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Error!想是一种特殊的白日梦,或者是一种舒缓紧张头脑的便捷方法我给他 们的建议是,试一下才能知道至少在一开始冥想有些难度在我的第一次尝试中,我并 没有像我乐呵呵的西藏师傅教导的那样在呼吸上聚精会神,并赶走头脑中任何杂念;相反, 我被一串串恼人的想法扰得心烦然后就睡着了显然这对于第一次尝试的人来说这很正常不过,经常冥想的人会告诉你坚持是值得的训练会使我们可以转变头脑,驱走苦 痛,并且克服破坏性的情绪佛僧马蒂厄里卡德说几千年来佛教酝酿出的各种玄妙 的方法可以为任何人所使用唯一的条件就是热情和坚持听起来太诱人了,但对这个 问题科学会说什么?关于冥想能够改变意识的说法在媒体上屡见不鲜,但经验证据只是在这些年才出现 过去的十年里,研究者们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对初学者和里卡德这样熟练冥想者 的大脑进行扫描,并检测了冥想对认知能力,行为,身体和情感健康以及大脑可塑性的影 响一幅冥想的真实图景已经被科学地描绘出来研究显示,冥想确实可以在多方面明显 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气质和身体健康这些研究甚至已经开始探索冥想的内在机理花时间来认真地探索你思维的本质一定是有所裨益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大脑 与思维中心的克利福德萨隆说道。
而且你并不需要一个佛教徒或者唯心论者的世界观才能 从冥想中获益一个人可以(在冥想上)成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只要跟着感觉走就行了 ”萨隆应当很清楚这一点——他正在领导舍摩他计划,这是有史以来对冥想进行的最全面 的研究之一在 2007 年,萨隆和一支由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在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举 行的一场为期三个月的密集禅修中跟踪了 60 位熟练冥想者,并对他们心智能力,心理健康 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实验的参与者每天用一种叫做注意聚焦的方式至少冥想五个小时,这种方法会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时的感觉(参见“怎么冥想”)这个项目的第 一篇论文已经于 2010 年六月发表(心理科学,21 卷,829 页)在由位于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凯瑟琳麦克莱恩领衔的一项研究中, 他们测试了志愿者面对一系列在电脑屏幕上闪现的垂直线条时的保持注意的能力志愿者 们需要在有一条线条比其他的短时点击鼠标随着禅修的进行,麦克莱恩和她的同事注意 到这些志愿者变得原来越准确,并且能够在越来越轻松地长时间保持集中其他研究者也发现了冥想和更强的注意力之间的联系去年一支由威斯康星大学—— 麦迪逊分校韦斯曼大脑影像与行为实验室的安托万卢茨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经过三个月 的专注冥想训练,志愿者能够在一系列相似的音调中更快地发现与众不同者,这表示他们 保持集中地能力已经提高了(神经科学期刊,29 卷,13418 页)。
在 2007 年,卢茨的同事 海林斯莱格特,现就职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大学,发布了一些研究结合专注冥想与“开放 监测”,也叫感受冥想的研究,后者包括持续掌握每一刻的感受在连续三个月每天冥想 10 到 12 小时后,她的研究对象出现的“注意瞬脱”有所减少,注意瞬脱是一种通常持续 半秒认知处理延迟,这会导致人们无法某个对刺激作出回应,比如在屏幕紧跟着另一个数 字出现的数字从学习,使用技能到日常生活的每个判断与决定,乃至工作时一直专心看电脑屏幕而 不是想着今晚吃什么都需要注意力注意力在生活中是如此之重要,因此冥想可以提高注 意力的推测值得我们认真考量但为什么每天花一段时间感受呼吸就能产生这样重大的认 知能力变化?一种可能是冥想和工作记忆有关,也就是能够把短期推理和理解需要的信息熟记于胸 的能力工作记忆与冥想的关系最近被迈阿密大学科勒尔盖布尔斯分校的埃米希贾发现出 来她对一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进行训练,让他们通过感受冥想来集中注意力,并且发现 这增强了他们的工作记忆(情感,10 卷,54 页)麦克莱恩指出,冥想中的一部分是观察 我们自身感觉每时每刻的变化,这要求我们能抓住工作记忆中瞬刻即逝的感官信息。
麦克莱恩和其他研究者也相信冥想训练强化了一些中央认知官能-比如我们还不了解的 那些-用于所有基本知觉的它有点像一块可以用在很多地方的肌肉,”她说之后,当 知觉不再那么费力时,大脑就可以把它有限资源中的更多部分用于注意力斯莱格特也为 这个想法提供了证据,她测量了经历注意瞬脱时的大脑的电活动并且发现冥想训练的时间 越长,志愿者们在处理第一个刺激的时候就可以动用越少的资源,也就是说他们更不容易 在第二个刺激到来时“卡住”并且错过它感觉更好感觉更好除了增强认知能力,冥想似乎还能促进情感健康舍摩他计划研究者的第二项研究发 表在了情感(Emotion)期刊上,研究的结论是冥想可以改善整体社交和情感能力,使研究 参与者变得不那么焦虑,对自身的情绪更为了解也更易掌控志愿者们在看屏幕遇见更长 的线则点击鼠标的任务中,遇到短线时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点击鼠标的冲动,这为上文中改 善出现的原因提供了一些线索这个任务实际上比听起来要难,尤其是短线只偶尔出现 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芭尔金德萨德拉认为,“冥想训练教会人们在遇到一些内部刺激时停下冲动的反应,这些刺激中的一些可能本身就会产生激烈的情绪而且这 种抗拒激烈情绪的能力似乎是健康情感调节的关键。
