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科学技术期末考试重点刑事科学技术:是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及其他科学技术知识,转么研究相关案件现场规律、特点和现场勘查活动及对策的一门学科犯罪现场勘查学:是侦查人员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及其他科学知识,专门研究犯罪现场规律、特点和现场勘查活动及对策的一门学科犯罪现场:发生和存在犯罪行为的地点以及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物证的一切场所犯罪现场不单单是一个地点,也可以是一个集合伪装犯罪现场:是犯罪分子有目的地对犯罪行为动作、痕迹物证和现场状态伪装的现场假造犯罪现场:是指用编造的事实制造假象,伪报发生犯罪的现场犯罪动机:指驱使作案人去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起因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犯罪行为:是犯罪分子为实现犯罪意图而采取的行为1.犯罪时间2.犯罪空间;3.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状态:是指犯罪嫌疑人为实施犯罪行为而采取的心理态度,表现为动机与目的4.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的承受者5.犯罪工具:机械器具类、药物能量类、通讯工具类、交通工具类等等6.犯罪结果:是犯罪行为对作案对象造成的影响7.作案人:即主体犯罪现场勘察的概念与任务:犯罪现场勘察是指相关人员为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依法对现场进行的各种侦查行为任务:1.确定案件性质,划定勘察范围。
2.查明犯罪现场情况和犯罪后果3.为侦破案件、诉讼审判收集线索和证据4.临场时讨论分析研究犯罪现场5.采取紧急措施现场勘查遵循的原则:1.及时有序2.全面细致3.保守秘密4.客观科学5.安全第一现场勘查指挥员应注意的问题:1.贯彻培养破案的意识2.做好勘查前的准备工作3.适时采取紧急措施4.做好犯罪现场的信息采集5.处理到场的各级领导的关系6.现场勘查分组织分工现场勘察人员的职责:1.实施现场的紧急处理2.进行现场调查访问3.发现提取现场固定现场痕迹、物证等4.保护现场情况,现场原始情况和现场勘验检查的过程所见,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5.参与现场分析6.提出处理现场的意见7.组织分工:现场指挥组、现场保护组、现场访问组、现场勘验检查组、机动组等法医人员的具体职责:1.对现场的衣着,尸体表面损伤进行检验和记录2.根据情况对尸体进行局部或者全面解剖3.提取现场法医物证和人体组织等相关检材4.按尸体手印,提取被害人身体上的咬痕等5.实施侦察实验现场勘查指挥员的职责:1.负责召集调配警力2.负责现场勘验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组织与分工3.根据情况决定采取紧急措施4.组织和制定以及实施现场的勘察、检查方案。
5.检查完善现场保护的范围和措施6.检查和审定现场的勘验、检查人7.指挥协调现场人员以及勘验、检查工作,掌握勘察工作的进度和质量8.组织现场分析,主持现场勘查工作的方案9.检查和督导犯罪现场工作纪律10.决定对现场的处理现场勘查包括:场所、人身、尸体、物品、痕迹现场勘查的指挥:是现场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为了保证完成勘察任务而采取的对策以及进行调度的方法,包括勘察工作的安排与调度——即根据需要所运用的指挥方法血迹的特征:1.是个体损伤的标志2.是个体活动的标记3.是个体识别的依据犯罪现场特点:客观性、反应性、关联性、特定性、易变性、复杂性按来源分类:原始证据、传来证据、按证明对象分类:直接证据、间接证据按存在和表现形式分:言证、物证按证据对双方所主张的事实是否成立的证明作用分类:本证、反证证据的种类: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意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供述和辩解;勘验检查和辨认侦察实验等笔录等犯罪现场保护的概念:是指相关人员对犯罪现场及时进行警戒、封锁,保持犯罪现场发生或者发现时的状态,并对和案件有关的人员进行保护和对案件有关的痕迹物品品采取科学方法手段进行保护的一项紧急措施。
现场保护的原则:迅速及时、维持原状、抢险救人优先犯罪现场的保护任务:1.核实情况、记录信息(案件的基本情况)2.确定范围、封锁现场3.因对特殊情况,采取紧急措施4.初步访问、搜集线索5.上报情况、移交现场犯罪现场的保护与方法:1.警戒保护法2.以物围圈保护法3.遮盖保护法4.定位法5.转移保护法现场访问的概念:是指侦察人员为查明案件情况、搜集侦察线索和犯罪证据,就事件或案件的发、现情况,依法向有关人员询问调查的一项基本侦查措施现场访问的形式:突击式访问、会议式访问、程序式访问现场访问的原则:1.依法访问:主体、地点、方式、条件、程序合法2.及时访问3.个边访问4.客观充分原则现场访问的对象:发现人;报案人;事主;受害人及其家属、知情人1.案件发生发现的有关情况2.犯罪嫌疑情况3.被害人情况4.现场情况:a.现场的具体位置和原始情况;b.现场有无变动、有何变动、变动原因和变动情况;c.是否采取紧急措施,采取了哪些紧急措施;d.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采取了哪些紧急措施e.;现场是否损坏或丢失财物,丢失或损坏财物的具体情况;f.现场是否留有犯罪嫌疑人的物品和痕迹,有无其他人员遗留的物品和痕迹现场访问的实施:1.出示证件、接触沟通、警示和告知、访问对象陈述自由。
