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渔场规划设计与鱼池改造第一节 渔场规划一、渔场规划的基本要求1、查清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和优势如地貌、面积、土质、水源、水质、水量、生物状 况、历史特点和发展计划2、查清当地环境的特点如四周各部门的种植业、养殖业状况及相互关系;四周交通、 能源、建筑现状及总体规划;四周工厂设置和排放的废气、废水情况及影响等3、查清当地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主要指有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经济条 件指当地的自身经济基础、物质基础及计划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渔场水源的选择 水源是建设渔场的首要条件不同的水源决定池水的不同理化性质:1、河川水由雨水汇聚后流入河川或湖泊的水在流经过程中,溶解了地层、表面土 层的无机盐类,所以河川、湖泊水一般硬度较小,含氧量较多,水温适宜2、 地下水地下水可分为冷泉水和温泉水温泉水最高温度可达到100°C以上,不适 合养家鱼,冷泉水通常在5-15C之间,可以养冷水性鱼类地下水的比重一般是1.0009-1.2624 之间,含氧较少,常含有有害的气体,用来养鱼,需暂蓄一周方可使用3、 污水和工业废水含有不同成份的化学物质,某些有毒物质对鱼类有危害,一般不 宜直接引用工矿污水,若使用,必须经过处理。
三、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水质的优劣与鱼类的成长有着密切关系检查水质须从物理、化学、生物等三方面来进 行1、 水温我国目前饲养的几种主要家鱼水温一般以20-30C为最合适2、 水色水色随物化性质和生物生存的不同而异如含铁化合物的水为黄色,腐殖土 溶解在水中呈褐色、黄绿色、黄色或绿色,大量的碳酸钙溶解于水呈绿色,水中有蓝绿藻呈 蓝绿色等水色是标志着水的肥瘦度,建立养殖场应选择较肥的水源3、 水的酸碱度过酸过碱的水均不宜鱼类生长,鱼类一般适于微碱性的水4、 气体溶解量对于鱼类生存有关的气体,常指氧气(O2),二氧化碳(CO2),氮气 (N2),氨气(NH3),硫化氢(H2S)及沼气(CH4)等前三者是大气的组成者,后三者是水中的有机体分解所产生的它们在水中的溶量多少,对鱼类的呼吸、水中天然饵料繁殖 皆有密切关系鱼类一般喜欢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水中5、 有毒物质如果水中有大量生物繁衍生长,则说明水质含有毒物不多或没有;如果水中生物极少,放入几条小鱼又出现异常,则说明水中有毒物质含量较多这种办法叫生物 实验,这种小鱼叫试水鱼但是,不管现场调查或者生物实验,都不能精确地反映水质的真 正情况,因此,凡条件允许的地区,都应经环保、科研、学校等单位取样进行化学检验、水 质检测。
这是确定水质能否用于发展养鱼的最可靠办法养鱼水质要求及条件参照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见表6-1表 6-1渔业水域水质标准编号12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目色、臭、味漂浮物质悬浮物质pH值生物需氧量(5天20°C)溶解氧汞 镉 铅 铬锌镍砷氰化物 硫化物 氟化物挥发性酚黄磷石油类丙烯腈丙烯醛八八八滴滴涕马拉硫磷五氯酚钠苯胺对硝基氯苯对氨基苯酚水合肼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松节油1, 2, 3-三氯苯1, 2, 4, 5-四氯苯标 准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异色、异臭、异味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毫克/升,而且悬浮物质沉积于底部 后,不得对鱼虾贝藻类产生有害影响淡水6.5〜8.5,海水7.9〜8.5不超过5毫克/升,冰封期不超过3毫克/升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在任何时刻 不得低于3毫克/升;鮭科鱼类栖息水域除冰封期其余任何时 候不得低于4毫克/升不超过0.0005毫克/升不超过0.005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1.0毫克/升不超过0.01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0.02毫克/升不超过0.2毫克/升不超过1.0毫克/升不超过0.005毫克/升不超过0.002毫克/升不超过0.05毫克/升不超过0.7毫克/升不超过0.02毫克/升不超过0.02毫克/升不超过0.001毫克/升不超过0.005毫克/升不超过0.01毫克/升不超过0.4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0.1毫克/升不超过0.01毫克/升不超过0.06毫克/升不超过0.3毫克/升不超过0.06毫克/升不超过0.02毫克/升四、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 温水性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见表6-2。
