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词的兼类的认识对词的兼类的认识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10 应用心理学班应用心理学班词的分类是以全体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类;归类是以个别词作对象的,得出的结果是词性从分类的角度看,各类词都有自己的特征,类与类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从归类的角度看,有的词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征,且词义有联系,这就是词的兼类判定兼类的两个标准:一是要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兼类词的词汇意义要密切相关如果不是“经常”的,就属于活用,如果词汇意义无关,就属于同音词活用和同音词都不属于词的兼类例如:“报告”一词它能受数量结构修饰(一份报告) ,能出现在介词后(把报告交上去) ,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它又能受“不”修饰,能带宾语(不报告这件事) ,能带动态助词(报告了、报告过)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因而, “报告”是一个兼类词,兼属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 兼类主要发生在名词、动词、形容词 3 类词中,我们常见的兼类现象有:1、动/名兼类:领导、指示、计划、翻译、访问、损失、代表、编 辑、工作、报告、联系、调查、决定等 2、形/动兼类:端正、丰富、明白、团结、辛苦、密切、热、紧、充实、低、突出、活跃、活、红、方便、繁荣、便宜、明确、巩固等。
3、形/名兼类:理想、精神、经济、道德、矛盾、科学、困难、幸福、标准等4、动/介词兼类:在、向 、到、往、通过、经过等5、名/量词兼类:桌子、操场、车、箱子等兼类词与同形同音词:兼类词与同形同音词:二者的共同点是: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不同点是:兼类词意义上有联系,而同音词意义上没有联系如“科学”和“老”都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 “科学”既可以是名词(学科学) ,又可以是形容词(很科学) “老”既可以是形容词(老科学家) ,又可以是副词(老哭) 但是, “科学”是兼类词,因为它所兼属的两类词意义上有联系,而“老”是同音词,因为它所兼属的两类词意义上没有联系又如“打门”的“打” (动词)和“打今天起”的“打”(介词)是同音词,不是兼类词,两个“打”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兼类与活用:兼类与活用:二者的共同点是意义上有联系,不同点是活用是临时的,是由于修辞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当作乙类词来用;而兼类是经常性的,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征例如: A、这个连长太“军阀”了!年纪不大,脾气可不小 B、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军阀”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胖开”中的“胖”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不属兼类。
在词的兼类问题上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在词的兼类问题上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仅同音词不是兼类词,同形词也不是兼类词例如: A、背上有一处刀伤;B、背了一捆干柴 ; C、传给了子孙万代;D、给将军立传 例A 的“背”念去声,是名词,例 B 的“背”念阴平,是动词例 C 的“传”念阳平,声母为 ch,是动词,例 D 的“传”念去声,声母为 zh,是名词A 与 B的“背”C 与 D 的“传”都只是同形词 第二、 “兼类词”是指在甲语境中具备甲类词语法特点、在乙语境中又具备乙类词的语法特点,不是指在同一语境中同时具备甲乙两类词的某些语法特点例如:A、群众感到很方便/方便了群众 ; B、他很同情/同情他/很同情他例 A 的“方便”是兼类词,在前个语境中是形容词,在后个语境中是动词例B 中的“同情”不是兼类词,是心理活动动词, “同情”在同一语境中既可受“很”修饰,又可带宾语例 A 的“方便”在同一语境中则不能这样,例如不能说“很方便了群众” 第三,不要把句中的某种成分同某个词类对等起来例如:A、他走了;B、走是可以的;C、他喜欢走例 A 中的“走”在句中做谓语,例 B 例 C 中的“走”在句中分别做主语和宾语。
作主语和宾语并不是名词独有的功能,绝大部分动词也都可以作主语、宾语,而且动词在作主语和宾语时并没有丧失动词的特点,它仍可以受副词“不”修饰,也可以带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