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加热炉常见故障及事故常见故障及事故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1 工艺常见故障1 热电偶常见故障2 常见生产事故的预防与排除3 目 录 2 1 工艺常见故障 n炉膛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n炉膛温度分布不均 n炉膛压力过大喷火 n燃烧不稳定 n钢坯氧化烧损严重 n煤气自动控制失灵 3 pp炉膛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炉膛温度达不到工艺要求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煤气发热值低 1 在煤气站找出发热值发热值 低的原因 提高煤气发热值发热值 2 空气换热器烧坏 烟气漏入空气管道 2 分析换热换热 器后空气的氧含量 如低于20 则则修理 空气换热换热 器 3 空气过剩系数太大 3 调节进风阀调节进风阀 如升温效果不显显著 可改大喷喷嘴 4 空气过剩系数太小 4 调节进风阀调节进风阀 及煤气阀阀 5 煤气烧嘴堵塞 致使煤气流量减少 5 用钎钎子捅喷捅喷 嘴 清除焦油渣 6 煤气换热器堵塞 致使煤气压力降低 6 清除煤气换热换热 器堵塞的管道 7 炉前管道积水 致使煤气压力降低 7 定期放水 8 炉膛出现负压力 8 增加烟道阻力或改变烧变烧 嘴位置和角度 9 烧嘴配置能力偏小 9 配置大能力烧烧嘴 10 炉内水冷管带走热量大 或炉衬损坏 致使 局部热损失大 10 改善水冷管隔热热 修复炉衬衬 11 煤气或空气预热温度低 11 检检修换热换热 器 4 pp炉膛温度分布不均炉膛温度分布不均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烧烧嘴位置布置不合理 1 改变烧变烧 嘴位置或喷喷射角度 2 烧烧嘴工作不均衡 2 调调整烧烧嘴 使炉内热热量均衡 3 排烟口位置及尺寸不合 理 排烟不均 3 改变变排烟口位置或尺寸 4 靠近炉门口处温度低 4 将靠近炉门门口处处的一个或两个 烧烧嘴能量加大 比其他烧烧嘴能量 大20 左右 5 pp炉膛压力过大喷火炉膛压力过大喷火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烟道闸门闸门 关得过过小 1 调调整闸门闸门 的开启度 2 不完全燃烧烧 使煤气漏 出炉外燃烧烧 2 调调整烧烧嘴 空气过过剩系数控 制在1 02 1 05 3 煤气流量过过大 3 在保证证炉温的情况下 适当 减小煤气流量 4 烟道堵塞或有水 4 清理烟道 排水 5 烟道截面积过积过 小 5 修改烟道截面积积 6 烧嘴的位置布置不合理 6 重新布置烧嘴位置 6 pp燃烧不稳定燃烧不稳定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煤气中水分太多 1 根据季节节 定期放水 2 煤气压压力不稳稳 经经常波动动 2 消除煤气量供应应不稳稳定 造成的驼驼峰 3 烧烧嘴喷头喷头 内表面不够够清洁洁或 烧烧坏 3 清理烧烧嘴喷头喷头 内表面赃赃 物或更换喷头换喷头 4 冷炉点火 煤气量少 4 开打煤气总阀和炉前煤 气阀 7 pp钢坯氧化烧损严重钢坯氧化烧损严重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空气过过剩系数太大 1 调调整空气阀阀 保持合理的空 煤配比 2 炉膛负压负压 2 调调整烟道闸阀闸阀 或改变烧变烧 嘴 位置和角度 3 钢钢坯加热时间热时间 太长长 炉 温偏低 3 缩缩短高温区加热时间热时间 4 燃料硫含量高 4 采取脱硫措施 8 pp煤气自动控制失灵煤气自动控制失灵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煤气控制阀阀后压压力控制达 不到要求 1 减小煤气控制阀阀关闭时间闭时间 隙面积积 即加大控制阀阀阀阀 片直 径 2 煤气控制阀阀后最大压压力和 最小压压力参数选择选择 不当 2 正确选择选择 煤气控制阀阀前后 压压力参数 3 煤气压力为最小值时 烧 嘴回火 3 保证烧嘴的出口速度不低于 着火速度 9 2 热电偶常见故障 n仪表指示值偏低 n指示值偏高 n仪表指示值不稳定 n热电偶热电势误差大 10 pp仪表指示值偏低仪表指示值偏低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热电热电 偶内部电电极漏电电 1 将热电热电 极取出 检查检查 漏电电原因 若因潮湿引起 应应将 电电极烘干 若是绝缘绝缘 管绝缘绝缘 不良引起 则应则应 更换换 2 热电热电 偶内部潮湿 2 将热电热电 极取出 把热电热电 极和保护护管分别别烘干 并检检 查查保护护管是否渗漏现现象 质质量不合格者 应应予更换换 3 热电热电 偶接线线盒内接线线短 路 3 打开接线线盒 清洗接线线板 清除造成短路的原因 4 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短路 4 将短路处处重新绝缘绝缘 或更换补偿导线换补偿导线 5 热电热电 偶电电极变质变质 或工作 端霉坏 5 把变质变质 部分剪去 重新焊焊接工作端或更换换新电电极 6 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和热电热电 偶不一 致 6 换换成与热电热电 偶配套的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7 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与热电热电 