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7.50KB
约34页
文档ID:602557948
5现代国际贸易理论_第1页
1/3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战后国际贸易新变化,1.,技术密集型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并且具有规模经济特征,2.,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加,3.,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加,4.,跨国公司的,FDI,迅速增长,5.,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取得竞争优势,贸易理论中的需求分析,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一节 贸易理论中的需求分析,重叠需求理论,1961,年,瑞典林德尔(,Staffan,B.Linder,)在,论贸易与转变,一书中提出核心思想:两国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由两国的需求结构和收入水平决定一、假定,1.,厂商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决定其生产方向与内容2.,若两国平均收入水平相近,则两国需求结构也相似二、逻辑推理,两国人均收入水平接近,两国需求结构相似,两国重叠需求范围大,两国贸易可能性大,贸易关系密切,重叠需求:,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国际贸易开展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都可输出和输入O,Y,q,P,B,D,A,C,结论:,(,1,)收入水平越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越大,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密切。

2,)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新的重叠需求的商品便不断出现,贸易相应地不断扩大第二节 基于动态技术差异的国际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理论,1961,年,波斯纳(,Posner),提出1.,假设,两国之间技术水平存在差距,并不总是相同2.,基本思路,技术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各国具有不同的技术水平,技术领先国家会形成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其成为发展外贸的基础3.,分析,t,0,A,国生产出口,t,t,1,t,2,t,3,需求时滞,模仿时滞,B,国生产出口,A,国生产,B,国生产,A,国出口,B,国出口,结论:,(,1,),t,1,t,3,期间,创新国具有出口垄断优势2,)贸易以新产品和新生产程序的引进为基础,一国要持续地保持出口优势,就应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66,年,弗农(,Vernon),提出1.,产品生命周期,产品和生物一样有生命周期,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的全过程2.,产品阶段,(,1,)初始期:,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2,)成长期:,(,3,)成熟期:,3.,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各国在各种投入上的比较优势不同,从而在该产品的不同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为国际贸易奠定基础。

1,)初始期:,少数先进国家具有优势,出口到其他发达国家2,)成长期:,发达国家具有优势,出口到发展中国家3,)成熟期:,发展中国家具有优势,出口到发达国家净出口,净进口,创新国,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时间,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贸易开始,发达国家成为净出口国,创新国家成为净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第三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1964,年,坎普(,Murray C.Kemp,)提出1985,年克鲁格曼(,Paul,Krugman,)与艾瀚南(,Helpman,Elhanan,)在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中确立观点:,规模报酬递增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因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X,O,Y,A,M,N,第四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特点:,1.,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有非常高的相互替代性。

2.,进口国和出口国在该商品的生产能力方面并无大的差别,产业内贸易往往是在生产力发展程度、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等条件接近的国家之间进行,其形成基础和影响不同于产业间工业品的相互贸易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占制成品贸易总额比重,国家,1988-1991,1996-2000,美国,63.5,68.5,英国,70.1,73.7,德国,67.1,72.0,日本,37.6,47.6,墨西哥,62.5,73.4,韩国,41.4,57.5,匈牙利,54.9,72.1,波兰,56.4,62.6,二、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产业内贸易指数:,,,T,愈接近,1,,产业内贸易程度愈高;,T,愈接近,0,,产业内贸易程度愈低三、产业内贸易的解释,1.,产品差异性,2.,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3.,偏好相似,产业内贸易实例:,1964,年,北美汽车贸易协定,1965,年以前,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税保护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汽车基本自给自足的国家,且加拿大的汽车工业被美国汽车工业的几个大厂商控制,其规模约为美国的,1/10,美国厂商在加拿大的子公司发现了小规模带来的种种不利:,不得不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工厂不得不经常停产以实现从一个产品项目向另一个产品项目的转换;,不得不保持较多的库存;,不得不少采用专业化的机器设备,等等。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于,1964,年建立了一个汽车自由贸易区,使得汽车厂商得以重组生产:,美国厂商在加拿大各子公司大力削减其产品种类;,加拿大一方面从美国进口自己不再生产的汽车车型,另一方面向美国出口其生产的车型结果:,1962,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价值,1600,万美元的汽车产品,从美国进口,5.1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1968,年,加拿大向美国出口价值,24,亿美元的汽车产品,从美国进口,29,亿美元的汽车产品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效率已经可以与美国同行相媲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