2.针对不同的对象运用不同方式方法提出访问事项3.根据被访问者的回答依法记录制作访问笔录4.核对笔录,对形成的笔录及时进行审查判断现场勘查的概念:是指侦察人员运用人体感知和科学技术方法,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痕迹、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发现、记录检验、提取、分析的一种侦察活动现场勘验的主体是:刑事侦查人员现场勘验要利用:人体感知和科学技术手段现场勘验的对象是:场所、痕迹、物品、人身、尸体具体的勘验行为包括:观察、显现、记录、提取、分析、检验现场勘查的任务:1.发现、固定和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以及其他信息2.存储、查询现场信息材料3.固定现场原始状态,痕迹物品、尸体、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卷宗4.检验有关痕迹物品,判明归属人和与犯罪行为的关系5.认定犯罪事实、判明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程、重建犯罪现场6.结合犯罪现场访问、确定侦查方向、划定范围、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制定侦察方案7.为了侦查破案和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证据现场勘验的对象和内容:场所和地点:1.现场的方位,位置,构图2.现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同一案件不同地点、不同位置、不同部位、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4.犯罪嫌疑人进出现场的路线以及遗留的痕迹物品。
现场中的痕迹:1.痕迹的种类,在现场中的位置、存在的状态、大小、形状、颜色、形状2.造痕体和承痕体的情况,形成痕迹的物质成分,痕迹上的附着物和特征3.形成痕迹的行为动作、方向,痕迹遗留的时间及新旧程度4.痕迹与周围其他痕迹物品之间的关系5.痕迹的归属人以及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现场中的物品、现场中的人身检查、现场中的尸体犯罪痕迹:由于犯罪行为遗留下来的印象和形象,即由于犯罪行为使造痕体与承痕体产生接触作用或分离作用,在作用部位上出现形象反应痕迹的形成(三个要素):造痕体、承痕体、作用力现场手印的采集:寻找手印的重点部位:1.进出口和来往路径2.作案的目标物3.遗留在现场的作案工具4.遗留在现场的外来物品5.嫌疑人座、卧处范围的内的物品6.嫌疑人使用或者必须接触的现场物品观察寻找手印的方法:现场手印的显现:1.熏染显现法:502胶显现法碘熏染显现法2.粉末显现法现场手印的固定提取:1.照相法2.实物提取法3.指纹胶布转贴法4.制作立体模型法现场足迹采集:寻找、发现足迹的重点部位:1.进出口和来往路径2.中心现场3.犯罪藏身守候伺机作案处4.现场遗留无或犯罪分泌物的周围5.犯罪抛尸、埋尸以及藏脏处。
6.嫌疑人使用的交通工具及其停车处7.犯罪可能接触的物体设备处足迹提取:石膏制模提取法、静电吸附法、照相法、粉末刷显现法、试剂显现法、硅胶灌注法,石膏灌注现场工具痕迹的采集:照相法、实物提取法、制模提取法线条痕迹:“AC”纸法,又称醋酸纤维素薄膜提取法凹陷痕迹:硅胶灌注法、塑料提取法现场勘查的步骤:(一)巡视犯罪现场、划定勘验范围(二)任务:1.发现犯罪行为人的进入口及来去路线2.记录现场概貌及周围环境3.制定勘验计划,划定勘验范围4.检查保护措施5.确定现场中心或重点部位6.调整人员分工三)结合案情,确定勘验顺序总体顺序:由中心向外围勘验;由外围想中心勘验;沿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活动路线勘验;分片分段分层勘验一般顺序:先地面、后空间;先静观、后动手;先固定、后提取;先外部、后内部、先易消失、后稳定;先宏观、后微观;先重点、后一般四)动态勘验、固定现场状态:1.结核现场特点发现痕迹、物证2.放置痕迹、物证标识牌3.记录固定现场物品、物证、痕迹、尸体等4.对痕迹物证的登记、包装、保存、流转5.提取痕迹物证6.对痕迹、物证进行分析五)静态勘验、采集痕迹物证:1.打开通道进入现场,观察现场状态2.观察是否有险情和异常情况3.观察现场各部分有哪些明显可见的痕迹、物证或尸体及其状态、分布位置、形态、相互关系。
4.记录固定现场状态,注意发现有价值的痕迹物证5.判断痕迹物品形成机制与犯罪的关系,痕迹物品有无矛盾或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六)现场复验:现场勘查笔录:是指侦查人员通过文字记录的形式,依法对现场的空间关系、痕迹物品、勘查情况所作的客观描述和真实记录,与现场绘图和现场照相并称为“三录”现场勘验绘图:是指运用制图学的原理和方法固定、反应现场客观环境和具体情况的一种记录形式分析判断作案时间:包括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犯罪后继行为时间判断依据有:1.直接或间接的现场访问情况2.犯罪现场勘验情况:包括犯罪现场能够反映时间的物品上的判断;犯罪现场随时间变化的痕迹、物品判断;利用犯罪现场试验3.尸体检验结果:包括尸体现象;尸体胃内容物消化程度;尸体膀胱内的尿量;尸体上蝇蛆生长情况分析作案手段: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具体方式、方法犯罪现场分析的步骤:汇集材料——单项分析——综合分析——重点分析——论断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