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南京工业大学设计说明(精)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9页
文档ID:393132656
南京工业大学设计说明(精)_第1页
1/9

南京工业高校江浦校区规划设计说明工程概况为了适应我国教化事业,也依据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学院确定在南京市江浦区筹建新校区新校区位于浦口区东侧,前临长江,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老山森林公园,东靠珍宝泉风景区,西邻海军工程高校、南京审计学院,东南与市区隔江相望规划用地面积200公顷建设规模依据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趋势和各区的面积、地理位置、现有功能,江浦校区定位为学校本科生教化教学基地,以本科生教学功能为主新校区将满足22000名本科生,1000名探讨生,1400名专职老师、300名教铺、行政管理人员等的学习、生活须要新校区将建成在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现代化高校一、规划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特色显著、适度超前首先要体现现代化,校内建筑的设置要具有前瞻性,符合21世纪高等教化体制与现代教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校区的校内环境要依据“生态型、园林式”的规划要求,充分依托浦口区独特的资源,体现“人在楼中,楼在林中,校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规划意境形成学院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体现我校“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特色和以工为主,工理结合,人文管理共同发展的办学特色二、总体规划构思敬重基地中的山形水貌及四周自然环境,听从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致要求。

动静分别,疏密互见,内外有别而又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反映教化民主化趋式的自由式校内布局,强调意境创建上的内聚性体现生态环境,反映人文精神,纯净高雅的山水学林氛围人流车流分别,高效便捷的路网结构聚散合适,适度聚集,形成建筑布局的关联性线性骨架弹性生长,分散实施,相对完整,逐步成型的操作模式三、规划设计原则自由式的校内布局自由式的校内布局,反映教化民主化趋势,强调意境创建上的内聚性规划以“集成、优化”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置宜,功能分区完整配套,留有余地,起点要高,适度超前,体现特性,整体协调,主色调明快,活泼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结合山、水、绿、路,以多层为主,高层为铺,利用地形,给人以步步向上,进入最高学术殿堂的意境,功能结合与标记性建筑相结合,形成生态型、园林型、数字化、现代化,具有特色,风格新型的高校校内校内分区按功能划教学试验区、学生生活区、老师生活区,文体活动区、外事接待区、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实习及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区教学试验区是分别位于校区的中部,由一条主轴路贯穿,包括文化广场和信息中心及图书馆学生生活区位于新校区的西边,由主轴路和教学试验区分割,既便利学生学习又不影响生活。

文体活动区主要位于学生生活区的西北部位于东北部的老师生活区内活动中心和商业服务各功能区建筑以及环境设计具有特色和特性,整体协调,强化了依景而建、建筑融于生态园林的理念,其中突出的“亮点”是可以具有标记性的建筑(或组团,同样是具有特性开放的空间校内建筑风格简洁、明快、新颖 、和谐、现代,格调与基调统一又富有变更,与原有的建筑有机统一,体现现代校内高雅、庄重的气息绿色校内的设计意念,是将校内布局依山就势,到处成景,建筑错落有致的生态校内结合校内原有的水面,规划和利用校内水域,打造校内水景观运用了水系、绿化、山坡、森林等,创建既开放又围合的校内水景观环境,给校内增加了动感和灵气创建聚散有致,纯净清雅的环境特色,营造山林学水的绿色校内意境新校区分期建设并且周期较长,将来科学的交叉重组以及学校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规划在制约中有确定伸缩的可能,使得校内发展均衡有秩、有机统一,而且一期完成后有相对完整的校内形象和环境特征,二、三期施工建设对一期校内干扰较小规划中留有余地使得校内的将来可行三、给排水1. 设计依据设计规范(1 方案设计文件(2 建筑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图(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 给水规划(1 水源:以市政给水管网为水源,拟从市政给水管网各引一根DN150的供水管与校院内室外给水管网成环,在环网管适当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确保校院生活消防用水。

2 生活用水量:用水量标准:学生按200升/人日计;教职工60升/人日;食堂30升/人日;学生浴室150升/人次:道路、绿化4升/人日及其它公共建筑等用水全校区生活总用水量3500 吨/日3 供水方式:由于校院内高坡地形位于校区内建筑物最高点,规划在高坡上设2000吨高位水池,由水池向校区供生活、消防用水校内内室外给水管网生活、消防合用,并确保其它用水达到最大用水时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3. 消防规划(1 消防用水量:校院室外消防用水量按20 h秒计,火灾延续时间三小时,室内消防用水量30升/秒,火灾持续时间二小时,自动喷淋系统30升/秒,火灾持续时间一小时.总消防贮水量540吨2 消防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消防龙头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室内消火栓系统均由高位水地供应,室内消防管和生活管分开设置3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间距不小于120米,并设有消防结合器部位,距接合器15~40米内设置室外消火栓4 校院内建筑物体积大于 5000㎡的公共建筑、学生公寓等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箱内配备DN65消防龙头、水龙胶带25米及19毫米直流水枪,箱底部设4只MFA-4手提式磷酸技盐干粉灭火器。

