分的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从而 调动其改造的积极性,让其能够在监狱踏实改造,安心服刑〈四>要了解罪犯特点,进行各个击破由于社会的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道德评价和 人际关系发生的诸多变化,已经深深影响到监狱内,罪犯的改造表现也发生了一 系列的变化通过在监狱基层的观察和分析,一般来说重刑罪犯大致可分以下五 种改造表现,1.安分老实型,就是在改造中能够认真遵守监规监纪,不犯错误或 者少犯错误的那部分罪犯,对于他们要充分肯定其改造成绩,多给予鼓励和表扬, 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以激发他们的改造热情,同给予适度的威 慑,告诫他们不要以反改造份子为伍,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2.世故圆滑型,就 是善于察言观色,言行不一,喜欢背地里耍小聪明的那部分罪犯,对于他们要抓 住起恶习的关键环节,矫正其损人利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 同时注重发挥其智能和专长,把聪明才智用到正道上来。
此类罪犯的改造潜能大, 在罪犯中的影响也大,教育改造好他们,对推动整个罪犯群体积极改造具有重要 意义3.顽劣抗改型,就是文化水平偏低,头脑简单,生性顽劣,气焰嚣张的那 部分罪犯,对于他们首先要以高压政策,对他们的行为坚决的予以打击,让其时 时感受到执法机关的强大威慑力,没有喘息的机会,同时也要积极的营造有利的 改造环境,比如建立自问静省室,让其多读书,以修养其心,修炼其性,释放过 剩的精力,把他们的性子磨下来4.虚伪狡诈型,就是对警察的教育阳奉阴违, 煽风点火,蛊惑同犯抗拒改造,同时喜欢找借口躲避劳动,贪图安逸,小病大养 的那部分罪犯,对于他们要时刻注重鉴别真伪,搞好区别对待,绝不能让虚伪狡 诈的伎俩得逞同时,这类罪犯心理其实也很内脆弱,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关心, 因此要作好感化教育,大力宣传现今的改造形式,多用实实在在的事例去震撼他 们,能使他们重新燃起人生的情感之光,希望之光5.冲动偏激型,就是性格偏 激,容易上火,目中无人,人缘较差的这部分罪犯这部分罪犯容易受人指使, 被人利用,始终处于不稳定的改造状态,是防范的重点对象对于他们要多对其 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治,建立他们的心理档案,积极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剖析,改 正错误思想,彻底根除恶习。
同时要引导其加强群体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因为 群体间成员的积极行为表现,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 矫治思想行为的目的<五>要改进教育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教育改造作为维护监所安全稳定的治本之策,是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罪犯 是否真正洗心革面,从来就没有一个科学的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因此,教育改造 罪犯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真正“触 及灵魂”根据重刑罪犯的思想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教育首先是社会 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法律法规和监规监纪教育,促使其认罪伏法,达到知罪 悔罪的目的其次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 变革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凸显,刑事犯罪特别是暴力 犯罪案件增多,罪犯的成分,犯罪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罪犯在思想观念,价值 取向,心理需求,改造态度以及社会信念等方面出现了新的特点,我门必须找准 思想教育的着力点,并与罪犯思想的薄弱点对应起来下大力气出去他们不健康的 人生哲学和信仰,解决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误区然后是对罪 犯进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教育罪犯,尤其是重刑罪犯性格方面或多或少有所 缺陷,容易由于小事与其同犯发生磕磕碰碰,一不小心就会演化成打架斗殴等影 响监管安全的事件,因此要多对罪犯进行沟通引导,使他们学会处理各种矛盾和 人与人的关系,学会控制理智和情绪。
<五>要加强心理矫治,促进罪犯健康心态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监狱现代话建设的加快,心理矫治 作为改造罪犯的一种辅助手段,越来越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