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 1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设计与构建 4第三章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7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9第五章胜任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12第六章人力资源的获取与再配置 12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14第八章薪酬设计及管理 18第九章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 23第十章人力资源外包 25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核心能力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Page 6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要求,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2、 企业核心能力的标准? Page 9-10价值性、独特性、难模仿性、组织化3、 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Page 10企业自主拥有的,能够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4、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 Page 10-12智力资本(组织资本、人力资本)5、 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来源? Page 12-16① 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② 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③ 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④ 人力资源的组织化特征。
6、 Snell “战略-核心能力-核心人力资本”模型 Page17① 研究背景和基本假设:全球化、信息化f企业运营模式、管理方式改变f有效知识 管理、培养核心能力f竞争优势② 研究的出发点----核心能力A. 价值二收益/成本B. 独特性=社会的复杂性+原因的模糊性C. 持续学习二经验*挑战D. 可扩展性:内容更新;因地因时制宜③ 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知识、关系、流程、技术)④ 人力资本的分层分类管理与核心人力资本根据价值性和特殊性分为:核心人才、独特人才、辅助人才、通用人才⑤ 运行机制(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支撑)A通过形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组织资本的存量来支撑企业的核心能力B通过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来支撑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C通过战略能力的变革来支撑企业的核心能力7、 华夏基石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扮演的角色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 素质? Page 34-36① 专家角色:“工程师+销售员”② 战略伙伴角色:理解企业战略(领悟高层战略意图);熟悉业务(了解员工、客户); 很强专业能力;客户价值导向③ 业务伙伴角色: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活动与业务系统衔接,以专业技能帮助业务 经理解决实际问题④ 员工服务者:平衡各方利益⑤ 变革推动者:主动参与,提供方案⑥ 知识管理者:潜能发挥、提高每个员工的绩效8、 密歇根商学院的人力资源素质模型 Page 41-42战略贡献:文化管理、战略决策、快速变革、由市场驱动的关系个人可信度:个人能力、取得绩效、沟通HR的实施:人员管理、人员开发、组织结构、绩效管理业务知识:理解公司业务和所在的行业(对公司价值链整合的理解和对公司价值主张 的理解)HR技术:e-HR9、 中国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有哪些问题和挑战 Page 53-55① 中国企业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但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脱节,新的战略、业务 面临人才的严重短缺,核心人才队伍难以形成;② 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能 适应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要求;③ 企业的人才竞争由依靠能力的竞争转向机制和制度体系的竞争,但人力资源机制与 制度不配套;④ 企业从一个单一产品型企业发展成多元的或基于价值链的集团化企业,但集团定位 不清、管控失效,没有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⑤ 企业的核心能力的形成越来越依赖于核心人才队伍建设,但核心人才频繁跳槽;⑥ 企业从求生存转向可持续发展,但企业的绩效考核不能反映企业战略和文化的诉求;⑦ 知识型员工日益变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能适 应知识型员工的特点;⑧ 企业从粗放、人海战术转向精细、集约化管理;⑨ 企业从本土走向国际化;⑩ 竞争日趋激烈,员工面临职业倦怠和职业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设计与构建10、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Page 71要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来驱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保持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依 Page 71-73① 企业的愿景、使命、战略解读愿景:企业渴求的未来状态战略:公司层、事业层、职能层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的价值取向12、 人性假设理论Page 73-77① X理论(厌恶逃避工作一管控、惩罚一逃避责任、寻求正式指导一寻求安全感、不 具备进取心)② 丫理论(把工作看成休息和娱乐—自我引导和控制—主动承担责任—普遍有创造性 决策能力)③ 超丫理论(不同的动机和需要,最主要的是实现胜任感—不同满足方法—当人职匹 配时易实现—一个目标达成又有新的目标养成)④ 人性的正态分布(损人利己—合法利己 <马斯洛需要理论 >、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无私奉献)① 基于职位以提高组织效率为核心,偏重组织对人才的需求,而忽视人才的需求基于职位来确定人在职位中的地位和价值,并形成以职位价值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因岗设人以职位所赋予的行政权力来处理上下级关系以及组织成员之间的协同,建立基于职位 智商的合理、合法权威职位分析信息与职位价值成为人力资源各项职能活动的基础与依据组织是以官本位为核心的,职业通道单一② 基于能力以人为本,组织与人的双向需求的平衡实现组织与人的同步成长和发展;员工绩效不仅取决于知识、技能,更取决于冰山下 的特征,注重潜能开发因人设岗职位+能力强调责任与能力驱动,实现权力、利益、责任、能力四位一体的人力资源驱动机制宽幅的薪酬模式,多元的全面的薪酬体系构建全面绩效管理体系强调以胜任能力为核心能对员工进行培训开发放大个人能力效应关注员工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人力资源管理是全体管理者及全体员工的责任,人力 资源管理者扮演多重角色③ 基于职位+能力从关注单一的岗位到建立职位管理系统(职位、职种、职类、职能体系)从关注单一的岗位岗位胜任力到建立胜任能力系统(全员核心、专业、领导者、关键 