偶极性 接反 7 重新改接 8 热电热电 偶安装位置不当 8 选选取适当的安装位置 9 热电偶与仪表分度不一 致 9 换成与仪表分度一致的热电偶 11 pp指示值偏高指示值偏高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热电热电 偶与仪仪表分度不一致 1 更换热电换热电 偶 使其与仪仪 表一致 2 热电热电 偶安装位置不当 2 选选区正确的安装位置 3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不一致 3 换成与热电偶配套的补 偿导线 12 pp仪表指示值不稳定仪表指示值不稳定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接线线盒内热电热电 极和 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接触不良 1 打开接线线盒 重新接好并紧紧固 2 补偿导线补偿导线 或热电热电 极 断续续接地 短路或断路 2 找出断续续接地 短路的部位 并加以 排除 找出断续续断路的部位 重新焊焊接 焊焊好后经经校验验合格方可使用 3 热电热电 偶安装不牢而 发发生摆动摆动 3 将热电热电 偶牢固安装 4 热电偶或补偿导线 受电磁场干扰 4 避开强磁场或将热电偶保护管 接线 盒外壳接地 或将补偿导线穿铁管 13 pp热电偶热电势误差大热电偶热电势误差大 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1 热电热电 偶变质变质1 更换热电换热电 偶 2 热电热电 偶安装位置不当 2 改变变安装位置 3 热电偶感温元件保护管 表面积灰 3 消除积灰 14 3 常见生产事故的预防与排除 n坯料跑偏 n翻炉事故 n钢坯碰头及刮墙事故 n掉钢事故 n拱钢事故 n粘钢事故 n过热与过烧 15 pp坯料跑偏坯料跑偏 n原因 钢坯有不明显的大小头 装炉时没注 意和妥善处理 钢坯扭曲变形或炉内辊道及实 炉底不平 结瘤 造成推钢机在钢坯两侧用力 不均 装刚时操作不当 致使两钢坯之间一头 紧靠 一头有缝隙 推钢时受力不均而跑偏 n处理办法 如发生不很大的偏斜 则可以在 跑偏侧推钢机推头加垫铁进行纠正 16 pp坯料跑偏坯料跑偏 n预防 pa 经常观察炉内坯料运行状态 发现异常现象 立即查明原因 进行调整和处理 pb 对与变形严重的钢坯 装炉时应在宽度尺 寸较小一侧和相邻钢坯的缝隙中 加垫铁进行 预调整 保证钢坯两边所受推力均匀一致 pc 加强对炉底的检查维护 及时打掉炉底滑道 上的结瘤 保证两条滑道标高一致 pd 适当降低炉温 pe 在炉内两条滑道标高不一致时 避免装入 较短的钢坯 17 pp翻炉事故翻炉事故 n原因 a 钢坯的侧面不平直 有扭曲或弯曲 断面 不方正 成菱形 有凸面或带有耳子或圆角过大 b 炉子过长 推钢长度过长 一般钢坯推钢长度与钢坯 厚度之比为200 250倍 c 推钢时前面是大断面钢坯后 面是小断面钢坯 大小相差太悬殊时容易翻炉 d 炉 底不平滑 装料台与炉底管接缝不平有斜面 均热段 炉底积渣过厚 水管滑道与均热床滑道衔接不良等 n处理办法 利用检修消除炉底不平和滑道衔接不良 等因素外 翻炉时要找出引起翻炉的坯料 调整弯曲 方向 挑出弯度和脱方超过规定的钢坯 将平直的侧 面和剪口立放 并且推钢不一过猛 小心慢推 使钢 坯逐渐靠紧 尽量减小推动时坯料产生滚动和弹跳的 可能性 18 pp钢坯碰头及刮墙事故钢坯碰头及刮墙事故 n原因 钢坯在炉内运行时跑偏 个别坯料超 长 装炉时将钢坯装偏 n处理办法 坚持预防为主 及时纠偏 严重 时需停炉处理 预防钢坯跑偏 严把坯料验收 关 不合规定超长钢坯严禁入炉 严格执行作 业规程 保证坯料装正 19 pp掉钢事故掉钢事故 n原因 主要是钢坯跑偏 多见于短尺钢坯 炉温高 滑道或炉底不平 钢坯跑偏等情况可 能造成掉钢事故 n处理办法 推钢式炉掉钢一般不影响生产 掉下钢坯在小修时入炉取出 对于步进式炉的 掉钢事故 若坯料从下端墙和固定梁之间掉入 炉内 一般停炉处理 若坯料从下端墙和辊道 之间掉入炉外 可就地将坯料吊走 20 pp拱钢事故拱钢事故 n原因 a 钢坯侧面不平直 是凸面 或带有 耳子 或侧面有扭曲或弯曲 断面梯形 圆角 过大 这种钢坯装炉后 钢坯间呈点线接触 推料时产生滚动 使钢坯拱起 B 炉子过长 坯料过薄 推钢比过大 或大断面的钢坯在 前 后边紧接小断面钢坯 大小相差太悬殊 c 炉底不平滑 纵水管与固定炉底接口不平 或均热段实炉底积渣过厚 n处理办法 找出引起拱钢的坯料 倒开推杆 用撬棍将拱起的钢坯落下 然后加垫铁调整 或调整相互位置及摆放方向 21 pp粘钢事故粘钢事故 n原因 加热温度过高 时间过长 或者氧化 性气氛时间过长 轧线不顺利 炉温没有及时 控制 使熔化的钢水凝固粘接造成的 n处理办法 手动反复多次做托起放下的动作 直至第二块板坯脱离 用抽钢杆撞击第一块 板坯 在强烈振动的冲击下使第二块板坯脱离 处理粘钢事故时适当提高均热段炉温 比避 免钢坯在均热段冷却而继续粘接 加快出钢速 度 然后再慢慢降低炉温 22 pp过热与过烧过热与过烧 n原因 钢坯加热温度过高 在高温下停留时 间过长 炉内气氛氧化性太强 n处理办法 过热的钢坯若未经轧制 可将其 冷却到700 以下 然后重新加热使用 过烧 得钢无法恢复原来的组织状态 只能报废 局 部过烧可切掉过烧部分后重新加热轧制 23 Thank you Thank you 2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 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 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