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新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总结摘要: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是天然产物化学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 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成分被分离得到并随着其越来越多的被应 用到创新药物研发中,天然产物中的新化合物得到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国内外文 献为依据,对近年来天然产物研究中得到的新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分类总结,为进 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关键词:天然产物 新化合物 结构类型 总结A Summary of the Natural Product's Structure Type(School of Life and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ansu, 730050, China) Abstract: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ingredient which is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research directions. As more and more natural products ingredients with good biological activity to be isolated, and also as its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innovative drug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products of the new compounds are highly concerned by scientists. The present article concludes the recent studies of natural products according to type classification.Key words: natural product; new compounds; structure types; summary天然产物化学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自然、揭示 自然奥秘的重要学科之一。
天然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来源,不 仅世界各种传统医药学中使用的药物均属于天然来源的物质,而且现代医学中被 广泛应用的化学药物,其一半左右也来源于天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或类似物纵 观我国50年来研究成功的化学新药,其中90%以上与天然产物有关[1]从天然样品中发现新型结构活性天然产物是天然产物化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从天然资源中发现约15万种结构不同的天然化合物[2],随 着越来越多的在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上引人注目的新化合物被分离得到,越来越 多的科学工作者参加到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近年天然产物新化合物的结 构类型做一概述1.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仅具有多种生理功 能和药用价值,而且在新药寻找方面起到了先导化合物的作用南非的Sannah P.N.M等人从Galenia africana的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查耳酮 型化合物(E)-3,2;4itrihydroxy-3imethoxychalcone⑴,其具有抗结核活性⑶喀麦隆的Bruno NL等人从Beilschmiedia zenkeri中发现两个新黄烷结构衍生 物(2S,4R)-5,6,7-trimethoxyflavan-4-ol (2),(2S,4R)-4,5,6,7-tetramethoxyflavan (3)和 两个二黄酮结构化合物 beilschmieflavonoid A ⑷ beilschmieflavonoid B (5),从结 构判断应具有抗菌活性[4]。
日本的Kaoru Umehara等人从Dalbergia parWiflora中得到五个新异黄酮结构 化合物khrinones (6)、(7)、(8)、(9)、(10)以及三个黄烷衍生类化合物 isodarparvinol(ll), dalparvin (12)和(3S)-sativanone (13)⑸我国的李华等从千斤拔Flemingiaphilipp inensis中分离得到新黄酮化合物5,7, 2',3',4'-五羟基黄酮⑹2. 萜类萜类是天然产物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中有许多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 有的已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萜类越来越引起人们对其的研究 兴趣,是研究热点之一1) 倍半萜我国的吴兆华等从姜黄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碳架的倍半萜姜黄酮J (curcumaone J) (14) [7]泰国的 Somyote Sutthivaiyakit等从Jatropha integerrima 的根部提取出一 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 2-keto-5-hydroxyguai-3,ll-diene (15 )[8]2) 二萜同时Somyote Sutthivaiyakit等还得到了一个三环二萜 1,5-dioxo-2,3-dihydr oxyrhamnofola-4(10),6,11(18),15-tetraene (16)和一个具有倍半萜片段的新化 合物jatrophadioxan (17)以及两个三元环结构的2a-hydroxyjatropholone (18)和 2^-hydroxyjatropholone (19)⑻。