岗位、团队结构胜任能力)在职位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能力要素:关注人的潜能开发、人岗匹配与文化匹配、 绩效中的过程管理、薪酬决定中的能力要素、培训开发中的个性化与一体化解决方案开放职业通道,家里基于职业通道的任职资格管理体系14、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哪些模块 ? Page 90-96① 战略规划系统(理解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现状盘点;供给需求预测;设计战略问题 解决方案;评估与控制)② 职位管理系统(对企业业务、组织结构与流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设计和构建职能、 职类、职种、职位体系)③ 胜任能力系统(全员核心、领导者、专业、关键岗位、团队结构胜任能力建设)④ 招募与配置系统(发现需求、进行人力资源获取决策、劳动力市场相对位置分析、 人员招募和甄选)⑤ 绩效管理系统(目标与计划确定、绩效与沟通、绩效评估、绩效回顾、激励和 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应用)⑥ 薪酬管理系统⑦ 培训与开发系统⑧ 再配置与退出系统(竞聘上岗、末位淘汰、人员退出机制)⑨ 员工关系管理系统⑩ 知识与信息系统(知识的获取、共享、应用、创新)15、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大机制是什么 ? Page 97-100① 牵引机制:明确组织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使员工能正确选择自身行为,帮助企业 提升核心能力)实现方式:企业的价值观与目标牵引、职位管理与任职资格体系、业绩管理体系、职 业生涯与能力开发体系② 激励机制本质是员工去做某件事的意愿,这种意愿是以满足员工的个人需要为条件的,因此需 要提供差异化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
实现方式:分层分类的薪酬体系、多元薪酬体系与全面薪酬体系③ 约束监督机制本质是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定或控制,使其行为诗中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核心内容:规则约束、信用管理、文化道德约束等④ 竞争淘汰机制制度上体现为竞聘上岗制度与末位淘汰制度及相配套的人才退出制度(内部创业、轮 岗、自由转会、待岗、内部人才市场、提前退休、自愿离职、学习深造)16、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一一文化管理 Page 101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的灵魂文化管理使企业与员工达成共识,使员工由他律到自律,协调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与员 工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文化管理可以建立劳动契约之外的心理契约,从“要我干”到“我要干”通过文化管理,可以使全体员工衷心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促进员工奋发 向上,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积极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第三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17、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有什么? Page110人力资源数量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18、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模式有哪些? Page 120-123基于供需平衡的经典模型、基于现状和理想状态的趋近模式、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的人力资源规划模式。
19、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Page 107-109广义: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和环境变化,预测未来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需 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需求所提供的人力资源的过程狭义:对可能的人员需求和供给做出预测,并据此储备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20、 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 Page 109①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有效衔接,实现战略落地② 使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使人力资本优先投资和开发,基于战略进行 人才储备,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③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2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Page 109-120① 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及策略目标体系,分析业务状况与组织框架,确认人力资源的战 略、目标、原则、政策;② 人力资源现状盘点,识别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战略问题,分析人力资源现状与未来战 略需求的差异;③ 进行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发现人力资源的供求缺口;④ 设计人力资源战略性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⑤ 对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估与控制22、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 Page124-128① 分析战略背景,盘点人力资源;② 明确人力资源愿景和战略;③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④ 制定人力了资源核心策略;⑤ 规划人力资源数量、结构和质量;⑥ 制定重点工程与行动计划;⑦ 监理实施保障计划。
23、 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Page 130战略导向原则、螺旋上升原则、制度化原则、人才梯队原则、关键人才优先原则24、 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预测技术有哪些? Page 137-140① 定性:经验预测法(短期)、微观集成法(短期和组织生产比较稳定的情况)、描 述法(环境变化或企业变革)、岗位分析法(工作研究法,适合企业结构简单、职责清晰)、 德尔菲法(专家评估法)② 定量:回归分析法(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量)、趋势外推预测法(市场比较稳定、价 格弹性小、短期)、技能组合法、生产函数模型、工作量定员法25、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供给预测技术包括? Page140-143① 人力资源盘点法(针对现有的,静态);② 替换单法;③ 马尔科夫模型(前提是企业内部人员的转移是有规律的,关键是确定转移率);④ 计算机模拟(大规模)第四章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26、 职位分析的主要成果是? Page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