练习冥想能使人们在情感上变得不那么冲动的看法得到了脑部成像结果的支持一支由西 弗吉尼亚大学摩根敦分校的朱莉 B-刘易斯率领的团队用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了“发功中” 的冥想者,并且发现专家级冥想者的杏仁体远不如新手的活跃,而杏仁体在处理情感和情 感记忆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控制一个人情感的能力也可能是冥想能改善身体健康的关键原因一些研究显示冥想 是进食紊乱,药物滥用,牛皮癣(!!!!!),还特别是复发性抑郁症和长期疼痛的一 种有效治疗方法去年,威克森林大学温斯顿-塞勒姆分校医学院的心理学家 FadelZeidan 报告,他的志愿者在几次沉浸冥想后注意到自己对疼痛越来越不敏感(疼痛期刊,11 卷 199 页)他相信冥想并非能解除疼痛的感觉,而是教会疼痛者如何控制他们的对疼痛的 不适反应,并且减少不适他现在在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来尝试理解这些作用的原理 “了解到你自己可以减轻疼痛,是能够让人更加振作的,”他说志愿者在几次冥想之后 就发现对疼痛不敏感了冥想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也许同样可以解释最近舍摩他计划的一些发现,如经常性 的冥想可以明显增加端粒酶的活力,这种酶可以保护细胞免于衰老,并且在情绪痛苦时受 到抑制。
这个发现将会被发表在心理神经内分泌学上在冥想的另一种益处中,情绪可能 还是处于中心地位冥想研究中最火热的一个领域就是练习冥想是否能增强人们之间相互 的感觉这个问题之所以得到关注,一部分是因为卢茨和他的团队展示出与移情作用和感 情分享有关的大脑回路-比如脑岛和前部扣带回-在长期冥想者中比新手的更为活跃(神经 影像,47 卷,1038 页)根据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玛格丽特凯梅尼的解释,同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几乎 包含了所有的感情能力,“如果要对某个人产生同情,首先你必须认识到他们在经历负面 情绪之后你还要知道什么是对他们有帮助的反应然后你必须要有去做点什么的动机 ”换句话说,你不太可能不改善某个人的情感状态就增强他的同情心心灵的健身房心灵的健身房在 2009 年,一家致力于研究移情作用和同情心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机构在加州的 斯坦福大学开始工作同情与利他主义研究和教育中心由一系列利益团体赞助,他们包括 神经科学家,硅谷的企业家和 d 和谐 alai 喇嘛他们已经开始进行一些研究他们的目标 是揭示为何一种练习者专心于强化他们的利他之爱的特殊冥想训练能够对大脑产生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培养移情能力和同情心以及这些行为。
人们通过练习冥想来变得富有移情能力和同情心的猜测启发了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和 艾伦华莱士,并被他们用来支持心灵“健身房”的想法,后者是一位佛教导师和圣巴巴拉 知觉研究所的主席这就像健身房一样,只不过是为头脑开的这将会允许人们步入其中 并学着如何改善他们的情感平衡,增强他们的同情心甚至能衡量他们的紧张程度其他人提出冥想可能会成为药物治疗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尽管这看上去是个好主意,但萨 隆对此十分怀疑他担心将冥想当成一种立竿见影的手段,恐怕会消解对冥想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微妙环节当你把你的心灵变成手中的物体时,你必须要怀着一种温和而庄 重的感觉,而不能在头脑游走时就想着失败 ”但是冥想的妙处就在于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场所进行练习你更不需要成为专家或者 每天花五个小时冥想才能从中有所收获扎伊丹的疼痛实验发现仅仅是每天 20 分钟的冥想 连续三天就能产生改变在第二个试验中他发现类似的简单练习就可以在要求持续集中注 意力的实验中提高认知能力,比如背诵一系列数字(知觉与认知,19 卷,597 页)通 过短期的冥想练习来明显改善大脑功能是可能的,”韦斯曼实验室的主任,理查德戴维森 说他说由他的实验室完成的一项新的未发布的研究表明,冥想新手在两周每天 30 分钟的 训练之后就能够产生“大脑功能上显而易见的改变”。
就算是很少量的练习也能产生可 以识别的差距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似乎仍然是冥想的越多,对大脑的影 响就越大以 Brefczynski-Lewis 的研究为例,他们发现了专家级冥想者只需要运用很少 的认知能力就能保持聚精会神的状态但这个效果只在经过四万四千小时冥想的人中才明 显-这相当于从事一份全职工作 25 年我们之中的大多数恐怕永远无缘达到那样的境界, 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到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