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枚金币》说课稿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KB
约5页
文档ID:394830452
《一枚金币》说课稿_第1页
1/5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一枚金币》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教师,人们好,我是来自五女村中心小学的王瑞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枚金币》,我将要按如下六个程序来说课:1、说教材   2、说教学目的   3、说设计理 4、说教学措施 5、说教学流程及思路 6、说板书 一、说教材《一枚金币》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金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金钱,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知金钱所涉及的文化内涵,懂得要以诚实的劳动换取金钱,懂得金钱所涉及的劳动价值,不做金钱的奴隶  《一枚金币》讲述了辛勤快动、省吃俭用的老人把儿子养大成人,看到儿子长大后懒惰成性,花钱如流水,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得打算将所有的财产送与别人,而决不留给这种儿子的失望心情接着讲述了妈妈放纵儿子来蒙骗老人,两次被识破最后只得劝儿子自己去挣一枚金币,以及老人第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里,验证这枚金币的确是儿子挣来的故事全文有两处“受不了”,前处是老人眼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不乐意挣钱,只会花钱,是个无用的人,非常失望痛苦;后者是儿子看见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一枚金币不被承认而被羞辱,伤心与气愤使她难以忍受。

课文的重点放在最后这层意思上,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只有亲手发明的财富,才会爱惜的意义  简朴完整,层次分明是本课的构造特点先写老人有一种什么样的儿子,是整个故事的起因,接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一枚金币的故事课文人物对话串联了整个故事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  二、说教学目的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及课标规定,拟定本课目的为:  1、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使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发明的财富才会予以爱惜的道理  2、 理解人物特点,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教学的重点应体会儿子“受不了”时的心情感悟只有亲手发明的财富,才会爱惜的意义,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有人花钱如流水  三、说设计理念  1、教师、学生共同与文本对话紧紧抓住文中两次浮现的“受不了”一词,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想象,从而层层进一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所要体现的情感2、关注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平日的积累与体现的训练,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与文本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说教法学法  鉴于以上分析,我打算采用如下教学措施:  1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2角色互换,体会人物心情  3读写结合,训练体现能力  4运用多媒体课件,强化语言训练  五、说教学流程及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大板块:1、体会老人和儿子的两次受不了;2、体会老人要让儿子明白的道理;3、引导学生说出感悟。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一)体会爸爸“受不了”的心情   (1)一方面,抓住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引导学生感悟爸爸和儿子的特点  (2)爸爸把妻子叫来,会如何说呢?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  (二)着重体会儿子“受不了”的心情  文中尚有一处受不了,在哪里?  读到这里,你最想懂得什么?引导学生质疑.儿子为什么受不了呢?  (三)分角色朗读,爸爸和儿子的三次对话让学生从“三扔、两笑、一受不了”中体会爸爸和儿子的受不了及儿子对金钱态度的转变  课件展示:  第一次:  爸爸接过金币,扔进火炉里  “这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第二次:  爸爸接过金币,又把它扔进火炉里  “别骗我了,孩子,这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又笑了起来,走开了  第三次:  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它扔进火炉里  “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火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到:“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种星期的苦差使,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到火炉里去烧!”  这时,老人说:“目前,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问:为什么前两次儿子受得了,而后来受不了?  (四)体会老人要让儿子明白的道理。

  比较儿子和老人的两种“受不了”,可以体会到爸爸当时的痛苦、失望、伤心和无奈等复杂的感情,再朗读爸爸的话让学生说说:老人,要让儿子懂得什么道理五)引起学生说出感悟,进一步与文本对话爸爸说“目前,我相信这是你挣来的钱了”,引导学生转变阅读角色,想一想:听了爸爸的话,作为儿子会对爸爸说些什么?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使学生对“金钱”这个主题有了进一步的结识  六、说板书一枚金币 爸爸 儿子 扔 笑 又扔 又笑 仍然扔 受不了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精练,突出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由于自己水平所限,我的说课还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恳请各位评委、同仁予以指引谢谢!  《一枚金币》说课稿仰韶镇马岭学校 李建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