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青岛导游词15篇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42KB
约32页
文档ID:438650834
2023青岛导游词15篇_第1页
1/32

2023青岛导游词15篇 青岛导游词1  【青岛概况】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地理位置[环镜]得天独厚,东有崂山,西有平原,北揽大泽,南接黄海,下辖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和即墨、莱西、平度、胶州、胶南5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人口703万,壮美的山峦,迷人的海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青岛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青岛素以气候宜人而文明遐迩因其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又濒临大海,受海洋气候调节作用,当南方酷暑之时,青岛却凉爽如秋再加上碧浪金沙绿树红瓦,实在是一处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这里夏季的平均气温23摄氏度,最热的8月平均气温仅为251摄时度,因此,青岛的夏天是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季节当然,也把在坐的各位吸引来啦  【栈桥海滨】  朋友们,前海栈桥是青岛的象征我们漫步于栈桥海滨,可见青岛湾形如弯月,栈桥似长虹卧波,回澜阁熠熠生辉所谓“长虹远引”,“飞阁回澜”所指即此远处,小青岛小巧如螺,岛上树影婆娑,绿荫浓浓,一座白色灯塔亭亭玉立小青岛既是青岛名字的来由  海湾的堤岸处是景色如画的栈桥公园,园内青松覆盖,绿草如菌,藤绕长廊,鲜花绽放。

园内有很多椅子专供游客休息由公园正中突入海内的前海栈桥,北和中山路相接,向南一直深入青岛湾深处,尽头的回澜阁,翘角飞檐,别致非凡栈桥的历史已超过100年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奉命驻兵青岛后,先在青岛村(今人民会堂处)修建总兵衙门,然后在前海处搭起一座长200米左右铁木结构的简易码头,当时只供军用,名字就叫栈桥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为运输来自欧洲的军需物资,将栈桥加以扩建桥身延长到350米,北段用石头砌成,水泥铺的表面,南段下立钢制桥梁,上铺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后来,大港码头(今青岛港)建成,栈桥就不再作码头之用,开始向游人开放1923年桥的北端两侧辟为公园,成为青岛著名的旅游景点1931年9月青岛市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延长至440米,桥宽8米,桥墩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水泥铺面桥南端增加一个三角形防波堤,堤上建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回澜阁”,阁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阁内为二层环行厅堂整个工程到1933年4月竣工,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胜景  栈桥西侧湾内,两端礁石突起,中间为一沙滩,沙质细软,是青岛第六海水浴场在浴场西边,现代化气息的大楼林立,十分壮观那丰球似的珍珠建筑是海上皇宫,它是一个高级饮食娱乐场所。

这一带  【八大关风景区】  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游览的是青岛市著名的风景区——八大关风景度假区这里树木成荫,繁花似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尤以绚丽多姿的西式别墅最负盛名,因其汇集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亦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之所以叫八大关,是因为这里最初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马路,故称’’八大关’’这些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函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而这里的别墅有俄式、英式、法式、德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的建筑会使人目接不暇,也使不少电影工作者青睐这里优美的环境使八大关风景区成为中外电影,电视外景拍摄的“天然摄影棚”解放前的《劫后桃花》,《到自然去》等影片,建国后的《秘密图纸》,《苗苗》,《海上风暴》,《第二个春天》等40多部电影和《13号魔窟》《特快专递》等20多部电视剧都曾在这里拍摄外景大家漫步街头会觉得似曾相识,那一定是联想到某一个电影的镜头了  八大关风景区正面对的是第二海水浴场,它的东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岬角,花石楼就坐落于此处1932年,据说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罗斯富人在临海修建了这座海滨别墅。

它是一幢欧洲古堡式建筑,由于楼内由大理石贴墙面,楼外又砌鹅卵石,多年来人们一直称之为’’花石搂’’也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相传解放前,特务头子戴笠及当时的电影明星白光来青岛时曾在这里住过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号为黄海路18号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董必武,陈毅等都曾在此下榻陈毅元帅第一次到青岛时就住在花石楼,对青岛留有极深的印象他说:五四运动时就知道中国有个青岛,解放战争时期在山东打了许多年的仗,终于来到了青岛他还借来<胶澳志>>,详细阅读了青岛的历史,并写下了长诗《初游青岛》而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  在花石楼以西,有一大片褐色礁石群,这里海岸突兀,峭壁如同刀削,岸上遍植黑松这里曲径纵横,沿长长的石阶下去,便到了第二海水浴场解放以后,我国许多领导人都曾在这个浴场畅游过,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毛主席一生喜欢游泳,1957年在青岛时,曾经先后5次来到第二海水滨场游泳与毛主席一起游泳的还有江青、李娜、李敏、毛远新等毛主席喜欢仰泳,每次都要游一个多小时才罢休有时,他还会潜到水里很久,常令保卫人员虚惊一场在这里主席还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还在会上作了<<一九七五年夏季的形势>>的报告。

