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例文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例文1 教学目标 1、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学会比较线段的大小; 2、利用丰富的活动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 3、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线段中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 线段大小比较,线段的性质是重点 知识难点 线段上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的表示方法及运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 棉线、中国地图等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1、多媒体演示十字路口:为什么有些人要过马路到对面,但又没走人行横道呢 2、讨论第124页思考题: 学生分组讨论: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如果要你选择,你走哪条路为什么 在小组活动中,让他们猜一猜,动动手,再说一说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 为什么 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结合图形提示:此时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 3、做一做: 测量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之间的距离 (小组合作完成)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例文2 教材分析: 例3是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通过创设用整块的正方形地砖铺满长方形地面的问题情境,应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方砖的边长机器最大值 学情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本课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使学生发现这样的地砖必须即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不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 (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例文3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助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量商量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示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师:教师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做游戏,那我们上课前也来做个“点指”的游戏老师说哪,同学们就用手指哪 生随老师做游戏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一周的评选,我们的假期作业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这两名同学一个同学是第五组的,一个同学是第四个根据老师的描述请同学们快找一找他们是谁 (生四下寻找发现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因为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师:是啊!第五组有四名同学,只说第五组很难一下子知道他是谁,而坐在第4个的每一组都有1个,所以也无法知道他是谁,那么怎样能让同学们一下子把位置确定下来 (生自由回答)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
板书) 师:他们分别是第五组的第3个(冯铭思)第2组的第4个(韩嘉悦)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及时鼓励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 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老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二组的 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 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 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爽在第6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张墨焜) 师:谁是老师的好朋友,请你告诉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 (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生自由活动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后两个同学的座位、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自己的座位有什么关系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三、巩固练习 1、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动物们也想考考大家你们看,他们来了从这幅图上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出示做一做)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师:(学生汇报后,小结)我们的电影院都是这样的,如果拿的是单号票,就从单号门进,双号票就从双号门进,那么小明拿的是8排13号,这是一张单号票还是双号票呢 (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小明由单号门进入,看到电影院里座位很多,他急了:这么多座位我应该坐在哪如何帮助他找到座位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3例文4 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为同行们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作一些分析、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