项目水温(°C)co2含量(毫克升)pH值生长发育孵化适宜22-2825-27<307.5-8.5一般15-20 及 28-3017-22 及 28-3050-806-7.5 及 8.5-9.5不适宜10以下及33以上15以下及30以上80-200<5 及>10.85-83-5V3五、鱼池对土质的选择在建造渔场前,必须进行土壤调查,测定土壤的肥瘦、土壤透水性的大小等土壤一般分为砾土、砂土、粘土、壤土、粉土、腐殖土等,现分述如下:1、砂土含石砾 50%以上,土性贫瘠,保水性弱,透水性强,不宜建造鱼池2、砾土含砂粒 80%以上,粘土 12.5%以下这种土的土质瘦,凝集力和附着力强 保水性小,筑堤时池堤易崩塌,不易保肥3、 粘土含粘土 50%以上,砂土 50%以下这种土的凝集力和附着力强,保水性大, 透水性小,筑堤时池堤坚硬,肥料不会流失,但土中空气不易流通,水中有机物分解迟缓, 对天然饵料的繁殖有妨碍4、 壤土含砂土62.5-75%、粘土 25-37.5%这种土保水性和透水性均好,颗粒的凝集 力、附着力合适,养分不致流失,空气流通,有机物质易分解,宜于建造鱼池5、 腐殖土含腐殖质 20%以上。
腐殖质土呈暗黑色,土中富含氮素,天然饵料繁殖丰富,保水性和附着力亦强,宜用作造池但腐殖质含量过多时,则对鱼类生长有妨碍上述需在实验室中进行下面再介绍一种肉眼观察土壤种类的方法:1、重粘土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条,弯曲不断2、粘土土质滑腻,无粗糙感觉,湿时可搓成条,弯曲难断3、壤土湿时可搓成条,但弯曲有裂痕4、粉沙壤土多粉沙,易分散板结,用手摸有如麦面粉感觉5、 砂壤土手摸有粗糙感觉,肉眼也可以分辨砂粒6、 砂砾土有小石块和砾石六、选择渔场场址的原则1、交通运输方便因为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鱼苗、鱼种、饲料、肥料,或出售 鱼苗、鱼种、成鱼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保证鱼的新鲜度,所以交通运输一定要方便2、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酸碱度在6-9 之间3、 电力供应综合性的渔场要建立在电力供应较稳定的地方4、 有充足的饲料来源饲料、肥料是发展养鱼事业的物质基础综合各地经验,可因 地制宜采取五个结合:①与畜禽结合,把养鱼与养猪、养鸡、养鸭、养牛等结合起来;②与 蔬菜结合,渔场可建在菜区附近,做到菜多、肥多、草多、下脚多、鱼多;③与食品加工业 结合,在淀粉厂、粉丝厂、食品加工厂附近建渔场,充分利用食品工业下脚料和无毒废水,解决鱼的饲、肥料来源;④与大中型河、湖水面结合,使精养与粗养结合,互相促进;⑤与 建立饲料地结合,在荒滩废湖建立渔场,可开辟一定的饲料地,开展种草养鱼。
七、 制定渔场规划的方法 制定渔场规划时要围绕规划的要求和内容进行“看、问、测定、分析”1、 看到现场和社会作调查,查阅有关资料,作详细记录,然后加以分析整理2、 问向有关人员询问“看”不到的情况,并把看到的情况向知情者核对验证,力求 正确,减少谬误3、 测定请有关技术人员和技术部门,对水质的物理、化学性状和生物含量等,用科 学手段和仪器进行测定和鉴定4、 分析把看、问、测定到的结果去粗取精,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生产的可能 与社会的需要进行科学论证,得出正确结论八、 渔场总体布局的原则1、 要留有发展余地,布局根据渔场的当前生产及近期打算,综合考虑,对渔场投资规 模和经营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同时要考虑今后生产发展,为远景规划留有余地2、 以养鱼为主,合理安排各类渔池的建设面积和位置,而后安排相应的饲料地、其他 农牧副业生产和设施的位置与面积3、 既要合理又要经济整体布局要满足各项生产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少 花钱,多办事九、 鱼塘平面布局1、 布局形式目前,鱼塘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近水源处为起点,依次排列亲 鱼池、产卵池和孵化场鱼苗塘紧靠孵化场,鱼种塘围绕鱼苗塘并与成鱼塘相邻。
生产性能、 面积和形状相同的鱼塘集中连片另一种是以户为单位,实行鱼苗塘、鱼种塘、成鱼塘和住 房的配套2、 鱼塘水面与渔场总面积的比例渔场除鱼塘外,还有堤埂、道路、水渠、房屋及其 他各渔业设施等一般单一经营的小渔场(水面 50 亩以下),鱼塘水面可占渔场总面积的 80%左右综合经营的大、中型渔场,鱼塘水面占渔场总面积的60-70%为宜3、 各类鱼塘间的配套比例鱼塘配套比例主要根据渔场的生产对象和生产需要而定 生产鱼种为主的中、小渔场,鱼种塘面积可占到 70%左右;生产食用鱼为主的渔场,成鱼 塘面积应占到鱼塘总水面的 80%左右江浙地区养青、草鱼为主的渔场,鱼种塘面积可达 到 25-30%以鲢、鳙鱼为主,鱼种塘可占 15%左右以提供商品鱼为主的渔场,成鱼塘的面积可占 80%以上新养鱼区的渔场,鱼种塘可 占到 30%左右十、鱼塘堤埂布局 鱼塘的堤埂布局,要根据渔场土地多少、规模大小、生产需要以及土质情况因地制宜地 确定采用种草养鱼的渔场,利用堤埂种植青饲料,堤埂的面积应占鱼塘水面的30%以上堤埂面宽不仅能够扩大种植面积,还可建畜、禽棚舍,作交通通道,修渠,插电杆,使 水、电、路都由堤面通过渔场清塘排淤时,能够就近消淤肥土,有利于种植作物的生长。
堤埂堤坡的坡比最低限度为 1:2堤坡的坡比大,能够减少施工时土方的运载量,节省 挖塘工程造价,鱼塘投产后,可减少风浪的冲刷造成溜坡和塌堤第二节 渔场的设计一、鱼塘设计要点 鱼塘是渔场的主体建筑,可分为鱼苗、鱼种、成鱼、亲鱼和越冬鱼塘鱼塘设计应包括 形状、面积、深度和塘底1、形状一般为长方形,东西向,排列整齐,大小相近,长宽比为2-4:1这样的鱼塘 遮荫少,水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繁殖,也有利于拉网操作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四周边角地带,根据地形也可安排一些边角塘2、面积、深度一般每口精养高产成鱼塘的面积10亩左右,保水 2.5-3米为宜不同 类型鱼塘按其不同性能,其面积、水深也各不相同列表6-3 供参考表6-3各类鱼塘标准参考表鱼塘类型面积(亩)保水深(米)长宽比备注鱼苗塘1.5-2.01.5-2.02-3 : 1兼作鱼种塘鱼种塘2.0-5.02.0-2.52-3 : 1成鱼塘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