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68KB
约15页
文档ID:58109276
xx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_第1页
1/15

XXX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 :六册文学常六册文学常 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 六册文学常识与课文主要内容汇总 孟庆玲 一、古代文学部分 、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的总集,收录西周到 春秋时期的 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 分, “风”又称“国风” (成就最高) ,表现手法为赋,比, 兴 《关雎》历来被传颂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蒹葭》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本篇富含蓄美、朦 胧美、音乐美、意境美 2、 《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 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儒家之经典 “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成语: “死而后已” 、 “温故知新” 、 “见贤思齐” 、 “三人行,必有 我师” 、 “任重道远”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 《韩非子》:《塞翁失马》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好坏之事变化要有条件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4、 《愚公移山》:《列子》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说明了只 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的道理。

移山 之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移山目的:“指通豫 南,达于汉阴 ”移山之难:“且焉置土石” 移山之时: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5、 《墨子》: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 辑录,春秋战国墨家 6、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 《鱼我 所欲也》:成语“鱼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 , “嗟来之 食”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标题为论点,名句:“天 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标题为论点,名句:“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 庄周:战国,道家代表 8、 《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 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①比喻人有宏大志向或 巨大的力量和气魄;②比喻自不量力成语:“化邓为林” 《两小儿辨日》:《列子》:反映古人为认识自然, 探求观察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精神;认识事物的角 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共工怒触不周山》:①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 ②反映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 9、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传》是春秋左丘明作, 史学与文学名著。

《曹刿论战》:记叙“齐鲁长勺之战” , 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前政治准备,取信与民:“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反攻之时“辙乱旗靡”追敌之 时“彼竭我盈” 成语:“一鼓作气” ;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 0、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亲身经 历设喻让齐王纳谏成语“门庭若市”:启示:①人贵有 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信,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 法 1、 《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第一部纪 传体通史共 130 篇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陈涉世家》表陈胜年青心怀抱负句“燕雀安知鸿 鹄之志哉” ;起义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反抗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2、 《出师表》:诸葛亮三国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 言事的一种文体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三顾 茅庐” 、 “作奸犯科” 、 “亲贤远佞” ; 故事:“白帝城托孤” ; 三条建议:赏罚分明,广开言路, “亲贤远佞” 主旨 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名句:“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文中之“臣”—诸葛亮 “先帝”—刘备, “陛下”—刘禅;宏愿“兴复汉帝,还于 旧都”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3、 《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世称“五柳先生” 、 “靖节先生” 代表作:《归园田居》 、 《饮酒》 全文以武 陵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战乱, 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成语:“世外桃源” 、 “落英 缤纷” 、 “豁然开朗” 、 “怡然自乐” 、 “无人问津” 《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 , “不戚戚于贫贱,不 汲汲于富贵 ” 4、 《隆中对》:陈寿晋朝《三国志》成语“三顾茅庐” ; 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5、 《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我国古代最 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峡:瞿塘峡,巫峡, 西陵峡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6、 《望岳》:杜甫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 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史诗:三吏:《石壕吏》 、 《新安吏》 、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 《垂老别》 、 《无家别》 7、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游记写小石潭环境 幽美,静穆抒发贬官失意后的愤懑之情 8、 《马说》:韩愈,唐,千里马:喻人才(文中自喻) 。

伯乐:喻圣明的君主托物寓意的写法抨击了封建统治 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9、 《陋室铭》:刘禹锡,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 韵托物言志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0、 《伤仲永》:王安石宋代,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 性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曾巩、王安石 21、 《木兰诗》:宋代郭茂倩编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 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迷离”所产生的成语“扑朔迷离” 22、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主编 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23、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卒章显其志” 旷达 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远大政治抱负:“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 达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通之情,又强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望之情,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 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 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四大名楼:湖北武 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西的鹳雀楼,湖南岳 阳的岳阳楼。

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文中的描写抒情为议 论服务 24、 《醉翁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宋, “乐”字为文眼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朝暮四时之 景的句子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 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成语:“峰回 路转”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水落石出” 2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 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26、 《爱莲说》:周敦颐,北宋说:一种议论性文体, 就一事、一物或某一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27、 《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宋编) 六朝志人小说 代表作机智少年故事:司马光砸缸、王冕四岁作画、曹 植七岁作诗、甘罗 12 岁为宰相 《咏雪》:把雪比作“撒 盐空中差可拟” 、 “柳絮未若因风起” 28、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与刘基、高启列 为明初诗文八大家 29、 《满井游记》:袁宏道,明代 “公安三袁”:袁 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记游小品囊萤映雪:原是车胤 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 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30、 《核舟记》:魏学洢,明末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虞初新志》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 兴” (苏轼) “嘻,技艺灵怪矣哉!” 31、 《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选自《陶庵梦 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 《童趣》:沈复成语:“物外之趣”:根 据眼前的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 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乐趣成语:“明察秋毫” 、 “怡然自得” 、 “庞然大物” 、 “夏蚊成雷” 其中仔细观察, 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是获得物外之趣的必备条件 33、蒲松龄:清代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 —聊斋:书屋名;志:记述;异:奇异的故事郭沫若评 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山市》:“山市”——“海市蜃楼” 《狼》:“禽 兽之变诈几何哉?”启发: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 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 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勇敢斗争,善于斗争,才 能取得胜利 34、 《口技》:林嗣环清《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选的 笔记小说全文围绕“善”字而写 35、 《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 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36、 《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北宋末年宋江起义 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智取生辰纲》叙写杨志押送生辰 纲被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经过 37、 《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 篇章回体小说 《杨修之死》 38、 《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 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 传奇历险故事其中“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抗 精神 39、 《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古代小说顶峰之作,小说 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 大家族的兴衰史为内容 《香菱学诗》 40、 “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41、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 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42、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 酉、戌、亥 二、现代文学部分 、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集》:《风筝》:作者 以为不准游戏是虐杀儿童的天性 《雪》:江南雪:优美; 北方雪:壮美 散文集——《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阿 长与〈山海经〉 》:对保姆的怀念和感激。

《藤野先生》: 两条线索:明线:与藤野先生交往及怀念;暗线:思想感 情的变化四件事:1.为我改讲义(认真负责) ;2.为我改 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尊 重科学) ;3.关心解剖实习(关心我学习) ;4.向我了解中 国女人裹脚(对学习的兴趣与求实精神) 弃医从文原因: 1.匿名信事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看电影事件:弱国 受辱,国人麻木⑴文学唤起民众的觉醒⑵笔为刀枪, 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光明奋斗 《呐喊》:《故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 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含义:指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 望便“无所谓有” ;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 望便“无所谓无” ,人们都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孔乙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喜剧的氛围,悲剧 的内容 《且介亭杂记》:杂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心 了吗》 ; 《社戏》:小说“那夜的豆” , “那夜的好戏”:代表 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表现对人 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结尾能够激起读者的“人生体 验通感” 2、朱自清:《春》:“一年之计在于春” 。

《绝句》南 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 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背影》:“在别人忽略的 地方加以描写” 3、 《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 作《骆驼祥子》 、 《茶馆》 、 《四世同堂》 “济南真是算个宝地 ” 4、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 、 《春水》 、 《致 小读者》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