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溴化阻燃剂危害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62KB
约6页
文档ID:480904299
溴化阻燃剂危害_第1页
1/6

常规ID:6名称:漠化阻燃剂EnglishName:Polybrominated biphenyls(PBB's)分子式:相对原子质量/分子量含量限值:1000 ppmCAS编号:主要来源:漠化阻燃剂(BFRs)是在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工业化学制剂,种类繁 多近几年,在环境生物体内检测到几种BFRs,如多聚漠化二苯醚 (PBDEs)、四漠双酚A(TBBPA)及其衍生物、六漠环丙烷十二烷 (HBCD)、多漠二苯联苯(PBBs)等主要用途:漠化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ndants, BFRs)是普遍使用的 工业化学制剂,被广泛用于印刷电路板、塑料、涂层、电线电缆及树 脂类电子元件中理物理性化性 质质:化学性质:电子废物*电子废物:毒性特性毒性特性:漠化阻燃剂对哺乳动物和人的毒性大部分BFRs具有较高的持久性和亲脂性,并且容易在人和动物体内 累积,会对婴幼儿产生不利影响在世界部分地区的母乳匕中发现 BFRs,其在美国母乳中含量最高,其危害主要有:(1)长期接触BFRs 会妨碍大脑和骨骼发育;(2)在被焚化处理时,会释放出漠化的二英 和吠喃,这两种物质很容易诱发癌症;(3)危害内分泌系统,影响激 素在体内的平衡[4]。

1.1 PBDEs的毒性1.1.1 PBDEs对哺乳动物的毒性PBDEs产品主要包括5-BDE、8- BDE、10-BDE,分别占全部 PBDEs 产品的 12%, 6%和 80%5-BDE 主 要影响神经行为的发育[5- 7],如小鼠的幼鼠口服0.6〜0.8 mg/kg 5-BDE,可导致行为习惯、学习记忆和自发性运动活性的损伤尽管 缺乏5-BDE与甲状腺激素的剂量-效应关系,但在口服0.8 mg/kg 5- BDE时,可见小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8];用管饲法给雌性大 鼠及其幼鼠服用10 mg/kg 5-BDE,也可见甲状腺激素下降[9]8-BDE主要具有胚月胎毒性及致畸性,可引起大鼠、小鼠和家兔体重下 降、延迟骨化、弯肋、软骨、后肢畸形等°10-BDE可引起成年大鼠 甲状腺增生、肝扩大、肾脏玻璃样变性等1986年,国际毒理学规划(National ToxicologyProgramme, NTP)的报告指出,10-BDE 对 大鼠和小鼠均具有致癌性大鼠口服10-BDE[1 200〜2 500 mg/( kg?d) ]13周,可观测到肝脏腺瘤和胰腺腺瘤发生率的提高; 尽管剂量相关性不是很明显,小鼠口服10-BDE[3 500和7 000 mg/(kg?d) ]13周,肝细胞腺瘤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提高,并且甲状腺 滤泡细胞腺瘤和滤泡上皮细胞癌的综合发病率也轻度提高。

1.1.2 PBDEs对人的毒性关于PBDEs对人体的影响及其在人体中的毒 物代谢动力学的报道较少在西方国家,人体血液中检测到PBDEs, 但不能确定所检测到的PBDEs水平是否能引起对人体的损害可见,对PBDEs的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例如其他PBDEs与10-BDE 的致癌性的比较,PBDEs对生殖和免疫方面的影响,5-BDE神经毒性 的机制等1.2 TBBPA及其衍生物的毒性1.2.1 TBBPA对哺乳动物的毒性TBBPA对实验室动物的急性口服毒性 较低,对大鼠、小鼠的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0、5 g/kg, 对家兔皮肤染毒的LD50大于2 g/kgTBBPA对实验动物不具有致敏性只有当对家兔以2 500mg/kg TBBPA 进行刮痴时,可见家兔皮肤出现轻微红斑体外实验可见,TBBPA是 人类甲状腺结合蛋白(TTR)的一个有效黏合剂,比甲状腺激素(TTR 配体)结合力高10倍但Meerts等研究的TBBPA[2 000mg/( kg?d)]对小鼠甲状腺激素影响的体内模型却没有观测到甲状腺 激素水平的变化这种体内、体外作用的不同可能是毒物代谢动力学 方面的问题有体外研究结果显示,TBBPA可原发性地改变生物膜的渗透性,导致 人红细胞溶血和大鼠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在亚急性和慢性暴露的研究中,小鼠口服TBBPA [2200mg/( kg?d) ]4周,可导致体重下降、脾脏重量增加、红细胞浓 度降低、血清蛋白浓度降低、血清甘油三酸酯降低等改变大鼠口服 TBBPA[250 mg/( kg?d) ]1〜4周,可见轻微的肾损伤(主要是尿中 肾脏上皮排出增加)关于TBBPA的致畸性,在动物实验中没有发现有研究显示,高剂 量组[妊娠6〜16 d的雌鼠以10 g/ ( kg?d) 口服TBBPA]中,5只 大鼠中死亡3只,说明尽管没有观测到TBBPA的致畸性,但TBBPA 对子代还是有严重影响的另有研究显示,对妊娠10〜16 d大鼠进 行TBBPA染毒,可观测到胎鼠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水平显 著提高,而雌鼠体内TSH水平没有改变,母体和胎儿T3、T4水平也 没有改变1.2.2 TBBPA对人的毒性关于TBBPA对人的毒性影响的资料很少,只 有1个关于TBBPA对人的皮肤致敏性刺激实验,研究结果显示,54 个志愿者均没有皮肤敏感性刺激1.2.3 TBBPA衍生物的毒性关于TBBPA衍生物的毒性研究非常少关 于它们的理化性质、产物和用途、环境运输等资料都很缺乏,几个关 于TBBPA衍生物毒性研究的实验(急性毒性实验、致突变实验)也 均是阴性。

