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4KB
约9页
文档ID:388877780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_第1页
1/9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1  1、长方形周长=(长+宽)×2C=2(a+b)  2、长方形面积=长×宽S=ab  3、正方形周长=边长×4C=4a  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2  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6、平行四边形底=面积÷高a=S÷h  7、平行四边形高=面积÷底h=S÷a  8、三角形面积=底×高÷2S=ah÷2  9、三角形底=面积×2÷高a=2S÷h  10、三角形高=面积×2÷底h=2S÷a  11、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12、梯形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2S÷(a+b)  13、梯形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2S÷h-b  14、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2S÷h-a  15、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6、1公顷=10000平方米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2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4、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行)  5、数对的读法:(2,3)可以直接读(2,3),也可以读作数对(2,3)  6、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7、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相同  【巧记位置】  表示位置有绝招  一组数据把它标  竖线为列横为行  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  逗号分隔标明了  在方格纸上,物体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  物体向上或向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等于加上或减去平移的格数  【切记】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练习题  一、填空  1、竖排叫做(),横排叫做()列数()数,行数()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应先写()数,再写()数  3、亮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4、点A(3,6)向右平移3格用数对表示是(),向左平移2格用数对表示是()  5、点B(3,4)向上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向下平移2格后用数对表示是()  参考答案  1、列行从左往右从下往上  2、列行  3、(2,3)  4、(6,6)(1,6)  5、(3,6)(3,2)  小学数学几何公式汇总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h÷3=π(d÷2)h÷3=π(C÷2÷π)h÷3  数学比的定义知识点  (1)什么是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  (3)什么是比的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3  一、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1、数格法;  2、重叠法;  3、分割平移法;  4、公式计算面积法;  5、借助参照物比较法。

  二、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1、数格法;  2、分割法;  3、大面积减小面积法;  4、综合计算法  注:数格子时,先数完整的格子,再数能拼接的格子,如果几个格子可以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格子,就可以算作一个整格;不能拼接的格子,如果接近半格,按半格算;如果只多一点点的,可以忽略不计;如果超过半格,接近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三、底和高  1、底和高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垂线段画高时,用虚线画高)  2、画垂线时用实线画  四、面积公式  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平=ah)  底=平行四边形面积÷高(a=s平÷h)  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h=s平÷a)  2、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底=三角形面积×2÷高(a=s三×2÷h)  高=三角形面积×2÷底(h=s三×2÷a)  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s梯=(a+b)h÷2)  上底=梯形面积×2÷高-下底(a=s梯×2÷h-b)  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b=s梯×2÷h-a)  高=梯形面积×2÷(上底+下底)(h=s梯×2÷(a+b))。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