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 经管学院,货币银行学,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 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前资本主义的货币制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铸币(Coined Money,是指经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制度要素(构成):货币金属(是货币制度的基础,币材),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本位币、辅币、货币符号),以及准备制度等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平行本位,双本位,跛行本位,,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一、银本位制(Silver Standard System ) 是以白银作为本为货币的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分为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 银两本位是以白银的重量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 银币本位则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16~19世纪,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印度、墨西哥、中国,银本位制的基本特征是: 白银作为本位币的价值与其所含的白银的实际价值相等; 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银币; 银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孙小头(1927年北伐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袁大头(1914袁世凯政府),19世纪后期,世界白银产量猛增,白银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呈长期下降趋势,不利于国际收支和一国经济的稳定伦敦金银市场的价格变动,1860(1:15),——1900(1:33),——1932(1:73.5),放弃银本位的原因:金贵银贱;不便于大宗交易 17世纪开始,美洲发现了丰富的金矿,美洲→欧洲,大额贸易支付→黄金,小额贸易支付→白银,,伦敦金银市场的价格变动 金银比价1860(1:15); 1870(1:15.5); 1880(1:18); 1890(1:19.7); 1900(1:33); 1910(1:39); 1920(1:45); 1930(1:53); 1932(1:73.5)二、金银复本位制(Bimetallic Standard System P18-19) 金、银均为币材,均可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输入三种形式: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Parallel standard system) 金币与银币的比价完全由市场价格决定金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银币,金币,金银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收金还是收银? 今日1:10,若收1金币(10银币);次日,1:9,少一银币,如果昨天收银(10银币)可换1金币1银币,多收入1个银币。
若收10银币(1金币);次日,1:11,10银币不足1金币,如果昨天收1金币可换11银币,多1银币2、双本位制(Double standard system 金银复本位的主要形式) 金币与银币的比价由政府规定 虽然稳定了比价,但却违背了价值规律法定比价与市场价格不一致) 良币: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实际价值高,名义价值低;法定比价低于市场价格) 劣币: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实际价值低,名义价值高;法定比价高于市场价格),,“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当金银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发生偏差时,法律上评价过低的金属铸币(良币)就会退出流通领域,而法律上评价过高的金属铸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最终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eg.金银法定比价是1;15,由于采银技术进步或其他原因使白银价值较低,金银市场比价为1:16时,金币价值低估(实际价值高,良币),银币价值高估(实际价值低,劣币) 流通中的金币熔化——金块——1:16银块铸造——银币——1:15金币——多得1份银币利润最终金币从流通界绝迹,银币充斥市场 金银法定比价1:15不变,金银实际比价为1:14,分析谁是良币,谁是劣币,谁充斥市场,谁逐渐绝迹?,eg.1791年,美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为1:15,而其他国家(如法国)为1:15.5。
美国的黄金法律评价过低,良币,劣币,美国的白银法律评价过高,美国 1盎司黄金,法国 15.5盎司白银,,美国1盎司黄金 +0.5盎司白银,,美国,白银充斥、黄金外流,金银复本位制实际变成了银本位制,,,eg.1834年,美国重定比价,金:银=1:16,而其他国家仍为1:15.5美国的白银法律评价过低,良币,劣币,美国的黄金法律评价过高,法国 1盎司黄金,美国 16盎司白银,,法国1盎司黄金 +0.5盎司白银,,美国,黄金充斥、白银外流,复本位制———金本位制,,,盎司是英制計量單位,符号为ounce或oz作为重量单位时也称为英兩 (1)常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av 1盎司=28.350克 ,1盎司=16打兰(dram) 16盎司=1磅(pound) (2)金衡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oz.tr(英)、oz.t(美)常见于金銀等貴金属的计量中 1盎司=31.1035克 ,12盎司=1 lbs磅 (3)药卫盎司:重量单位,整体缩写为ap oz 1盎司=31.1030克,3、跛行本位制( Lame standard system) 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银币铸造权完全收归政府 不是典型的复本位制,是由复本位制向金本位制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制度 银币名义价值(取决于法定兑换比率)和实际价值脱离,已成为辅币金银复本位的优点: 金银并用币材充足;分别用于大宗交易和小额交易;便利商品流通缺陷: 平行本位制下,市场上的商品两种价格,金银比价频繁变动,兑换比率不断变化,用金银两种铸币表示的两重价格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化而变化,金银两种货币不能很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造成交易混乱; 双本位制下,金银之间的法定比率和市场价格不一致,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三、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System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19世纪,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非、澳大利亚发现了丰富的金矿,是物质基础 1、金币本位制( 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 1816-1914)特点:a.