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性评价案例—以《把盐放在水里》为例一、背景分析本课学习内容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内容设计依据物质领域的内容 标准,对应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2 “观察和描述一定量的不同 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通过实验,搅拌、温度是影 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共同因素本课程是对低年级学生“溶解现象” 研究的延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进行比照、控制变量等方法得出 结论以科学探究活动为目标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进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开展二、评价目的通过两年的小学科学学习,学生对小学科学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兴趣也很浓厚,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学生缺乏 真正的科学思维方式小学科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 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以本课为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进行比照实验、控制变量等探究方式,表达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 积极体验、经历探究过程、交流合作、领悟科学思想等综合素养三、评价内容(一)科学探究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 动能力1 .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实事求 是2 .学生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通过猜测是否论证;表达 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1 .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2 .能否尊重事实和证据,能否大胆探索和勇于创新3 .在小组合作中,是否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 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4 .是否关心科学和技术,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开展对自然和社会 的关怀和责任感三)科学知识方面重点评价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 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设计了三个活动实验:活动一:探索影响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让学生知道温度是 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常见因素,并初步感受比照实验,启发学 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老师提出“想让盐快点溶解,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假设:搅拌、用热水、加热……学生进行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学生以“用热水能否加快溶解”为例,设计并完成实验学生小 组设计找两个烧杯,分别倒入热水和冷水,然后放入盐,比拟杯中的 盐迅速溶解该实验在小学科学称之为比照实验,要求每个实验只改 变其中一个因素,另外因素不改变,这是比照实验的核心在小组讨 论、实验设计中,应该控制的不变因素是什么?唯一改变的是什么?活动二:搅拌也是加快溶解的常见因素。
指导学生观察一定量的 不同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情况是不同的;老师问还有什么好方 法可以加速盐的溶解?再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 行,再次明确比照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科学就需要 这样勇于质疑,敢于探究,追求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活动三: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破碎也是加快溶解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学生现场用几次方法尝砂糖水、吃奶片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咬 碎的方法也能加快溶解一个简单的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 他们找到另一种方式,以加快解散过程四、评价方法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科学学习表现,记录观察结果学生交流与小 组汇报了解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或想法如: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 解快慢的因素以“用热水能否加快溶解”为例,教师先提供时间让各 个小组进行观察探究,引导学生明确做这个实验要控制不变的量和唯 一改变的量,同时感受比照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三个活动实验 学生在“自主一探究一合作”教学模式中进行在各个小组交流汇报 反应后,让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评定出正确的答 案,并且对一些错误的结论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同时教师对学生评 价或观察中一些独特的见解,表示肯定和赞赏。
尽可能地发现每个学 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创造力火花,鼓 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五、评价工具通过使用课堂量化表,学生在课堂的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中的表 现(如独特见解、科学创意)及时记录,能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积 极争取进步小学科学学生综合素质开展性评价量化表班级 姓名 时间 综合等级评 价 项 目评价要点等级设置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1 .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 的兴超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2 .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 积极,是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3 .学生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 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 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4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学会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制定 计划,观察、实验整理信息)5 .能自主、合作进行科学探究A级(优 良):各评价 要点能到达 或大局部达 到B级(合 格):大局部 评价要点能 够到达C级(待 合格):基本1 .能正确劝待科学学习(坚持性、重 证据、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愿意 合作与交流)2 .能正确对待科学(知道科学是不断 开展的、科学不迷信权威)。
3 .能正确对待自然(珍爱生命、要与 自然和谐相处、欣赏自然美)4 .能正确劝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 系(知道用科学能改善生活、关注与生活 有关的社会问题、了解科学对社会的双重 作用)不能到达1 .学习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 与宇宙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 法,并能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2 .了解物质世界的常见性质、用途和 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 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3 .了解生命世界的轮廓,形成对生命 现象的基本认识,对人体和健康形成初步 的认识4 .了解地球、太阳系的概念及运动变 化的•般规律,认以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相 互作用,懂得地球是人类惟一家园的道 理六、知识提升,课堂延伸本案例设计实验,证实了加热和搅拌能加快盐在水里的溶解速 度,在吃奶片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把物体弄碎,也能加快溶解生活 中有需要加快溶解速度的事情吗?有减慢溶解速度的事情吗?我们 又怎么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更有兴趣继续课后进行探究进一 步验证了科学探究是永无止境七、教学反思以《把盐放到水里》为例,本案例主题是“溶解的快慢”的探究 过程三个实验探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比照”实验;另一个是 “控制变量”实验。
关键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解决通过这部 分内容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中把溶解的快慢更加具体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体验到了研究成功的喜悦感,感受到 了科学研究的乐趣同时,在课堂上我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和缺乏之处:1、如何放,如何收,如何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如何关注那些接受能力较弱的或是实验习惯稍慢的学生,如果过多关 注会影响课程进度,过少关注又会造成差距的拉大,这也是我们值得 去讨论的2、没有充分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是我在这节课教学中的一大 遗憾比方有的学生说盐变成液体了,没有及时进行点拨3、时间分配不够合理,课的结尾有点仓促,在实验操作环节时 间用得多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