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分析示例 学会参考“学习倡议〞,把握文章重点永远执着的美丽》以课题“永远执着的美丽〞作为突破口但是,课题里的三个词语“永远〞、“执着〞和“美丽〞,哪一个才是文章要讲的重点呢?很明显应该是“美丽〞因为文章有一句话点明了这一点:“〔我〕忽然发现,这位享誉世界、功勋卓着的杂交水稻之父的横空出世,竟然和美丽有则直接的关系〞而课文后面的“学习倡议〞也暗示我们,“美丽〞是贯通全文的线索,是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文中反复使用‘美丽’这个词语,请说说‘美丽’和袁隆平的一生有着怎样的联系?〞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美丽〞,而把“执着〞作为答题重点当然,这样做也是不无原因的,因为“执着〞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可以很好的用来分析文章中对袁隆平的描写所以对“美丽〞的理解就被简化为“美丽=执着〞了 则“美丽〞是不是仅仅等于“执着〞呢?再仔细看看“学习倡议〞给我们的暗示,仔细分析袁隆平的一生,我们发现,“美丽〞应该是有着好几层的含义: 一、少年时,观赏美丽,建立幻想〔5~8节〕:6岁的袁隆平在参观园艺场时,被“满院里郁郁葱葱〞、“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吸引,他觉得“那一切简直是太美丽了〞。
这时的“美丽〞,指的是色彩的缤纷鲜艳 二、成年后,发明美丽,实践幻想〔9~12节〕:袁隆平来到农村后,“把童年的憧憬蕴藏心底,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文章详细介绍了他怎样不辞辛苦历经磨难,他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和科学的力量去发明美好〞这时的“美丽〞,指的是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成功后,收获美丽,实现幻想〔13~15节〕:这一局部内容有三节一节讲袁隆平科研成果的发表;一节介绍杂交水稻的推广和获得的成功;一节介绍袁隆平取得的辉煌、荣耀和地位这时候,“美丽〞又是与“成功〞、“荣誉〞相依相随四、现如今,新的幻想,与美相随〔16~21节〕:最后一节对“美〞用了一个新的词语“淳美〞什么是“淳〞?“淳〞就是“醇〞,是“酒味的醇厚、纯粹〞淳美〞就是“大美〞,是一种朴实无华,但却无可比较的美它不是视觉感官的刺激,也不是道德情操的自我追求,更不被世俗的评价所左右功成名就之后,袁隆平又有了一个幻想,他幻想着“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则高,穗子像扫把则长,颗粒像花生米则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这幻想,当然没有少年梦里的五彩缤纷,但是更实在,更有价值,这价值就在于他毕生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孜孜以求。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美丽〞,我们可以认为,“美丽〞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是对生命的孜孜以求,是去执着地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 学会解读文字背后的信息 “〔袁隆平〕前前后后共检查了14000个稻穗〞14000个稻穗,意味着什么?学生想到的可能只是稻穗的多,从而反映袁隆平工作的辛苦、执着这还不够水稻大略高60~70公分,每一次检查,袁隆平都必须弯下腰去,检查14000个稻穗,就是14000次弯下腰去一般人弯着腰几分钟就腰酸背痛直不起身子,14000次弯腰,这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和艰难?袁隆平检查水稻是为了获得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花很小,雄花的花蕊、花柱就更小,每次检查都要去着放大镜仔细察看他检查了1株,没有;他检查了10株,没有;100株,没有;1000株,没有甚至检查了10000株,还是没有到底世上有没有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靠这样的检查有没有获取成功的可能?常人或许已经放弃,把目光和希望投向别处;可是袁隆平却坚持了下来,直检查到14000株,终于发现了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14000株的背后,除了汗水和艰辛外,还包含着多少信心、信念和绝不放弃的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