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考情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1.50KB
约30页
文档ID:58614305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考情_第1页
1/30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情分析考情分析主讲主讲: :张九海张九海 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三、各章重点题目预测三、各章重点题目预测 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试卷结构试卷结构    题型 题目个数 分值 总分 单项选择题 30 1分 30分 多项选择题 10 2分 20分 简答题 5 6分 30分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总计 47 100分 各章试题分布各章试题分布 单选 多选 简答 论述 总计 第1章 题目 6个 分值 6分 6分 第2章 题目 6个 分值 6分 6分 第3章 题目 4个 1个 分值 4分 6分 10分 第4章 题目 3个 1个 分值 6分 6分 12分 第5章 题目 6个 分值 6分 6分 第6章 题目 5个 1个 分值 5分 10分 15分 第7章 题目 3个 1个 分值 3分 6分 9分 第8章 题目 1个 分值 10分 10分 第9章 题目 3个 1个 分值 6分 6分 12分 第10章 题目 4个 1个 分值 8分 6分 14分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试卷特点与复习建议试卷特点与复习建议  (一)全面覆盖,全面复习。

  (二)单项选择题主要分布在1、2、3、5、6、7、8章,多选题分布在4、5、9、10章,4、6、9、10试题分布较多  (三)与样题有一定的重复:如:13、15、16、24、46总计14分以后对真题要认真研究和重视大家根据2009年1月份的试题,按照我的方法进行分析预测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试卷特点与复习建议试卷特点与复习建议  (四)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适度押题  (五)关于现实性题目  如2008年10月真题:  4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46.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六)牢牢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分清几个大的阶段,给知识定位,利于检索题目  1、风云变幻80年(1840年鸦片战争——1919五四运动)  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酝酿、准备以及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2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章 辛亥革命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2、翻天覆地30年(1919五四运动——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4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国民革命时期(1919五四运动——1927国民革命失败)  5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  6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日本投降)  7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3、辉煌成就58年(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07十七大)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  8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9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10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2007年17大召开)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七)实用学习方法指导  1、理清体系,把握总体(知识的定位、题目的检索)  2、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找好题眼  3、多找疑问,加深理解  4、关键词——联想记忆法  5、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6、借助图表,消除难点   7、模拟训练,把握题型 一、一、20082008年年1010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月考题的内容分布和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1、单项选择题的特点  (1)题量大,一般有30道试题,约占总题量的60%多,但分值小,每小题只有1分,30道小题的分值只占总分的30%。

  (2)覆盖面广,涉及指定教材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   (3)考核内容一般是本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主要是考核自学者的记忆、判断和理解能力   (4)单项选择题的得分率在四种题型中是比较高的,考生一般应该争取80%的得分率,即30的单项选择题,应该拿到24分   (5)大多有标志性语言:如:第一×,标志着,转折点所以读书要注意“题眼”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2、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审好题目:  (1)审好题干  (2)审好要求  (3)审好选项  三种解题方法:  (1)直接选择法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2)排除法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C ) A. 遵义会议 B. 七届二中全会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十一届六中全会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3)比较法  毛泽东在1927年8月中央紧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C )。

A. 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环节 B.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C.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 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不言放弃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的试题特点、解题方法  1、多项选择题实际上就是简答题  2、答案个数的不确定性,原来五选二个以上,现在四选二个以上  3、选错一个就不得分,增加了试题难度,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题  4、解题方法参见单项选择题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三)简答题的试题特点、解题方法  试题特点:  (1)题量和难度适中  (2)考查能力大体属于领会、简单应用层次  解题方法:  (1)一定要依照课本要点作答  (2)简答、简答;简单作答  (3)层次清晰、要点明确、条理分明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四)论述题的试题特点、解题方法  试题特点:  1、题量小,分值大  2、运用的知识点多  3、大多答案都在课本中,有些需要自己归纳  4、有些题目需要联系实际  5、涉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史实和理论问题。

  解题方法:  1、一定要依照课本要点作答,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发挥  2、内容要详细、充分论述  3、层次清晰、要点明确、条理分明  4、适度联系实际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主观题答题五化:  (1)层次化(分层次)  (2)序号化(加序号)  (3)规范化(学术语言)  (4)整洁化(字面)  (5)全面化(不留空白)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二、题型特点和解题方法 第一章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它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灾难?P5-11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P13-14(样卷)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之间的关系?P14-15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之间的关系?P15-16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屡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19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二章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28-29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哪些方面?P31  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内容和实质?P35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37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三章第三章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

P44(2008年10月简答)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胜利的意义?P46(2009年1月简答)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49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49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四章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的内容?P57(2009年1月论述)  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P60 (2009年1月论述)  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几个特点?P6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P64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P65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P72  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P73(2008年10月简答) 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八七会议的主要贡献?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P85  长征的伟大意义?P93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的表现是?P89  20世纪20年代晚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原因是?P90  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92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六章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怎样的深重灾难?P98  《论持久战》的内容和意义?P108  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P110  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的内容和意义?P1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P112(2009年1月简答)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容和意义?P114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115(样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P118(样卷)(2008年10月论述)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P11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P120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七章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P125(样卷)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P130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出现的新面貌。

P131(2008年10月简答)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原因?P131(2009年1月简答)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P140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P142  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142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P143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八章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P148(2009年1月简答)  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P153(样卷)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P15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P157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P160(2008年10月论述)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P166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九章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果?P171   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P172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理论贡献的主要方面。

P194(2008年10月简答)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哪些理论贡献?P195(2009年1月论述)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第十章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P199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伟大的历史性转折?P199-200   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其重要性?P201(2009年1月简答)  邓小平南方讲话的主要内容和意义?P214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P2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P2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24  十七大的主题和完成的使命?P227(样卷)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P227  十七大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P227  十七大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P22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来哪些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道理?P229(样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的主要表现。

P230(2008年10月简答)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三、各章重点、难点预测与分析 祝同学们考试成功!祝同学们考试成功!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