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金属条中怎样传递”创新实验说明及步骤一、本实验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前后联系该实验属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部分中研究热的传递内容的开始部分, 该部分研究较简单的热在金属中的传递这一实验研究热在金属中的线性传递现象,要达到 在实验中直观“看”到热传递方向顺序的效果,为学习热传导概念及规律打下观察认知基础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原实验是: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 向下悬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推测并观察哪端的火柴先掉来实验的缺陷及不足之处:一是用蜡粘火柴难以成功即使用熔化的蜡也不易,因蜡在常温中 凝固的速度太快,来不及粘上蜡就凝固了而粘上的火柴也不稳定,学生稍一晃动,火柴即 摇摇欲坠乃至落下二是铁丝传热的速度较慢,加热时间很久而稍远的火柴也未见滑落三、实验创新及改进之处一是用铜丝代替铁丝,因铜丝传热速度快;二是用蜡环取代火柴,这样设置简易可靠 原实验图及创新图之比较:改进前:改进后:-® 9 B 9 '―D C B A(图二)四、实验器材铁架台二、酒精灯一、铜丝一(约四十厘米长,小号)、蜡环若干(小号蜡烛取出蜡芯,切 成统一尺寸的小段)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验原理:酒精灯给铜丝的一头加热后,热沿铜丝向另一头快速传递,逐次达到一个个蜡环, 蜡达到熔点后依次滑落,实验效果明显。
该实验有力地说明了热是从温度较高处向温度较低 处传递的装置说明:见图二六、实验步骤1、在铜丝上穿上备好的蜡环,再将4 个蜡环依次固定在铁架台上,每个距离为2 厘米2、点燃酒精灯,将其对准铜丝的一头加热3、注意观察蜡环的滑落顺序,并作好观察记录4、分析记录的实验现象,得出热传递的方向及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