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uthorware小学数学的课件类型与制作基础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3.50KB
约17页
文档ID:472201671
Authorware小学数学的课件类型与制作基础_第1页
1/17

第三章 Authorware小学数学的课件类型与制作根底小学数学课件同属于多媒体作品,具有一般多媒体作品的特性和优点,但它同时具有自身的一些特性,如:小学生是主要的对象、小学数学是主要的内容、辅助教学是主要的功能等,因此,小学数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应该具有数学的特点和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特点本讲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小学数学课件的类型与特点▲ 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原那么▲ 小学数学课件的开发与评价▲ 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风格3.1小学数学课件的类型小学数学课件可以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现在我们根据课件的作用将它分为三类,即问题型课件、教学型课件和学习型课件问题型课件根本上是面对一个具体而单一的问题,比拟简单,它是制作学习型课件和教学型课件的根底,有的还可以直接成为学习型课件和教学型课件的组成局部,如:选择题的课件、求最大公约数的课件等教学型课件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与数学课堂教学同步进行,与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紧密相连,因此,教学型课件有其丰富而独特的结构学习型课件是用于学生自主而独立的学习,因此,要求其有严密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能对学习的结果作出及时的评价,给出学习方向的指导3.1.1学习型课件学习型课件,一般包含学习过程、训练过程和检测过程,它主要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即能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又能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时机,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以鼓励学生进一步学生的积极性,如:速算训练学校。

3.1.2教学型课件教学型课件,一般包含知识的引入过程、知识的学习过程和知识的稳固过程,一般用于数学的课堂教学,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它既能让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又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学型课件的运用过程,教师是一位全程的跟踪者,可以及时地给予指导和解释,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重新进行演示和讲解,因此,教学型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各局部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应用3.1.3问题型课件问题型课件,一般指为了解决某一个数学或生活问题而设计制作的课件,具有游戏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当然,也不排除辅助教学的作用如:幸运五十二、移小棒、比赛计时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等3.2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原那么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除了要遵循一般多媒体软件制作原那么外,它还应该遵循以下原那么:3.2.1界面的简洁性原那么界面的简洁性原那么是指课件的界面制作要善于运用简洁性的文字、和谐性的色彩、趣味性的图案来表述课件的根本内涵,并提供较为隐蔽的交互方式如:课件“口算训练学校〞的引入界面,如图3-2-1所示,只要点击鼠标即可进入“口算训练学校〞的主界面,而且“速度为你打造开展空间〞、“为速度而作〞、“为速度而战〞充分展现了课件的功能和作者思想。

图3-2-1 “口算训练学校〞的引入界面如:软件“缩放菜单〞的交互界面,如图3-2-2所示,它的主要交互功能全部集中于界面左边的彩色“长方形〞菜单之中,小长方形上面写有“MENU主菜单〞字样,只要将鼠标称至“MENU主菜单〞就会弹出一长方形菜单,如图3-2-3所示,显得简洁而轻松 图3-2-2 “缩放菜单〞的交互界面 图3-2-3 缩放菜单3.2.2演示的重复性原那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和抽象,数学具有三大特点,其中高度的抽象性排列第一位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了不少困难,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就是要根据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小学数学课件演示的重复性原那么也是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提出来的演示的重复性原那么是指某一特定的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多媒体演示程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演示过程不受其他程序的影响可以随时进行,直到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如: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探索“同样多〞的概念的操作演示,就是一个可以不断重复演示的子程序,通过重复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6根小棒分成两局部〞的所有分法,然后引导学生对所有分法进行比拟,从而获得“同样多〞的概念,如图3-2-4所示。

如果确认演示结束,那么单击“返回〞按钮,返回到主程序图3-2-4 通过“重演〞获得所有的分法3.2.3轨迹的可视性原那么真实物体操作演示与虚拟物体〔多媒体图像〕操作演示的区别,就在于真实物体的唯一性与虚拟物体的无限性之间的差异和真实物体演示过程的无痕迹性与虚拟物体的演示轨迹可造性之间的差异轨迹的可视性原那么就是基于多媒体操作演示过程中虚拟物体的无限性与演示轨迹的可造性而提出来的演示轨迹给思维增强了直观性,同时也给思维增添了不少的时空因此,轨迹的可视性原那么可以这样来理解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各种物体的运动轨迹都必须适时地把它呈现出来,如平均分的小棒的运动轨迹,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小棒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经过哪一条路径等,这对于学生分析、概括平均分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如图3-2-5所示当然,“可视性〞还可以从程序运行进程和交互结果正确与否的“外显性〞上去理解和把握它,如程序安装的进度显示等,因此,小学数学课件制作要考虑的“可视性〞问题,主要是设置显示完成任务进度的变量和标尺,如图3-2-7所示,以及要设置交互结果正确性的评价方式,如图3-2-6所示 图3-2-5 分小棒演示过程的可视性 图3-2-6 交互结果正确与否的可视性3.2.4速度的可控性原那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速度是敏捷性的一种象征。