5 各楼宇如不设室内消火栓的均按消防规范要求设置手提式磷酸按盐干粉灭火器6 设有集中空调建筑均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每个建筑物每分区均设水力报警阀及水流指示器4. 污水规划依据甲方供应资料,校区内污水收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然后由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1 污水量确定:校区内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学生宿舍及公建的卫生间排水,取0.9的排水系统,则校院污水总量3150吨/日2 排水体制:校院内接受雨、污水分流制的排水体制,结合地形,分三块进行排放四、供温煦通风1. 技术标准与规范:(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整设计规范(GBJ19一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4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第M版(5有关设计手册2 工程概况(1 建筑类型:学校(2 建筑面积:400000m(设置中心空调建筑面积7 WW,设置集中供暖建筑面积350000 m²(3 集中空调总冷负荷:8554KW,集中空调总热负荷:7000KW(4 集中空调冷耗指标: 0.116KW/hn,集中空调热耗指标:0.1KW/ m? (5 集中供暖热负荷:1700KW,集中供暖热耗指标:0.076KWha。

3 系统设计和内容(1 集中空调设计:行政楼、专家服务中心、体育馆、图书馆均接受集中空调系统,系统方式接受全空气定风量低速风管系统或风机企管加新风系统2 集中供暖设计:校医院、基础教学楼、体育馆、学生餐厅、教工宿舍、学生宿舍、设备用房均接受集中供暖系统供暖方式:学生餐厅、设备用房、校医院接受上供下回同程式双管系统,基础教学楼、教工宿舍、学生宿舍接受上供下回同程式单管顺流式系统.4 冷源与热源集中空调冷热媒参数:(1冷媒参数:空调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12℃2热媒参数: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60℃/50℃集中供暖热媒参数: 集中供暖热水供国水温度:95℃/70℃冷热源设备选用:(1冷源设备:接受3台270KW/台离心式冷水机组,用于夏季集中空调2热源设备:城市热网供应一次水,热媒参数为130℃170℃,经热交换后,二次水热媒参数为95℃170℃.(3冷源、热源设备设置在设备用房内五强电1 设计依据 (1《35-l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7 上海市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DBJ08-47-95(本规范暂缺国家标准2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本工程为教化城,主要由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群、科技中心、体育馆、办公楼、试验楼、学生宿舍和公寓、学生食堂、校医院、专家服务中心等组成,总建筑面积约42.1万平方米.其中宿舍及重要用电设备主要食堂、体育馆、校医院按二级负荷供配电设计,重要试验室、计算中心按一级负荷供配电设计,其余动力、照明、空调按三级负荷供配电设计。

为满足本工程供电要求,应由旁边城市电网两个上一级交配电站分别引一路35KV独立电源双回路同时供电3用户变配电系统在校内北区中间地带设置35KV/10KV总降变电站(5#站,35KV电缆埋地敷设,总用电量为11.8MVA(N40VA/㎡估算.总变电站设置两台6.3MVA带有载调压干式变压器或硅油变压器,设置相应的高、中压配电柜,高、中压均为单母线分段运行,高、中压均设母联开关校区内分区设置6座10KV/0.4KV变电所(其中5#10KV站与35KV站紧邻设置,设置状况如下表,10KV电源由校区35KV10KV变电站(5#站供应两路独立电源10KV变电所设置相应的中、低压配电柜,正常时中、低压均为单母线分段运行,中压不设母联开关,低压设母联开关,故障时投入低压母联开关,供全部一类负荷及部分一类负荷用电.4 电力线路的敷设校区内10KV及380V电力电线均实行电缆在电缆沟敷设或埋地敷设,以提高供电线路的平安性、牢靠性、改善校区内境观5 电信规划(1 依据校区建筑面积、功能须要,校区内设总机站,电信部门供应LGBC -08一根,光缆引入机房,以传输语言、数据、图像2 电信电缆走向与敷设方式:校区电信电缆直埋敷设送至各用户点,近用户点设电缆井。

3 校区内各类管线布置应满足规范要求伊距,直埋电缆覆土层应考虑在冻土层以下,必需大于0.7米,若不能满足覆土和净距时,必需采限加固处理措施强、弱电线路分测设置,10KV与380V的电力电缆分层设置.(4 学校图书馆设一光端机房(与第一条中的总机站可合并,作为校内网的数据交换中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