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硅砌块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砂浆强度不符合要求1.原因分析〔1〕水泥质量不合格〔2〕砂的含泥量大〔3〕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4〕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5〕人工拌合〔6〕水灰比控制不好,和易性差〔7〕砂浆保水性差〔8〕砂浆品种与设计不相符,或掺外加剂后无相应措施上述原因将酿成砌筑砂浆强度低,满足不了设计的砌体强度,导致传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2.防治措施:(1)材料1)进场水泥必须有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其技术指标合格后 方可使用2)控制砂的含泥量,强度等级等于或大于 M5的砂浆,砂的 含泥量不应超过5%小于M5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 o3)外加剂必须具备产品技术说明和出厂合格证,弁经试验配合比合格前方能培植砂浆4)严禁在楼、地面上进展拌合2)拌制砂浆要有方案,做到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 浆必须分别在拌制后3h和4h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 过30 c时,那么必须分别在拌成后 zh和3h使用完毕灰槽中的 砂浆,使用过程中应经常翻动、清底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进展二次拌合3)要重视砂浆试件的制作,包括底模及其托模传的含水率、 试 件的插捣方式和养护。
4)砌筑砂浆的质量要求和试件的制作、强度等级评定要符合 现行标准的规定砌体几何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1 .现象(1)墙身的厚度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2)砌体水平灰缝厚度10皮传的累计数,不符合验评标准的规 a£o(3)混凝土构造的圈梁、构造柱、墙、柱胀模2 .原因分析(1)传的几何尺寸不规格(2)对传砌体水平灰缝不进展控制3)砌筑过程中未设皮数杆,挂线不准(4)混凝土模板刚度小,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构造胀模3 .防治措施(1)同一单位工程宜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传2)要正确设置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一般间距不超过 1520m, 转角处均应设立)严格控制皮数杆上的尺寸线3)水平和竖向灰缝的砂浆均应饱满,其厚(宽)度应控制在10m 左右;不得于8mm,也不得大于12(4)砌一传以上墙砌体必须双面挂线,砌一砌厚混水墙时采用外手挂线5)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将模具支撑结实;混凝土要分层浇筑,振 捣棒不可直接接触墙体组砌方法不正确1.现象(1)包心柱,里外皮传层互不相咬,形成周边通天缝2)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通缝和“二皮传〃,组砌形式不 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上述情况,将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原因分析(1)搭底排他不正确。
2)混水墙,无视组砌方法3)半头传集中砌筑造成通缝4)砖柱砌筑采用的是包心砖柱砌法5)没有按设置皮数杆控制砌砖层数而造成砖墙错层6)砌体留错槎错误施防治措1)控制好摆石专搭底,在保证砌砖灰缝 8-10mm的前提下考虑到他垛、窗间墙、柱边缘处用传的合理模数(2)混水墙的砌筑,要加虽对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砌筑时要认真操作,墙体中传缝搭接不得少于1/4传长;墙体的组砌形式 应根据砌筑部位的受力性质而定3)半头传要求分散砌筑,不得集中使用,一传或半传厚墙体严 禁使用碎砖头4)确定标高,立好皮数杆,第一皮传的标高必须控制好,与传层 必须吻合(5)构造柱部位必须留置马牙槎,要求先退后进,进退均为五皮 传O临时连续处留槎必须顺直,不得偏轴线施工洞口留置应距纵(横)墙500m 之处留置阳槎,弁应放置拉接筋和过梁水平或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合格1 .现象砌体砂浆不密实饱满,水平灰缝饱满度低于“规〃和“验评标准〃的规定2原因分析(1)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2)干传上墙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砌传法砌筑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综合上述将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能力3、防止措施(1)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必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 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2)砌筑用烧结普通传必须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 严防干传上墙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传法或“二三八一砌传法严禁铺长灰而使底灰产生空穴和摆传砌筑,造成砂浆不饱满4)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然后进展刮缝砌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差2 .