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今言殊课件正式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9KB
约28页
文档ID:55171602
古今言殊课件正式_第1页
1/28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一、汉语语音的演变,1、声调的变化 古代:平、上、去、入 现代:阴、阳、上、去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江雪》,2、韵母的变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根据kai,lai我们应该判断出来此刻的“回”应该在古音中读huai,汉语语音的演变,再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⑤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词语的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单音节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简称“一个字一个词”两个音节以上的词称为多音节词),(1) 原单音节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节词 鼠; 兔; 斧 老鼠 兔子 斧子 (2) 在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节词。

照; 赠; 弃 照耀 赠送 抛弃 (3) 原单音节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节词所替代 伐; 川; 股 攻打 河流 大腿,2、词语的词义变化,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江、河 古代专指长江、黄河 哭 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菜 古代专指蔬菜,今包括肉类词义缩小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缩小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缩小 丈夫 古代泛指男子汉,现在专指女子的配偶 金 古代指金属的总称,今专指黄金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牺牲 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走 古义为“跑”、“逃跑”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谤 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1、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2、沛公居山东时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5、古之学者必有师 6、先帝不以臣卑鄙 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8、天下云集响应 9、丈夫亦爱怜其子女乎 10、暮去朝来颜色故,3、词语的消长变化,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社会生活方面 (a)政治方面:和谐社会、三农问题、 保先教育 (b)经济方面:经济特区、红色旅游、 白领 (c)文化方面:素质教育、超级女生、 拜金主义,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代表着先进和高效,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 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词汇,共约万个科学技术方面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 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国际用词方面 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反恐 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新的城市名称 “韩国首都“Seoul”的中文名称2005年1月19日正式从“汉城”改为“首尔”,叫了这么多年的“汉城”,就要从中国的文件中消失了。

层出不穷的新词,外来词 雪碧、坦克、曲奇、沙拉、巧克力、萨其马、 摩托、 沙发 、可乐、马甲等 网络语言 恐龙——长相不好 有木有——有没有 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 我闪人——我先走了,4、词语的替换变化,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语言表达:面——脸, 目——眼,口——嘴,三、语法的变化,1、语序的变化 古汉语句子中词语的顺序跟现代汉语比较,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 B.古之人不余欺也语法的演变,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语法的演变,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语法的演变,二、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语序 1.赵急,请救于齐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3.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有什么,愁什么,干什么,我能和谁一道呢,一、翻译下列各句中划线的部分 1.何有于我哉?( ) 2.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 3.王曰:“何为者也?” ( ) 4.微斯人,吾谁与归?( ),语法的演变,三、综合练习: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不省所怙, 惟兄嫂是依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相与枕藉乎舟中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语法的演变,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语法的演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