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越边界的变迁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25KB
约4页
文档ID:460811043
中越边界的变迁_第1页
1/4

中越边界的变迁 摘要:本文回顾了宋朝以来中越边界变迁,重点阐述了 1885年清法划界的情况,总结了宋 朝以来中越边界线演变的历史规律这对于未来我国解决和其他国家的边界争议有一定参考 价值越南自秦朝并入中国版图以后,一直由中国直接治理长达1000多年根据《后汉书》记载 “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于交州日南郡(郡所位于今越南广治省广治河与甘露河合流处) 象林(位于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南茶桥一带)立南铜柱,为汉之南疆'一. 宋朝到清朝中期中越边界的变迁安南自宋朝从中国独立以来,与中国的边界曾经几度变动1. 宋朝广西广源州的丢失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原为北宋的羁縻州,当地土酋侬智高不满安南的侵夺而叛乱,并 请求宋朝帮助;宋朝不允,侬智高复叛宋,后被宋朝派狄青率军平定安南向宋朝提出了广 源(今越南高平省)、勿阳峒、勿恶峒(广西靖西县)等一大片领土的要求宋朝以广源今越 南高平省)偏远难守,将广源州赐予安南;而坚持保留勿阳峒、勿恶峒地区为中国所有并改 名为顺安州、归化州宋神宗给安南李仁宗敕书曰“勿阳、勿恶二峒已降指挥(宋军),以 庚俭、丘矩、叫岳、通旷、庚最、顿利、多仁、勾难八乂^为界,其界外保乐(今越南保乐 县)、练、绵、丁、放、近六界、宿、桑二峒,并赐卿主领’2. 明初安南北侵元末明初,安南乘中国内乱之机,越过广西边界二百余里于明洪武二十年,占领禄州(今 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和永平寨,侵占元朝思明府之丘温(越南温州)、如 嶅(越南禄平县大部)、庆远(越南恬霞县)、渊(越南同登县)、脱(越南脱浪县)五县 将国界从现越南谅山西南的鬼门关推进到今天的镇南关(友谊关)附近。

明永乐年间,明朝曾在安南恢复中国的直接治理但是,由于安南不断叛乱,明军被迫撤出 安南安南趁中国从越南撤军,占领中国云南的宁远州(今越南莱州奠边府以北至中越边界 地区)马援将军平定安南“二征”叛乱时,命令部将马留人黄氏子孙为钦州八峒峒长,为汉世守边 疆明宣德二年,因实行改土归流”,触犯黄氏权益澌凛峒长黄金广以澌凛、罗浮、了葛、 古森板,并胁思勒峒及佛淘径巡检司(位于今越南芒街以南)等九十九村,延褒二百余里投 降安南嘉靖二年,越南发生内乱,安南英登庸向明请降,将四峒之地(今广西的北仑河以北一直到 广西的江平)还给中国,其中,金勒以谭鳞河,了葛以芒溪河,澌凛以三歧河,古森以古森 河为界,在云南方向,将蝴蝶、普园(中国云南麻栗坡以北)归还中国明朝万历年间,广西被安南占去茶岭(今越南茶灵)、审慢、登埝峒、泡泵峒、喜峒明朝 天启年间,又被占去音峒、剥埝峒(均位于今广西靖西县当面)明朝时期,由越南管辖的牛羊、蝴蝶、普园地区内附3. 清朝领土的得失(1)建水外六猛顺治、康熙年间,云南建水县外猛梭、猛喇、猛丁三猛(位于今云南金平县)内附;乾隆 四十六年,猛弄、猛赖、猛蚌(位于今越南莱州、封土县)三猛内属。

