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峡水库是甘肃省最大的水库,面积111 万hm2o根据廿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黄河渔业资 源调查结果|和戴泽贵关于水库营养类型的划 分2,该库属贫营养低温型水库刘家峡水库库 区周围有4县25乡共103个行政村约20万人, 其中一半是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人坯 年收入400元左右,是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多年 来,围绕开发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各级政府、企 事业单位和一些人都作了大量工作,投入了许多 资金,市于科技水平落后,效果都不理想作者返 过对刘家峡水库渔业生产历史进行总结,结合丿I 年来在水库进行的调查研究和科研成果,对开发 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叵 行提供参考1刘家峡水库鱼类人工增殖的历史刘家峡水库鱼类人工增殖工作始于1968年, 是年该库蓄水后即投放鱼种,以后逐年投放 1970年成立水库捕捞队,当年捕鱼1215 t,渔获 物是土著的鮎鱼、鲤鱼、雅罗鱼和裂腹鱼之后引 进了一些新技术1976年,为防止鱼类随水下 逃,在大坝上游3 km处的主航道上安装拦鱼网, 起到了一定作用,1979年电厂排沙时将拦网冲 毁,以后再没重建为解决捕鱼难的问题,1983 年在库中设置了斗网、疏FI拖网;1985年引进深 水网箔,最多一网捕鱼5 000 kgo由于库区部分 群众偷捕、炸鱼和鱼随水下逃等原因,库内的鱼类收稿日期:2001 • 08 - 20作者简介:常建国,1954年生,男,甘肃兰州人,高级工程师, 资源总量逐年减少。
1970〜1985年16年间,该库捕鱼64911 t 年均4016 t ,年平均单产3175 kg/ hnr ;其间共般 放鱼种6 228万尾,年均389万尾,每投放10 Z 尾鱼种才能捕捞1 t鱼,回捕率4验,经济效益很 低因此从1985年以后,停止向库内投放鱼种, 1990年后,因无鱼可捕,捕捞队解散,刘家峡水库 鱼类人工增殖工作告一段落1995年起,有关单位又向刘家峡水库先后投 放了大银鱼卵和池沼公鱼卵,最后池沼公鱼抑制 了大银鱼,形成了经济种群,但大多被群众捕去O 大银鱼没有形成群体实践证明,在刘家峡水库 这种贫营养大型水库中进行鱼类增殖,鱼类生长 速度慢,渔政管理难度大,以人工增殖开发刘家岐 水库渔业资源的方式是不成功的2刘家峡水库网箱养鱼情况1980年,刘家峡水库渔场在库中进行网箱养 讎试验,因为水质清瘦缺乏天然饵料没有成功 1983年改养鲤,面积660 m2,后增加到2 300 m2 多年来,由于刘家峡水库水温偏低,鲤鱼生长期 短,越冬期长,在鱼种投放、饲养管理等方面存呑 问题,鲤鱼增重倍数低,饲料系数高,经济效益环 明显1986年,甘肃省虹鱒鱼科技开发中心等「 家单位在库中试验网箱养殖虹鱒龟,面积1 000 m2,由于病害问题,虹鱒的死亡率高达30 %以上, 1990年后,网箱养鱒以失败告终。
虽然进行网雅 养鱼的路子走对了,但是科研工作没有跟上,刘综 峡水库网箱养鱼仍处于低谷豕峡爪丿年陛业员游苻原赶仃J认具井斫,捉山阿 箱养殖冷水性鱼的发展方向从1997年开始,进 行了多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1)网箱养荊创 鱒优质高效模式研究经过2年研究试验,探嗪 出了 2种适合刘家峡水库网箱养殖虹鱒鱼的棣 式,通过改进饲料配方等措施,使虹鱒鱼养殖成活 率平均达到88 %,最高达到95 %,经济效益明显 提高,研究开发了三文鱼、金鱒等新品种2)网 箱养殖美国幽试验从湖北省引进美国錮鱼 苗,在池塘经一段时间暂养,待水库水温达到鱼I口 鱼适宜温度时,移入网箱当年可达350 g,第二 年底长至760 g3)网箱养殖编鱼试验鲂鱼原 多在池塘养殖,相对喜低温采取了与养殖美匡 姬鱼相同的技术路线,当年鱼苗年底达到250 g 第二年底达到730 g o (4)小网箱养鲤试验当年 100 g鱼种年底平均长到650 g,增重倍数首次呑 该库达到615倍,产量达到9115 kg/m3,饲料系 数2;但经过越冬,鲤鱼体重减轻,还有一部分晁 亡,饲料系数上升到4,每千克鲤成本12元,经涝 上不合算由于以上的各项研究成果的指导与应用,刃 家峡水库的网箱养鱼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刘家 峡水库渔场网箱场以前一直养殖鲤鱼,到200( 年,改养虹鱒鱼和美国鱼冋鱼,其它单位的网箱也 都积极地改变养殖品种,引进冷水鱼目前,刘综 峡水库网箱养鱼己经形成了虹鱒鱼为主体,美匡 幽鱼、鲂鱼、鲤鱼为补充的品种格局4开发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的策略411加大科研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是刘家峡水 库渔业资源开发的关键无论采取什么开发措施,都应建立在科学研 究的基础上,过去几十年的工作已经证明了这一 丁产前冋史丿入的地I人昭肓,腮伏电尖果甲山 的问题412确立群众性网箱养鱼为主要生产形式,是 家峡水库渔业资源开发的基础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不论是水库的自然 件,还是库区周围的坏境,都不利于鱼类的增 今后必须开发网箱(包括小网箱)养鱼,把群众 入到生产者的行列中刘家峡水库水质清新, 氧高,是网箱养鱼的理想场所刘家峡水库出 的鱼,无污染,肉味鲜美,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 小网箱养鱼投资少,易管理,风险低,特别适合 区群众的经济条件,是脫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413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是刘家峡水库渔业 源开发的保证开发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不是简单的扩 再生产,而是依靠渔业生产使库区群众脱贫,二 相辅相成因此,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以群众 箱养鱼为基础,建设好加工运销为主的龙头企 建立龙头企业加农户的产业运行结构,重点为 殖户提供鱼类加工销售的服务,依托刘家峡水 优良水质和在国内的知名度,打出刘家峡的品 414结合水库旅游发展休闲渔业,是刘家峡水 渔业资源开发的必要补充目前,以刘家峡水库为中心的黄河三峡旅 区已具规模,发展休闲渔业的时机已经成熟,经 方式可灵活多样,如敞口大网箱垂钓鲤、銅 鱒、鲍,有特色的鱼餐馆,鱼类自助烧烤,等等, 分挖掘黄河上游有特色的水产文化。
参考文献:1 刘阳光,等.刘家峡水库渔业资源调查J.甘肃农 科技(专辑),1985 ,80〜100.2 戴泽贵,等.全国部分水库渔业营养类型划分研 J・水利渔业,1998 ,(4)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