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十二课亭子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72KB
约4页
文档ID:461778645
新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十二课亭子_第1页
1/4

教学文档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十二课亭子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各类亭子的造型特点和建筑特色,并认识中国的名亭2.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家乡的亭子,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在画亭子的过程中激发对传统建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二、教材分析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丽,千姿百态,翼然卓立它不仅以自身独特的建筑造型点缀在妩媚多姿的园林风光中,还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景的好地方在亭子里,或倚栏注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古人有诗云:“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在一般生活中,亭子也是孩子们最常见的园林建筑,他们或在亭中游戏玩耍,或陪伴老人下棋聊天,早已感受到亭子带来的美与乐趣画画亭子、了解亭子作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想必也很有乐趣教科书在提供亭子图片及相关资料的同时,通过提问学生了解有名的亭子及特点,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及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观察、概括不同亭子的造型特点,明确创作要点,再提供学生作业,拉近学生的创作距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写生线描的方法画出亭子难点:线描线条疏密、结构等的处理四、教学设计课前打算〔学生〕黑色记号笔〔教师〕水墨长卷、写生台、黑色记号笔、透明胶片、范画。

教学过程.教学文档1.视频导人1)教师:在进入我们今天的新课前,老师想请大家来观赏一个小短片2)教师:在这个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人发觉有个出镜率很高的建筑?对了,亭子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非常迷人而又能典型反映中国文化艺术成绩的一种建筑特别是在中国园林中,亭子是最常见的景观,可以说是“无园不亭〞、“无亭不园〞今天,就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领会亭子的文化,感受它特有的艺术魅力2.观赏名亭1)亭子初建始于汉代其目的是为了休息、避雨,每隔五里或十里地便建一个亭子五里为短亭,十里为长亭在建筑上则比拟简单,四根柱子之上盖一个顶,下面置围栏,围栏上装有条板供人们小坐随着历史的开展,能工巧匠不断涌现,亭子作为点景建筑出现在园林中,亭子的建筑也日益繁复、精美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观赏中国古代的四大名亭,并想一想,它们为何会被称为“四大名亭〞呢?〔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湖心亭〕(2)小结:亭子本是一种有顶尤墙的建筑物,自古以来,凡有些名气的亭子多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 “四大名亭〞无一不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3.结构探究1)教师:今天老师把四大名亭这漂亮的景致搬到我们的课堂咀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亭子都有哪些根本结构呢?〔动画呈现亭子的三大局部:亭檐、柱子、基座〕(2)教师:下面你们可以 4 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有没有发觉它们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发觉细节的美〕小结: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亭檐、内顶、柱子和翘角。

看,还有很多造型.教学文档不同的亭子4.平面图1)教师:现在老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变成了一只小鸟,从空中俯瞰这些亭子,我发觉了好多规则的几何图形,有方的,有圆的,有五角、六角、八角、梅花、扇形,各种各样好,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好好看看,这个亭子的平面是什么几何图形?(2)教师:虽然从平面看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但在经过透视后它们又发生了变化5.教师示范1)教师:这么漂亮且有文化的亭子,老师真想来画一画!你们觉得应该先画什么?教师边示范边解说:我们先勾画轮廓,注意抓住亭子的造型特征〔可以从上往下,也可以从亭尖到基座〕,大轮廓画好后,再来勾勒细节,如里面的瓦片我们可以用线条的粗细、疏密、方向、形状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物体的质感、肌理和色彩当画面层次不清、拥挤不堪时,可以适当地进行点或黑白处理,点要点得随意,涂黑要均匀2)教师范作写生盒6.学生创作1)教师:观赏了那么多亭子,你们想画一座怎样的亭子呢?(2)作业要求:用线描的方法,你可以对四大名亭进行写生,也可以画画自己印象中家乡的亭子温馨小提示:今天老师为大家打算的不是白纸,而是透明膜,这种材质你就不能先用铅笔打底稿了所以,落笔之前请在脑海中慎重构思,注意用线肯定、流畅。

7.结束教学文档(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贴在以西湖为水墨背景的长卷上,透明膜上的亭子与背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2)小结:亭子,或小巧玲珑,或古朴壮丽,千姿百态在亭子里,或倚栏注视,或站立眺望,远近的景致尽收眼底,诚如古人云: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作业展示的背景〕五、教学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