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42KB
约2页
文档ID:507343426
《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_第1页
1/2

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课本注:[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我们认为 ,这种解释只是根据范仲淹此文之内容推测而来注者不但没有深考作者的思想渊源 ,而且根本置字义于不顾 ,因而完全违背了文从字顺的训诂原那么如果按照这种解释 ,那么“仁〞字在古代所特有的意义就完全被抹杀了当然 ,这种注解 ,也并非一家之言 ,现在各种选本大多如此 ,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加以探讨众所周知 ,“仁〞在古代是指仁爱 ,指对人亲善因此 ,这里的“古仁人〞应解释为“古代仁爱的人〞据我们的查考 ,认为这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脱胎于?孟子? ,而这“古仁人〞便是特指孟子而言下面谈谈我们的根据 ,供大家品评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性的代表人物他开展了孔子的学说 ,他的中心思想是仁义行仁政〞而“王天下〞便是他的政治主张他反复强调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仁那么荣 ,不仁那么辱。

〞〔?公孙丑上?〕他劝梁惠王“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 ,劝齐宣王“发政施仁〔?梁惠王上?〕可见 ,范仲淹称他为〞古仁人〞是名副其实的孟子“行仁政〞的思想根底是他的民本思想他屡次强调与民同乐如:“古之人与民皆乐 ,故能乐也〞〔?梁惠王上?〕“今王与百姓同乐 ,那么王矣〞〔?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 ,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 ,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显然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从?孟子?脱胎而来当然不但脱胎 ,而且换了骨先〞、“后〞两字 ,把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升到了更高的境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 ,就必然会把范仲淹心目中的“古仁人〞误解为不着边际的“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了当然 ,作者也可能是断承了前代很多人的思想 ,但从此文的内容、特别是从文中的词句来看 ,其继承?孟子?当无疑义还须指出的是 ,文中“居庙堂之高 ,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数句 ,也是指孟子而言的孟子曰:“千里而见王 ,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 ,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虽然 ,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 ,那么岂徒齐民安 ,天下之民举安。

王庶几改之 ,予日望之!〞〔?公孙丑下?〕孟子之言与范氏之论 ,假设合符节 ,此亦可明范氏之“古仁人〞乃指孟子而言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