建水县外六猛包括现 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黑河以北的地区,安南称这一地区为东郎、 嵩陵、曹襄泉、黄岩、合肥,绥阜、谦州、莱州八州,这一地区历史上由明朝云南宁远州管辖2)大小赌咒河之间的地区根据云南通志记载:“开化府南二百四十里至交趾赌咒河,今交趾之安边河(即为今越南黄 树皮县内斋河)为中越之界,而安南指铅厂山下小溪,强名为赌咒河,已失去一百二十里 清朝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高其倬上奏:“都龙(云南都龙)厂内之对过铅厂山下一百二十里, 又南狼(今麻栗坡南温河)、孟康(今越南黄树皮县孟康)、南丁等三、四十寨,皆被交趾 占去”聚龙斜路六村为开化府内地,斜路之马鞍山(今麻栗坡县马鞍山村)去赌咒河一百 二十里,尤立界碑”安南向云南境内推进,从大赌咒河(今越南黄树皮县斋河)推进到小赌咒河(今云南马关 城外小赌咒河),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为由,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二. 清朝后期中越边界的变迁法国侵略越南时期,清朝出兵抵抗法军,在黑旗军的帮助下,占领了越南北方但是,法国 侵略军也占领台湾的澎湖地区,切断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并重创了中国南洋水师李鸿章 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条约规定中越边界在现界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因为中越边界在历史上从没有全面勘定过,中国的勘界官员一边做好谈判的准备,一边 派出清军占领边界附近的有利地形和越南界内对我国非常重要的地区中国的勘界官员在充分查阅历史档案和现地勘测地基础上,首先向法国提出了从谅山到高 平一线全部划归中国的方案,这一方案可以收回从宋朝以来越南侵占的全部中国领土法国 谈判官员认为这一方案不是以现界为基础,而是重新划一条新边界,因而没有同意随即,中国的勘界官员又提出了将越南的文渊县等三县:现在越南的同登县等三县)划归中国 的方案,法国谈判官员开始口头表示同意,但是后来又否决这一方案,最后条约中还是不了 了之在中法(越)边界条约中国方面的得失是:1. 中越边界广东段在广东方向(建国后这部分边界全部划归广西省)上,越南的飞地江平、黄竹、石角、句冬 (现在广西钦州的江平、黄竹和白龙尾半岛)划归中国根据清史记载广东西南江平、黄 竹一带,从思勒拓展边界到海,南北计四十里,东西共六十里在十万大山中,有一块三不管地(即广东不要、广西不要、越南不要),条约规定这块 地区划归中国,十万大山分茅岭、峒中(现广西峒中)都划归中国嘉隆河八庄等处越南居民因恐惧法国通知,而与华人同文同族在当地地方官员的带领下, 向中国官员提出不愿意受法人统治的愿望并纷纷改换清朝服装。

当中法两国勘界官员现地 勘查现界时,当地民众认边界在南方,而把自己村庄划在中国清史上说:广东钦州界之西 境分茅岭、嘉隆、八庄一带,拓展边界到嘉隆河,南北计四十余里,东西计三百余里2. 中越边界广西段广西省地镇南关附近都是险要的高山和边防重地在清朝谈判官员的努力下,镇南关东西数 十公里内,中国边界向越方推进了二十到五十里,使很多险要的地段划归中国根据清史记 载:镇南关东界原在米强山,现在拓展到派迁山,拓展领土五十里西界各口拓展二十里 谈判在地图上划出向西北方向的斜线和云南边界相接,斜线比历史边界拓展二十到五十里, 凡是线内的村庄不管中方还是越方,全部归中国广西龙州西侧金龙洞位于丹桂山脉中,长60余里,包括九十个村庄,是一个非常险要的隘 口该处历史上为中国管辖 但是当地土官借给越南高平下琅州抵债 在谈判官员的努力下,该地全部收归中国但是,原来属于我国的里板三村划归法属越南3. 中越边界云南段在云南方向上,中国收回了第二段的漫冲、董纽两寨,两寨已经被安南侵夺四十余年,纵横 三十里;第三段从云南三文冲和越南高马白相对处到云南烂泥沟龙古寨之间定界于绿水河 东,拓展边界四十余里,但是,由于法国方面翻悔,这段边界没有变动,至今仍然定于绿水 河东;第四段,将苗塘、子龙谭、龙博河、田蓬街、沙人寨六个村庄划归中国,拓展边界三 十多里。