1.3 HBCD的毒性1.3.1 HBCD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在动物实验中,HBCD经口服给药后, 在脂肪组织中累积,并可在多个器官中被检测到,还发现几个未确定 的代谢产物Chengelis[23, 24]给大鼠口服HBCD[100mg/( kg?d) ], 90 d后,发现大鼠发生肝脏重量增加、纤维增生、 脂肪变性、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下降等改变Zeller等以HBCD[500 和2 500 mg/( kg?d)]喂养大鼠,28 d后,可见大鼠甲状腺增生和 卵子发育抑制在1个HBCD对18个月小鼠的致癌性的研究中,中 剂量组[130 mg/( kg?d)]发现显著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如坏 死、脂肪浸润、病灶集中点的改变和肝细胞的肿瘤;低剂量组[13 mg/( kg?d)]和高剂量组[1 300 mg/( kg?d)]的肝脏病理改变不显 著,说明HBCD有致癌性,但没有剂量相关性1.3.2 HBCD对人的毒性在斑点检测(10%的HBCD作用48 h)中,没 有诱导人体皮肤出现反应1.4 PBBs的毒性1.4.1 PBBs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恒河猴对PBBs的毒性最敏感,以1.3 〜300 mg/kg PBBs长期喂食恒河猴,会出现体重降低、毛发减少、 皮肤损伤、浮肿等症状。

有研究显示,低剂量反复暴露于PBB可导 致大鼠肝脏重量增加、体积增大、肝细胞膨胀、内质网增殖、肝细胞 坏死等形态学改变,还可导致大鼠胸腺重量降低、体积减小等萎缩性 改变长期体外毒性研究发现,PBB可导致肝脏肿瘤,大鼠和小鼠分 别以0.5、5 mg/ ( kg?d)暴露于PBB2 a和18个月,肝细胞癌的 发病率极高PBB对生殖也有不利影响,如以PBB[0.01 mg/(kg?d)]喂养恒河猴12.5个月,可观测到其幼仔生育能力降低1.4.2 PBBs对人的毒性PBBs对人的毒性研究主要源于1973—1974 年发生在美国密西根州的灾难,当时PBB被不经意地添加到动物食 物中,造成当地被PBB严重污染密西根州公共卫生部在污染和未 污染农庄做了大量调查,在污染区人血清中检测到PBB,但没有报导 血清PBB水平与症状之间的阳性联系《漠化阻燃剂的毒性研究进展》李燕,霍霞,徐锡金1、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GC-MS法)① 适用范围:塑料部件及电子元件中PBB、PBDE阻燃剂的定量分检 测 方 法实验室检测方法:析② 仪器:台式气质联用仪③ GC-MS法是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定性定量测试的常见方法, 广泛运用于各种有机毒害物的残留分析项目。

5、液相色谱法(HPLC法)① 适用范围:塑料部件及电子元件中PBB、PBDE阻燃剂的定量分 析② 主要仪器:液相色谱仪;③ 技术特点:适用于十漠联苯和十漠一苯醚等难挥发性阻燃剂的测 试,弥补GC-MS法的弱点其他检测方法:备注备注:其他信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