但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能力存在着自然的差异,即使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也会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在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速度的可控性原那么,速度的可控性原那么是指数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对过程演示的速度、自动出题的速度、等待的速度等应该设置随时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功能控制演示速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维空间,逐渐加大演示的速度可以促进学生开展思维的敏捷性如图3-2-7所示,速度性口算训练,利用滑标来控制出题的速度和等待的时间当然,Authorware6.0给我们提供的强大的交互功能本身就显示了良好的“可控性〞,在这里强调的是小学数学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可控性原那么〞表达得更好一些,如图3-2-7所示,用按钮来控制随机出题的类型及决定是否直接显示答案、缓显答案还是不显答案,用滑标来控制出题的总数图3-2-7 滑标控制出题速度3.2.5维护的集中性原那么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软件制作其程序上是完全相同,只是涵盖的具体内容少一些罢了大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味道因此,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同样是细致而繁琐的工作而在调试过程中,发现不尽人意的地方,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改。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碰到多处修改同一内容的问题,这是非常繁琐而又浪费时间的事情,因此,我们提出课件制作必须遵循程序维护的集中性原那么维护的集中性原那么是指设计课件程序结构的时候,尽可能将程序中功能一致的多个模块采用同一个控制平台这个平台一般可以建筑在“初始化模块〞、“文本属性模式〞、“库文件〞、“外挂文件〞、“OLE对象〞、“链接模式〞中,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单一的“程序初始化模块〞和“库文件〞的维护而实现同时对多个程序模块功能的修改如图3-2-8所示,是一个“电子时钟〞的钟面,假设要改变钟面的大小,必须对每一个小格点、大格点的位置和时针、分针、钞针的长度进行调整,我们可以在“电子时钟〞源程序的初始化模块中进行修改和维护,如图3-2-9所示 图3-2-8 “电子时钟〞的钟面 图3-2-9 “电子时钟〞的程序结构3.2.6操作的自动性原那么“你只要告诉我怎么做,我就一定能够比你做得更好〞这个“你〞是谁啊?电脑!在制作数学课件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脑的这种优势比方说,我们要画一个钟面,如图3-2-8所示,其中48根小格线,12根大格线,要画得一样长短,排列要十分均匀,环绕成完整的圆形,事实上,没有人能够通过鼠标运用画线工具把它完整地画出来。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制作的自动性原那么制作的自动性原那么是指在数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如果碰到了一些规那么而又繁琐的图案、范围和算法根本确定的试题、繁琐而复杂的计算时,我们必须设计程序,让计算机自动完成如图3-2-10所示,制作钟面大格点线和小格点线的程序,它可以自动地画出钟面上的格点线,如图3-2-8所示,而12个“数字〞也可以应用运动图标和变量进行自动排列从图中我们还发现,除了用语句“SetFrame〔1,RGB〔150,88,0〕〕〞来设置大格点线的颜色外,两个程序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在程序中各自的初始值不同而已,从而实现钟面格点制作和数字排列自动化操作的自动性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数字化控制的精确程度高,同时也为制作过程的重复演示奠定了根底如图3-2-11所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程序,运用辗转相除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我们编制出专用程序以实现繁琐的计算自动化 图3-2-10 制作钟面格点线的程序图3-2-11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程序结构小学数学课件的制作原那么,这里仅列出主要的6条,仅供参考3.3小学数学课件的开发程序结构设计系统分析脚本设计课件开发评价修改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制作软件进行小学数学课件的开发,一般需要经过系统分析、结构设计、脚本设计、课件制作、评价维护等5个阶段,如图3-3-1所示。

图3-3-1小学数学课件的开发过程3.3.1系统分析我们曾根据数学课件的功能把数学课件分为问题型课件、教学型课件和学习型课件,尽管它们都是面向学生,但它们各自起作用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场所不一样问题型课件带有休闲娱乐的性质,以数学问题或生活问题为主要内容,课件的制作完全依赖于自觉性教学型课件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课件的制作,运用教学课件是否会有更好的教学质量是课件制作需要与否的根底学习型课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现代化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好方法,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专题性的相对较小的数学课件,倘假设是大型的学习型软件,那必须组织好一批素材制作高手、专业程序设计员、数学教学设计专家,以及教育心理学专业人士学习型课件制作的需要主要来自于社会的需求状况和能否给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下面我们着重对教学型课件制作的系统分析作一些阐述教学型课件制作的系统分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目标的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开展。

总体目标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加以进一步的阐述,第一方面知识与技能性目标: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根底知识和根本规律,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第二方面数学思考的目标: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开展抽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