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b.金币和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c.可自由流动,自由输出、输入;d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时间:1816(英国最早)~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 各国时间进程:英国1816年宣布,1821年实施;德国1817年;丹麦、瑞典、挪威1873年;荷兰1875年;法国、比利时、瑞士、意大利1878年;日本、俄国1897年;美国1900年。
金币本位制的四个问题: a.黄金逐渐集中到大国手中,削弱其他国家铸币流通基础; b.不能保证自由兑换对外,黄金买军火;对内,发行纸币弥补赤字 c.保护自身利益,限制黄金国际流动 d.黄金储备有限2、金块本位制( Gold bullion standard system生金本位制):不准铸造、流通金币,只发行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1700英镑,21.5万法郎,“富人本位制” ——实际上限制了黄金的兑换范围,3、金汇兑本位制( Gold exchange standard system虚金本位制) 指国内不再铸造和使用金铸币,只能同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该国货币只能兑换成此种外汇而不能兑换成黄金的制度 本币——外币——黄金 是一种附庸性质的货币制度一战前的殖民地如印度、菲律宾;一战后的法国、意大利、中国特点: 1)货币单位规定有含金量,国内流通银行券,无铸币流通,无金块可供兑换; 2)央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在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兑换比率; 3)居民按照法定比率用本国银行券兑换该国货币,再向该国兑换黄金; 4)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维持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法定比价。
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就是金汇兑本位制 各国货币(固定汇率)——美元——(35美元1盎司官价)黄金,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纸币本位制),1、纸币发行不与黄金储备挂钩; 2、纸币由各国中央银行发行,靠法律手段来保证其流通; 3、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各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政策、存款准备金率、贴现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4、通过银行信用来控制货币的流通量; 5、货币量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如果供给需求将引发通货膨胀;6、通货包括现钞和银行存款第二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一、建国前的货币制度 1、1933年,实行统一银币本位制由于我国白银产量小,不得不进口白银,这给了美、英、法等国通过操纵国际市场银价来控制我国货币制度的机会1934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故意提高银价,导致国内白银外流、银价暴涨、物价暴跌2、1935年,在英美操纵下,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由于国民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法币大幅贬值100元法币 1946年六分之一块肥皂 1947年一只煤球 1948年五百分之一两大米 1949年五十亿分之一两大米,1937,1939,1943,1945,1947,,,,,,3、1948年,国民党政府发行“金圆券”,其目的在于掠夺民间的黄金、外汇。
1:3 000 000收兑法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到1949年5月,上海每石米4.4亿元,买1粒米要130元1石=10斗,1斗=10升) 4、1949年,国民党政府发行“银元券” 5、各解放区发行的是不可兑换的银行券,分散、不统一二、建国后的货币制度,我国是纸币本位制,纸币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 1955年3月1日,发行了新人民币,并按1:10 000的比例无限制、无差别的收兑全部旧币,同时建立起辅币制度我国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1、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单位是“元”,元是本位币(即主币),辅币是“角”、“分”人民币符号是¥,元的拼音y加二横而成 无限法偿能力,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金银和外汇不得在国内商品市场计价、结算和流通 3、由中央政府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掌管人民币的发行 4、人民币的发行有多重保证 流通的需要——物质基础;政府行为;足额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可以平衡国际收支 5、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6、人民币是可兑换货币三、香港的货币制度,1、港元为香港的法定货币。
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是发钞银行 “一国二制”,在香港,人民币是外币;在内地,港币是外币 2、港币单位为“元”,用HK$表示 3、港币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即1:7.8 4、无外汇管制 港币可自由兑换,外汇、黄金、证券、期货市场完全放开,四、澳门的货币制度,1、澳元为澳门的法定货币 中国银行、大西洋银行为澳元发钞银行 “一国二制”,在澳门,人民币是外币;在内地,澳元是外币 2、澳元单位为“澳门元”,用Pat表示 3、澳元与港币实行联系汇率制,即1.03:1,五、台湾的货币制度,“台湾银行券”(1899.6.29)——台湾银行 “新台币(旧)”(1946.5.22)——新台湾银行 “新台币”(1946.6.15) ——新台湾银行 1961.7.1,台湾“中央银行”复业,但仍委托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各国/地区官方储备排名(亿美元) 1.中国内地 24,543 2010年6月底 2.日本 10,635 2010年7月底 3.俄罗斯 4,745 2010年7月底 4.台湾 3,701 2010年7月底 5.韩国 2,860 2010年7月底 6.印度 2,842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