以上共拓展边界一百多里,中国没有丢失土地中国还收回了麻栗坡的都龙、猛峒、南温河等地区从南丹山以北、西至越南狗头寨(位 于小赌咒河)、东至越南清水河(现在老山下)一带地方,均归中国管辖这段边界位于大小赌 咒河之间,这是中法两国谈判妥协的结果历史上属于中国的南狼越南黄树皮县),孟康(越 南老街省孟康地区)等地还是没有收回,收回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没有收回的地区为 400平方公里明朝大小赌咒河之间1000平方公里原属于中国,清初雍正皇帝赐予越南) 云南建水县外六猛(今中国的金平县、越南的封土县一直到越南莱州黑河以北地区)自 乾隆年间内附以来,一直接受中国管辖但是中国为了换取麻栗坡南面的都龙、猛峒、南温 河地区,被迫在这段地区作出妥协,将六猛中的三猛(猛赖(越南莱州),猛梭(越南封土 县)等)划归法国清朝政府认为,麻栗坡南这块领土较为肥沃,不仅收回了领土,而且可 收地利而三猛土地,全为山地,不便于管辖,而且当时三猛的土酋在1840年时又向越南 外附,并接收了越南的官职,同时也接收中国的官职,属于两国共管地总之,三猛的丢失 使中国损失土地面积总共1600平方公里所以,总的来看,云南方向上清朝共损失领土 1000平方公里,而广东广西方向上,清朝 没有损失领土。

从中国的史书上看,清政府对这次划界是比较满意的,认为不包括勘界时法 国作出的让步(实地勘查时,由于清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形且当地越民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统 治,勘界时中国已经赚得部分土地),清朝收回的土地何止数百里法国人的史书上说:我 们在划界时给予了中国以广泛的领土优惠实际是,得失土地大体相当,但中国得到的土地 较优三、中越边界变迁的规律1. 赐藩使中国损失不小的领土历史上,越南从秦朝起长期接受中国封建王朝的直接统治,自从安南从宋朝独立以来, 越南又是中国历代朝廷的属国和藩篱,替中国封建王朝守卫边疆因此,中国封建王朝屡次 将属于自己的土地赐予越南,如宋朝皇帝以广源(今越南高平省)偏远难守为由,将广源州赐 予安南;雍正皇帝以越南“累世恭顺”为由,将小赌咒河以外的中国领土赐予越南,这些都造 成了大量的领土丢失,其中大部分至今仍未收回这种情况在建国后仍然出现多次例如①中朝边界原来在天池以南分水岭上建国后中朝边 界条约将长白山天池的3/5划归朝鲜;②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条约,将西藏地区的七块地区 划归尼泊尔,最大的一块为2000平方公里;③1962年的中缅边界条约将云南尖高山以北 到西藏察隅的广阔地域让给缅甸,将有争议的果敢、班洪、班老、麻栗坝、木邦等地区均划 归缅甸,造成15.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丢失。

④中国和蒙古的边界条约也将大片土地让与蒙 古2. 越南趁中国内乱之机侵占大量中国领土安南乘中国改朝换代和内乱之机,占领禄州(今越南禄平县)和西平州(今越南谅山),还 占领中国广西思明府所属的六县(今越南脱浪县等沿现中越边界各县)和云南的宁远州如 果新建立的王朝不能及时收回这些领土,时间一久,就不得不承认边界现状实际上,近代 以来的中越边界就在这一线反复进行变化3. 土司在边界变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越边界地区,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在这些地 区实行土司制度,由于土司的叛复,造成大量的领土丢失如明宣德二年,因为明朝实“改 土归流”,澌凛峒长黄金广以澌凛、罗浮、了葛、古森板,并胁思勒峒及佛淘径巡检司等九 十九村,延褒二百余里投降安南注:钦州八峒峒长都是马援将军平定安南叛乱时,命令 部将马留人黄氏子孙世守此地,为汉世守边疆但由于明朝实行'改土归流”,触犯了黄氏的 权益,所以投降安南)4. 文化的影响对划界有重要的影响在划界时,由于边界沿线越人恐惧法国人的统治,纷纷易服,要求接受中国的管辖,所以沿 原界许多越南村庄都在划界时划归中国如广西嘉隆河八庄、云南归仁里八庄地区(麻栗坡 以南至越南黄树皮)的越南官员和民众,由于不愿意接受法国统治,且和中国同文同族,在 划界前,主动改换清朝服装,接受清朝,致使法国当局认为最终在这一地区无法实施有效地 统治,因此放弃这一地区地主权。

广西大新县内的金龙峒地区,已经被越南侵占多年,但是 当地民众拒绝法国人统治,强烈要求清朝政府恢复主权,在清朝地方官员的努力下,这一地 区全部收归我国这些都说明民族和文化的因素在划界问题上的重要作用1999年的《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界问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