现象(1)外墙转角处和楼梯间不同时砌筑;纵(横)墙交接处不留置斜槎2)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传,以及在梁和梁垫的下面摆放顺砖3)填充墙的顶层传和梁、板下部摆砌平传4)砖砌台阶的面上以及传砌体的挑出层中用顺传5)拉结筋的放置、长度、数量不符合规定3 .原因分析(1)外墙转角处楼梯间和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直槎2)承重墙的最上一皮传、梁和梁垫下面、传砌台阶的水平面 上以及传体的挑出层中(挑檐、腰线等,采用顺传,当上部承受载荷 作用后砌体失去稳定性3)填充墙的顶部和梁、板下面,摆砌平传,造成墙与梁和墙与板为活节点因为这种砌法打灰不能密实,导致填充墙稳定性和整体性差4)拉结筋设置的不准确,位置不对,长度、数量、弯钩的制作不 符合施工规定4 .防治措施(1)传砌体外墙转角、纵(横)墙交接处和楼梯间的墙体应同时砌 筑假设不能同时砌筑,在临时连续处应砌成斜楼,斜槎长度不应 小于高度的2/3。
2)承重墙的最上一皮传、梁和梁垫下面的传、台阶的水平面 上、传砌体中挑出层(挑檐、腰线等?部位,均应用丁传砌筑,以便 受力后能保证砌体的稳定性3)砖砌隔断墙和填充墙的顶部均应采用斜砌方式砌筑,弁应挤紧打严顶部列浆,砂浆应饱满密实4)按规定要求设置隔断墙和填充墙拉结筋砌体构造裂缝5 .现象(1)传体隔断墙和填充气混凝土框架往桌接触处产生坚向裂(2)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竖向裂缝3)在错层传砌墙体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4)顶层墙体产生水平和斜向裂缝(5)顶层墙体在楼的两端的外纵墙两间围出现水平或斜向裂缝o(6)顶层横承重墙体在圈梁以下墙体的端部两侧的上部出现正八字裂缝7)顶层山墙和前后纵墙上的女儿墙根部现裂缝6 .原因分析(1)砌体材料由于膨系数不同,收缩不均匀和伸缩量不同,受温 度差影响而引起的裂缝结合部砂浆不饱满或遗漏拉结筋导致开 裂构造裂缝将影响主体构造强度、使用功能和美观,损害构造的整体性和平安性,降低住宅使用寿命2)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的上宽下窄竖向裂缝 ,一般是由于窗 台墙与窗间墙载荷差异、 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 产生剪力,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造成3)房屋两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胀缩或其他因素而 产生推挤,形成在楼层错层处出现水平裂缝或在纵墙上出现竖向 裂缝。
4)楼两侧因温度应力大,砌传抗剪能力很低,故在窗洞上部出 现水平或斜向裂缝,特别是不按规要求设伸缩缝的住宅裂缝尤其 严重3、防治措施;(1)楼两端顶层的两间围在纵墙与承重墙交界处设抗震柱,外 墙与承重墙交接处增设构造柱,两间围砌体由圈梁以下 300mm处加2根(|)14冷轧带肋钢筋一道,具下相隔500m再加两道一样 的抗裂加强筋2)顶层由两端山墙或伸缩缝处向数的第四道承重墙开场,与外纵墙所有的结合部由圈梁以下300m处加2根中4冷扎带肋钢筋(一传半墙加3根)一道,其下相隔50mm加两道一样的抗裂加 强筋抗裂加强筋伸入横承重墙 2m,伸入外纵墙50mm 3)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的保温层厚度,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 时做好隔热层防止顶层梁板受烈日照射变化因温度而引起构造 的膨胀和收缩4)女儿墙因构造层后保温层温度变化或冻融产生变形,将女儿墙根推开而产生水平方向裂缝,为防止出现这一质量通病,铺设构 造层、保温层材料时,必须在构造层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 温度缝,弁用柔性密封材料镶嵌墙体渗水1 .现象(1)住宅围护墙渗水2)窗口与墙节点处渗水2 .原因分析(1)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出现毛细通道形成 虹吸作用;室装饰面抹灰厚度不均匀,导致收水快慢不均,抹灰易 发生裂缝和脱壳,分格条底灰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
2)门窗口与墙连接密封不严,窗口天盘未设鹰嘴和滴水线 室外窗台板高与室台板室外窗台未作顺水坡,而导致倒水现象3)后塞口窗框与墙体之间没有认真堵塞和嵌抹密封膏 或窗框保护带没有撕净,导致渗水4)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当3 .防治措施(1)组砌方法要正确,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坚持“三一〃砌传法2)对组砌中形成的空头缝应在装饰抹灰前将空头缝采用 勾缝方法修整3)饰面层应分层抹灰,分格条应在初凝后取出,注意压灰 要密实,严防有砂眼和龟裂4)门窗口与墙体的缝隙,应采用加有麻刀的砂浆自上而 下塞灰压紧;勾灰缝时要压实,防止有砂眼和毛细孔导致虹吸作 用假设为铝合金和塑料窗应填塞保温材料,缝隙封堵防水密封胶5)门窗口的天盘应设置鹰嘴或滴水线室外窗台必须低于 室窗台板弁应做好坡度利于顺水6)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应用原设计的砌体材料按砌筑要 求堵塞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