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对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l****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50KB
约3页
文档ID:37598293
关于对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建议_第1页
1/3

1关于对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的几点建 议摘要: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被看成是缓解“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关键词:互助县;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已被看成是缓解“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在“十二五”期间,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实施城镇化战略,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整合城乡资源要素,拉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互助县城镇化进程呢?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在新修编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近期要完成县城东新区、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重点抓好县城毛斯河治理、东新街、经济路、毛斯路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合理确定强制性控制内容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加快各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集镇、中心村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注重土地利用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统筹协调,重点做好区域内城镇用地的集约使用,合理规模和扩展方向,正确处理好各产业、各乡镇的用地矛盾,提供必要的城镇发展空间 二、着力加强县城建设 做大县城,既是客观需要,也切实可行,互助县城经过多年建设,拥有较好的设施基础,具备了进一步做大的条件。

今后,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促进县城经济繁荣 21.加快新区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区战略性东扩和南伸,大力开拓城市新的发展空间以行政服务中心东移和产业中心南移带动新区建设,以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县城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结合道路建设,地下综合管线同时埋设,一步到位,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原则上不再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统一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同时,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山水治理”为载体,规划和建设好沿沙塘川河、毛斯河、安定河绿化景观带,恢复沿河湿地,加强小庄后山、安定山、小寺山绿化和县城公园、中心区绿地、住宅小区绿地建设,着力提高绿化品位,提高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和绿化率指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环境 2.有序改造旧城 依托现有建设格局,着重善人居环境,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加大拆迁力度,走整体改造、集中开发的路子,引导老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降低旧城区人口、建筑密度 3.加快路网建设 新区以振兴大道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富民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工程同时,积极争取并实施台子路、东和路等旧城区道路整治工程,切实将鼓楼周边“十”字形道路结构改变为“井”字形结构和“田”字形结构,加大交通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

以政府出资租赁场所等方式推进停车场、洗车点等交通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畅通、便捷、高效的城市路网体系 4.完善设施配套 按照以商建市、以市活城的思路,加快专业市场、商业街和休闲绿地及广场建设,搞活城市商业,积极争取实施社区教育、文化、医疗、娱乐、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供水、排水、供气、供电及垃圾处理等市政公3用设施建设,增强城区生产生活保障能力 5.发展支柱产业 产业是立城之本、兴县之基要把县城实力做强,就要坚持发展县城旅游服务业和工业,为推进城镇化构筑产业支撑根据互助发展前景和区域经济特色,突出城市产业功能,构建合理产业布局,重点抓好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的有效整合迎宾大道以西、南干道以北,构建城市行政、文化、商贸产业发展圈,着重体现现代文明,发展无污染、广就业的商贸流通业现有的特种水泥厂、白水泥厂、硅铁厂等占据重要地段、不利于统一建设,建议搬迁到工业园区,腾地搞房地产和市场开发,加快“退城进园、腾笼换鸟”步伐县城以南,主要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体现产业对城市的支撑要按照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依托传统优势产业,通过增投入、抓提升、促整合、创名牌,切实把轻工酿造、现代农业两大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形成立县的支撑产业。

按照完善发展传统三产、加快发展新兴三产的要求,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发挥青稞酒产业及土族民俗文化生态园、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娱乐场所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标准同时,加大人文景观开发利用,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开放房地产市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多方投资,加大建设投入 三、加快集镇建设步伐 按照“科学规划、集约建设、规范管理”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创新特色、培育产业”为原则,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大力促进小集镇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建成已批产业集聚、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特色明显、环境整洁的特色小集镇到 2015 年,力争全县城镇化率达到 45%,小4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10 平方公里以上,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引导“人口向集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要积极抓住各项政策机遇,着力推动集镇道路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多方投资,有序安排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林绿化等公益事业发展建制镇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率先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辐射带动力用 3 到 5 年时间,各乡镇建设一座功能相对完备的客运车站,一座适度规模的垃圾转运站和一处公共停车场,争取完成一条以上景观主干道建设,有条件的可考虑启动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同时,按照“面上抓规划,线上抓氛围,片上抓整合、点上抓示范”的工作思路,整合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奖励性住房等项目,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增强经营城镇理念 资金匮乏是制约城镇建设的“瓶颈”,仅靠县财政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强化市场意识,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手段,注重城镇建设的投入和产出,缓解城镇建设中资金制约 1.坚持招商引资,以商带财 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政策、行政、社会秩序和人文条件上优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形成“善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和工作机制同时,创新招商方式,实行全民招商,形成招大商、引巨资的良好局面 2.坚持经营土地,以地生财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实施土地资源储备制度,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对储备土地严格执行“招拍挂”制度,建立有形市场,真正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 3.坚持经营资产,以资聚财 强化市场意识,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市场运作的手段,对无形资产进行深入5挖掘和深度开发,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方式,使户外广告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专营权、道路桥梁冠名权、可经营性项目的收费权进入市场,达到盘活资产、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目的。

4.坚持经营项目,开发引财 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将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公交、城市路桥、公共广场等项目建设推向市场,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及外资参与建设经营,形成多元化主体结构同时,学习先进的融资理念,推行 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ABS(资产收益抵押)投资模式和政府特许专营的方式,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五、切实加强城镇管理 1.加强规划管理 执行规划为上,加强规划实施过程监管规划的审批、实施和调整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实行规划的公示制度和听政制度,大力提倡公众参与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加大全社会对规划的监督力度强化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划监督职能,加强规划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创新执法监督机制,对城镇规划区以及交通干线两侧重点规划控制区域,全面实施“两禁”工作,严格实行“一户一宅”和城镇建房“一书二证”、村庄集镇建房“一书一证”的管理制度建立城乡规划的行政检查、行政纠正和行政责任的追究制度,把规划建设成效作为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规范工程建设管理 从项目立项,规划、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到竣工验收,实行全过程监管,严格审批制度,防止盲目举债建设。

施工阶段全面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备案制”,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6全 3.强化市容市貌管理 规范城区摊点管理,整治城区商贸交通秩序,重点抓好学校医院等周边商贸交通秩序,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加大管理力度,做好“门前五包”和垃圾清运工作,加强对城区绿化、树木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保护措施,从严查处违规行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