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薄层色谱的一点体会总结:薄层层析和纸色谱操作注意事项一、应用: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 离、鉴定和制备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经适宜的工艺来取舍处方中各药材的 各类成分,从而达到保持或改变药物作用性质或降低其毒副作用的目的而薄层 色谱法具有分离与鉴定的双重功能,通过薄层图谱与对照品、对照药材的图谱相 比较,除了能鉴出有效成分或特征成分外,还以完整的色谱图作为一个整体对制 剂加以鉴别,提高了鉴别的准确性,尤其当有效成分尚不确切时,更显示出薄层 色谱法的实用性薄层色谱分析法由于适合国情、简便、快速,能有效地、直观 地反映药品地真实性、稳定性,现已成为中药制剂的鉴别和质量控制的行之有效 的方法之一操作二、操作要点:(一)薄层层析1、 铺制薄层板:将吸附剂 1份和水 2.5-3.0份(或加入黏合剂的水溶液)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去除表面的气泡后,进行涂布(厚度为0.2〜0.3mm), 颠板,于室温下,置水平台上晾干,在反射光及透视光下检视,表面应均匀,平 整,无麻点、无气泡、无破损及污染,于100-110°C烘30分钟,冷却后立即使用 或置干燥箱中备用2、 点样:用点样器点样于薄层板上,一般为圆点,点样基线距底边1.0〜1.5cm, 样点直径一般不大于2mm,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若因 样品溶液太稀,可重复点样,但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新点样,以防 样点过大,造成拖尾、扩散等现象,而影响分离效果点样时必须注意勿损伤薄 层表面注:在薄层色谱中,样品的用量对物质的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所需样品的量与 显色剂的灵敏度、吸附剂的种类、薄层的厚度均有关系样品太少,斑点不清楚, 难以观察,但样品量太多时往往出现斑点太大或拖尾现象,以至不易分开3、 展开 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的展开剂中,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 原点5mm为宜,密圭寸,待展开至规定距离(一般为8〜15cm),取出薄层板,晾 干,待检测注:展开缸如需预先用展开剂预平衡,可在缸中加入适量的展开剂,密闭,一般 保持 15-30 分钟4、 显色与检视 供试品含有可见光下有颜色的成分可直接在日光下检视,也可 用喷雾法或浸渍法以适宜的显色剂显色,或加热显色,在日光下检视有荧光的 物质或遇某些试剂可激发荧光的物质可在356nm紫外光灯下观察荧光色谱对于 可见光下无色,但在紫外光下有吸收的成分可用带有荧光剂的硅胶板(如GF254 板),在 254nm 紫外光灯下观察荧光板面上的荧光猝灭物质形成的色谱二)纸色谱 操作:取色谱滤纸按纤维长丝方向切成适当大小的纸条,离纸条上端适当的距离(使色谱纸上端能足够浸入溶剂槽内的展开剂中,并使点样基线能在溶剂槽侧的 玻璃支持棒下数厘米处)用铅笔划一点样基线。
将供试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 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微量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吸取溶液,点于点样基线上,溶液 宜分次点加,每次点加后,俟其自然干燥、低温烘干或经温热气流吹干,样点直 径为2〜4mm,点间距离约为1.5〜2.0cm,样点通常应为圆形展开前,展开缸 内用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的蒸气使之饱和,一般可在展开缸底部放一装有规定 溶剂的平皿或将浸有规定溶剂的滤纸条附着在展开缸内壁上,放置一定时间,俟 溶剂挥发使缸内充满饱和蒸气然后添加展开剂使浸没溶剂槽内的滤纸,展开剂 即经毛细管作用沿滤纸移动进行展开,展开至规定的距离后,取出滤纸,标明展 开剂前沿位置,俟展开剂挥散后按规定方法检出色谱斑点相关回复:作者: minzhou 发布日期: 2006-04-06 我今天刚刚做了纸色谱出现斑点太大现象,没有分开我后来稀释样品在点样后 就好了,这对做药材的鉴别有影响吗?纠正一下是在 365nm 紫外光灯下观察荧光 色谱作者: mubiezi 发布日期: 2006-04-06:o作者: wjt591 发布日期: 2006-04-07 你好,降低点样量,自要能看到清晰斑点,应该不会影响药材的鉴别如果斑点 大,考虑一下是否是所用滤纸是分析型,因为有的普通滤纸质地比较差,斑点扩 散严重。
还有最好沿着滤纸纤维剪滤纸条另外要严格控制点样斑点的大小,越 小越好你再试一下祝你顺利作者: suddengerm 发布日期: 2006-04-08 请问如果要过硅胶柱,那么展开剂怎样根据跑板的展开剂的比例来选择?比方说 在板上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 2或1: 1,那么过柱需要怎么样的比例,谢谢作者: ntzuweng 发布日期: 2006-04-08:o:o:D作者: WFB1966 发布日期: 2006-04-08作者: wjt591 发布日期: 2006-04-09不好意思才看到,关于硅胶柱层析,关键要看你所需要的东西极性有多大,并不 能完全和薄层完全一致,还有要看是粗分还是细分如果是细分,可以在薄层的 基础上选择慢慢增大极刑因为不知到你分离的情况和具体极刑,所以以上仅供 你参考,也没有很拘泥的做法,自要选择的能达到分离的目的就行祝顺利! 作者: wjt591 发布日期: 2006-04-09在柱层析时所用的溶剂(单一剂或混合溶剂)习惯上称洗脱剂,用于薄层或纸层 析时常称展开剂洗脱剂的选择,须根据被分离物质与所选用的吸附剂性质这两 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在用极性吸附剂进行层析时,当被分离物质为弱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弱极性溶剂为洗脱剂;被分离物质为强极性成分,则须选用极性溶剂为 洗脱剂。
如果对某一极性物质用吸附性较弱的吸附剂(如以硅藻土或滑石粉代替 硅胶),则洗脱剂的极性亦须相应降低 在柱层操作时,被分离样品在加样 时可采用于法,亦可选一适宜的溶剂将样品溶解后加入溶解样品的溶剂应选择 极性较小的,以便被分离的成分可以被吸附然后渐增大溶剂的极性这种极性 的增大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称为“梯度洗脱”,使吸附在层析柱上的各个成 分逐个被洗脱如果极性增大过诀(梯度太大),就不能获得满意的分离溶剂 的洗脱能力,有时可以用溶剂的介电常数(8)来表示介电常数高,洗脱能力 就大以上的洗脱顺序仅适用于极性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对非极性吸附剂, 如活性炭,则正好与上述顺序相反,在水或亲水住溶剂中所形成的吸附作用,较 在脂溶性溶剂中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