后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  【东海路雕塑一条街】  东海路绿化美化雕塑街是青岛市政府在1998年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东部海滨建起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东海部西起太平角六路东抵石老人旅游度假区,全长128公里,路宽44米,这里绿意盎然的树木和意韵悠长的雕塑是东海路成为一条全新的风景大道,被专家誉为“全国规模最大,品味最高的环境艺术长廊”,这里建成10多处园区共48座雕塑和众多园林艺术小品,可谓争芳斗妍,美不胜收  东海路西端一号园区内名为“天地间”的高大雕塑拉开了雕塑界的帷幕,作品采用现代艺术手法,用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手和足的组合,含蓄而生动地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主宰万物的能力,东邻12根高大雄伟的花岗岩石柱及浮雕故事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上面刻有四大发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文成和亲等历史故事,他们共同表现出“中华世纪长廊”这一主题,好了,朋友们,请大家细细的欣赏吧!  【五四广场】  朋友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青岛市著名的新城市广场——五四广场,在广场南北中轴线上,市政府办公大楼,隐式喷泉,点阵喷泉草坪,花坛,大型城市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及海上百米喷泉共同组成了充满生机,无比瑰丽的现代都市画卷。

五月的风”采用火炬的造型,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500余吨,是目前我国体重最大的钢质雕塑,作品以简炼的手法和简洁的线条,采用螺旋向上,腾空而起,充满动感的艺术造型和火热红艳的颜色,表现了由青岛的主权问题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点燃了中国人民新民主主义革命燎原烈火这一主题,令人震撼,激人奋斗,是青岛市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海上百米喷泉位于距堤岸160米处,每到傍晚时分,粗大的水柱连续喷涌,在彩灯的照射下,绚丽多彩,蔚为壮观,是五四广场最为诱人的一处景观青岛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崂山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之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太清宫坐山拥海,拥有“北国江南,世外桃源”的景色,天下无二,还有它的古树奇花,世之罕见  教崂山太清宫在先秦时期就被称为海上仙山,后被历史上称为道教圣地、道教发祥地等等这些称号说明崂山在道教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崂山太清宫自古以来就为道家所向往,据记载,自先秦以来到崂山游访传道、住持宫观的著名道长就有张廉夫、李哲玄、刘若拙、邱处机、刘处玄、张三丰、徐复阳、李志明、齐本宁、刘志坚、耿义兰、孙玄清等12位,其中,除张廉夫、刘志坚以外,其余10人均受过皇帝的敕封,可谓声名显赫。

  崂山太清宫是建立在我国一万八千公里海岸线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海滨道观,也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号称“海上名山第一”开山始祖张廉夫自公元前140年,初创太清宫,到现在已近有2150余年的历史几乎每朝每代都进行过修葺,至今仍保留着道教建筑的典型风格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宫道长须髯苍眉、精神嬵澹携一身修行人的道骨清风他告诉我们,宫后老君峰上的铜铸老子像高50米,由万斤纯铜铸成,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老子铸像随登山仰望,只见凌空而立的千古哲人,须髯飘拂,目光如炬,仿佛已参透世间万事万物的天理玄机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崂山太清宫仪门,太清宫居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老君峰居中,左为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依次而东,右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宫在峰下,大海当前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太清宫内生长着200多棵古树,棵棵都在千年风雨中修炼成圣成精横卧在山门一侧的“唐榆”,树龄已达1200余年,相传是唐末普济真人李哲玄亲手种植一千余年的.风雨挣扎,倒下的树身已虬曲如龙,时光的沧桑在树根处凝固成一圈叠一圈的“龙图”,而最终崛起的躯干又凌空而升,苍然成荫人们站在已被称为“龙头榆”的树下,心怀敬意地仰望18米高空的苍郁,虔敬地抚摩150厘米粗的树径,他们在仰望、抚摩中默默祈祷着命运的福音  最令人震撼的是那棵2150年树龄的汉柏,它流线型树身一色苍白,直矗云霄,恰似一位白发千丈的圣哲,阅尽千古风云汉柏相传为太清宫开山始袓西汉张廉夫手植,古柏中心已空在主杆一侧,一棵100余年的古藤凌霄蜿蜒而上,直达苍穹站在这走过了千年又千年的“古柏盘龙”的奇景下,任何孤寂的心灵也会被这千古生命惊醒,任何木然的表情也会在此绽放笑容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间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不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