台湾的 Tzong-Huei Lee 等从 Polyalthia longifolia var. pendula 中分得三 个新半日花烷型二萜 6a,16-dihydroxycleroda-3,13-dien-15-oic acid (20), 6a,1 6-dihydroxycleroda-4(18),13-dien-15-oic acid (21),4a,18“-epoxy-16-hydroxycl erod-13-en-15-oic acid (22) [9]韩国的Phuong-Thien Thuong等从Croton tonkinensis中分离出两个贝壳杉 烯类化合物crotonkinensins A (23)和crotonkinensins B (24),两者表现出抗炎 的功效[10]六种新型的xenicane二萜类化合物asterolaurins A-F (25〜30)由台湾Yu-Chi Lin等从Asterospicularia laurae 中分离得到[n]3) 三萜泰国的Khanitha Pudhom等从Xylocarpus granatum的种子仁里提取出三 个达玛甾烷型三萜化合物protoxylocarpins F-H (31-33) [12]o王俊锋等从云贵地区特有的矮杨梅Myricanana Cheval.中分离得到一个 的羽扇豆烷型三萜内酯异丙叉羽扇豆醇内酯(isopropyl-lupeolenolide)(34)[13]。
张瑜等从苦瓜中Momordica charantia L.中分离得到葫芦烷型三萜苦瓜 二醇 A(charantadiol A)(35) [14]刘超通过对紫芝的长期研究得到一个新三萜化合物紫芝酸(sinensoic acid) (36),是羊毛甾烷型骨架的四环三萜[⑸夏红旻从药用植物地榆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地榆皂苷元 (37)是乌苏烷 型的五环三萜[16]3. 生物碱 生物碱在植物界分布较广,往往具有特异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对生物碱的研 究,为合成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日本的 Jun-ya Ueda 等从一种民间药用植物 Ficus septica 的叶中提取到三个 生物碱 ficuseptamines A (38)、ficuseptamines B (39)和一个吡咯类生物碱(40) [17]Chew-Yan Gan从Leuconotis分离出七个新吲哚类马钱子型生物碱(41〜47) 和一个新eburnan生物碱(48),其中41-45五个表现出抗肿瘤活性[18]两面针 Zanthoxylum nitidum (Roxb) DC 是熟知的已被广泛使用的药材,有较 强的药理活性,王晓玲等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提纯得到两个新苯并啡啶类 生物碱两面针酮 A(nitidumtone A) (49)和两面针酮 A(nitidumtone A) (50) [19]。
我国孙永慧等从红果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f. rubroaur anticacum中分离纯 化得到一新的生物碱Ni-桂皮酰基亚精胺(M-cinnamoyl spermidine) (51) [20]o吴昊通过对荷叶的系统研究,分离得到一新的阿朴啡型生物碱,命名为睡莲 碱 (nelumnucine) (52) [21]4. 苯丙素类高幼衡经长期研究从三叉苦Evodia lepta (Spreng.)Merr.中分离出一个新香豆 素——赤式-3-(1', 2', 3'-三羟基)异戊基-7-羟基香豆素(53),命名为三叉苦甲素[22]于洋从栀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中分离得到了12个木脂素类成分,其 中一个为新的芳基萘型木脂素,命名为栀子脂素甲(54) [23]5. 苷类 苷类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其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 化合物苷类生理活性多样,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 以及抗菌消炎、抗肿瘤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活性1) 酮苷 秦文杰等对短柱肖菝葜 Heterosmilax yunnanensis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一新酮苷,为1,3,6,7-四羟基-酮-3-0-0 -D-吡喃葡萄糖苷,命名为肖 菝葜苷 A(Heterosmioside A) (55) [24]。
吴慧星等从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中分离出槲皮素-3-O-(6〃-芥子酸) -0 -D-吡喃半乳糖苷,命名为番石榴叶苷(56) [25]2) 三萜苷 张现涛等从华东唐松草中 Thalictrum f ortunei 中分离得到新的环菠萝 蜜烷型三萜皂苷,华东唐松草苷(57) [26]钟吉强等对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 allax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发现了远 志酸型皂苷,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黄花倒水莲皂苷A(fallaxsaponin A) (58)[27]3) 苯丙素苷 王爱芹等从藏边大黄的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反式-3,5,3',4'-四羟基茋-4'-o-0 -D-(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59),命名为波 叶苷(rheoside) [28]n6.其他结构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结构新化合物,它们或者简单,或者复杂a) 酮方前波等从百合知母汤水煎液中分离得到2,3,4'-三羟基-4-甲氧基二苯 甲酮(2, 3, 4'-trihydroxy-4-methoxybenzophenone) (60) [29]O李硕果等从三^苦Melicop epteleif olia中分离得到一新色原酮,5-羟基 -6-乙酰基-7-甲氧基色原酮,它是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中间体,首次从自然 界中分离得到[30]。
b) 有机酸赵雪梅等经过对常山胡柚Citrus changshan-huyou Y.B Chang皮的研究, 发现了胡柚甲素(2'-羟基-丙二酰-3,4-二羟基-苯甲酸)(62) [31]张锐等从青皮竹竹根中分离得到一新化合物,3-(p-羟基苯)-(2,3)环氧-1- 丙酸(63),命名为环氧香豆酸[32]袁珊琴等对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