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创新及绩效评价体系概念模型摘要:本文讨论企业协同创新如何影响经营绩效,以及整合成为供应链的不同企业如何通过协同战略加强创新,列出了供应链协同创新以及绩效评价系统的一系列概念模型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价值链 协同可以缩短把创新项目转化为商业现实的补充性活动过程其次,与其他企业合作意味着增加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从而使用其它不易被开发的资源而且协同可以降低研发项目的风险其外在动因显而易见,是为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环境;其内在动因是为了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文化的竞争力 成功的创新需要有研发创新、价值链能力、企业战略/市场定位三者相结合的明确和动态的测量系统 创新测量系统研究供应链产品/过程创新的影响,研发创新方案遵循创新过程中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建立的价值最大化原则图1说明通过每个环节某些潜力可以被利用,而环节的正确建立不仅需要协同创新,更需要精心设计的测量系统 图1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的系统观 一、协同创新战略 1.协同创新文献综述 computer science corporation创建了一个衡量供应链成熟度的模型。
多数公司位于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整合,这对于公司来讲要与供应链上其他公司建立更广泛的协同是很困难的建立和保持协同战略的失败率之高反而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改善可能性企业间协同的企业文化是促进协同的一个关键因素LoCalHOST 图2供应链成熟度模型摘自:csc&scmr典型供应链管理协同方案:ecr一有效客户反应:为给客户提供更高利益,以提高商品供应效率为目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和沟通工具,在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相互协同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流通体制 供应商主管检查库存,从而消除了采购订单的需要 score一供应商削减成本的努力:这是供应商基于双赢方式的协同战略 vmi一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地改进的合作性策略,体现了供应链协同管理思想 典型供应链管理模型: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评测性能,确定改进目标它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 cpfr模型,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合作企业实行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他模型还有cimosa,gim grai,pera等许多模型未能模拟出一些重要的商业活动,如营销和销售,产品开发或售后服务基于协同策略的创新为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一个好方法,供应链成员必须不断地参与创新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2.协同创新的环境 协同创新的发展被认为是参与创新活动组织间知识交流的结果协同创新能使供应链实体迅速参与并作出贡献,以使它们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快速提高,协同创新通过创建组织学习气氛来实现这一过程senge提出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五个准则 创新供应链的外部因素: 行业?部门:运用五力分析可以估算出一个部门最终获利的潜力,还应考虑该部门的成熟度 政府:涉及政策,加强创新的具体方案,企业与其它创新实体相协同的创新空间的建立 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创新系统:是一个用于若干经济层面的分析工具,以理解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其他经济学观点,例如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和部门性的创新系统运用这些系统,能促使供应链成员在现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联系 需求:需求的可预测性决定了供应链的配置对于可预测的需求环境,供应链配置应侧重于完全有效过程,而对于不可预测的需求环境,则应更侧重于市场的反应过程。
要获得持久的需求需要稳进而不是激进的创新 创新供应链的内部因素: 协同文化:它与协同战略有关,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如信任、能见度、共享流程等主要特性 人:应该考虑到社会能力、行为、动机、知识经验、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和权力等 有势力的团体:供应链中的一个或两个公司存在权力集中可促进或阻碍协同的进程 投资能力:经济资源和投资能力在创新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公司真正要证实一种理论而排除其他理论的时候,这个作用显得尤其重要 信息通信技术和信息交流:构建共同的信息交换平台需要协同,要了解自由交换数据、生产计划和财务信息也同样需要协同 物理位置:与客户或供应商的邻近度,联系方便度和在短期内安排会议的可能性可增加企业间的信任度 根据参与创新的程度及企业内部创新的影响,bessant运用协同创新的思想,绘制了一张表示创新模式的图表从图中我们能够得出,只有涉及重大创新项目时,才需要进行广泛的协同,反之,则需要较低程度的协同 图3协同创新的过程摘自 二、协同创新的方法协同创新方法的步骤: 1.明确需要,要采取系统的全局观,把最终客户投入、环境要求等需求转化为一个以客户价值为基础的利于评估和选择供应链的测量系统。
2.确定成员的创新重点,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什么样的努力来增加最大价值 3.探索思想,提供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成员创新观念,开拓思维,提出更多更好的观点 4.向所有利益相关者介绍基本情况,换取反馈意见 5.评价和选择观点,以价值为基础的方法来测试观点,选择能增加最终客户价值的观点 6.识别和评估主要的不确定性和相关风险,然后制定计划,以减少风险,降低成本和返工时间 7.管理协同研究,主要是协调研发活动,以促进和加强供应链成员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的努力 8.关闭循环,维持创新过程,避免成功/失败后滚动循环的过程再次发生 三、协同创新绩效评价体系 创新能力评价有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是我们如何定义创新本身第二是对价值链增长和创新关系的理解第三是创新的测量,这是本文的重点第四是如何实现创新,如何不断改进创新测量系统 创新绩效评价方面不乏有大量的文献论述,然而大多数没有研究在价值链环境下的创新为了恰当准确地评价创新能力及其在价值链中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想要测量什么,以及如何测量这样一个动态过程平衡记分卡是一个综合评价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指标评价系统,参照bsc的思想,可从四个维度构建创新绩效评价体系: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业务角度、创新与学习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