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CT窗口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35KB
约4页
文档ID:431914502
CT窗口技术的选择与应用_第1页
1/4

CT窗口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近几年,CT机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CT与普通X线影像不同,它是数字化重建图像分析数字化重建图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窗口技术窗口技术是指利用调节 窗宽和窗位而得出对比度清楚的优质图像,如果窗宽、窗位调节不当,就不能充分显 示器官组织结构和毗邻关系,甚至会使病变被掩盖、遗漏,而有些病变因其大小、形 态、位置、密度和演变过程不同,有时即便是常规的窗宽、窗位也显示不出来因此, 如何正确运用窗口技术,以获得使病变部位明显呈现出来的清晰图像,是提高CT诊断 符合率的关键现将我们在窗口技术选择与应用方面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1如何设定窗宽窗位一般CT机可显示的CT值范围为-1000〜+1000共2000个密度等级,而人的肉眼仅 能识别16个灰阶,若把2000个CT值分成16个灰阶,贝U :2000m16=125 (HU)此式 说明,如果不同组织的CT值的差异125HU即在同一灰阶之中,人眼即无法分辨,而 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CT值有时仅相差几个(3〜5HU)这样就给分清病变带 来困难,因此极其需要把欲观察组织的CT值集中到人眼所能分辨的范围内,使图像黑 白(浓淡)度适宜窗口技术就是利用窗位和窗宽来选择感兴趣的CT值范围,并将其 转换成16个灰阶,而小于或大于该CT值范围的结构则变成全黑或全白[1]。

每一 灰阶的CT值范围为:窗宽-16,窗宽、窗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调节应协调 与匹配调节窗宽主要影响对比度,窗宽大,图像层次多,组织对比减少,细节显示差;反之,窗宽小,图像层次减少,对比增强,细节显示显示佳调节窗位主要影响图 像亮度,窗位升咼,图像变黑,反之变白CT图像是可以随意调制的,但这种调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检查不同部位、不同 组织需要调节不同的窗宽、窗位在日常工作中,因为窗位相当于所显示灰阶的中心, 所以应选在需要显示的组织CT值范围内,例如为显示肺,窗位应选在与空气相近的C T值,即-500〜-700,而对于显示纵隔结构,窗位应选在软组织的CT值,即30〜50 窗宽是指CRT图像上所包括16个灰阶的CT值范围,如窗宽为200,CRT图像上由1 6个灰阶反映200个分度,则每个灰阶等于200/16=12.5,当两种组织CT值<12.5时, 肉眼不能分辨出来;若窗宽为80,则每个灰阶等于80/16=5,这样,两种组织CT值相差 5以上即可看见这就是说,不同组织因为密度不同,X线吸收值就不同,所以窗宽和 窗位应灵活选择要想详细地了解和观察到所检查层面的组织结构细节,不但要有熟 练的调窗技术,还应熟知各部位的正常CT值,这样才能调制出满意的CT图像。

如脑 的CT值一般在+35HU左右,所以成人头部常规选择的窗位为35,窗宽为100但婴 幼儿头部受其年龄发育特点的影响,其脑质密度值远不如成人高,这样,用成人头部 的窗宽、窗位来观察,调制出来的图像浓淡(黑白)反差太大,脑质密度太黑,不能 仔细观察脑质结构而改用低窗位(窗位28〜30HU),窗宽相应增加(110HU)窗口 来观察,其脑质结构就对比的比较清楚,改变了小儿头部CT图像不如成人清楚的状况 又如,我们常发现临床具有典型的脑梗死症状和体征,但用常规窗宽、窗位观察却未 能发现病灶,改用高窗位(+50HU左右),低窗宽(80HU左右)观察,梗死灶往往 就能比较清楚地衬托出来,因为发病时间在48h以内的脑梗死,病变区的密度仅略低 于邻近的正常脑质,CT值一般在+30HU左右,低窗宽时,80/16=5,这样病灶与正常 组织之间的CT值就能对比出来因此,两种组织密度差别小的病灶适合用高窗位和低 窗宽来观察[2]同样,对肝脏采用窗宽100〜150HU,窗位70〜75HU,可以检 查出常规窗宽(200HU)、窗位(50HU)没有检出的病灶因为正常肝组织的CT值 为50HU左右,如果病灶的CT为40HU,两者相差仅10HU,100/16^6.1,150/16^9.4, 均在这个密度差范围内,所以病灶也就较清楚地显示出来。

如果窗宽为200,200/16=1 2.5HU,超出两者的密度范围,病灶会被漏掉窄窗宽只适用于两种组织间CT值相差 小的脏器,如果观察骨骼就不太适用,反而会掩盖病灶比如观察颅骨时就得用高窗 宽(1000〜2000)、高窗位(300〜500),效果较好,影像较清楚又如,观察小的 硬膜外、下血肿,常规窗宽、窗位时,可见局部颅骨稍厚些,分辨不出有无血肿此 时适当调宽窗宽和调高窗位,局部层次增加,范围扩大,即可明确分辨出小血肿和颅 骨的边界来2特殊窗技术的应用2.1双窗 双窗是指CT检查时将两者不同窗宽、窗位所示的影像同时显示在CRT上 或摄于同一胶片上目前许多CT都有双窗功能对于CT值差别较大的组织,使用双 窗技术,如胸部的CT检查,使用双窗可以在一张图像上同时显示肺组织和胸壁、纵 隔软组织,显示病变比较直观,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在胸壁、胸膜、肺、 纵隔联合病变时我们工作体会是双窗技术对于常规CT检查后诊断较困难的病例,是 一种有益的补充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双窗技术不能根据灰度来估计CT值,因为双窗 的第一窗和第二窗均用满灰度来表示,所以同样的灰度对应的CT值未必相同2.2反 窗反窗系利用视频反转功能将CRT上的图像变换为与正常图像相颠倒的反转图像。

许多CT机都有这种功能,但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少用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反窗功能可 以直接制作投稿用的CT片方法是:将CRT上的图像变换为反转图像并根据相片的大 小通过CT配带的多幅照相机或激光相机,用CT胶片拍照下来洗出扩印,然后经显影 定影处理即制成图像清晰、对比良好的投稿相片这种方法简便有效,不需要任何设 备,而且图像质量好,因为图像的各种条件如大小、窗宽、窗位、清晰度、亮度都是 从CT操作台上调至最佳,避免了使用手动照相机技术因素所致的各种失败,并且在图 上打标记或进行评价是相当容易和方便对于没有专门摄影室的基层医院,特别是不 会摄影的工作人员想制作少量投稿用的CT相片,尤为实用综上所述,熟练掌握调窗技术是照好一张CT片的关键,尽管现在许多CT机都设置 有显示不同组织的固定窗,如脑窗、骨窗、软组织窗、腹窗、纵隔窗及肺窗等,每个 窗都有相应的固定窗宽和窗位,但这些都是为了方便日常工作而设的标准功能[3] 由于人体和不同年龄段组织结构的差异,病理过程的千变万化,以及各种类型CT机性 能的差异,或同一CT机使用一定时期有所变化,同时机器的电流、电压、X线量等的 影响,还有各种类型的照相机、冲片机、胶片和冲洗药液的差异,故应经常单个调节 窗宽、窗位,使组织解剖细节和病理变化显示充分、细致、清楚。

适当使用一些特殊 窗技术(如双窗)可更逼真、更细致、更清晰地反映病灶改变,提高疾病的定位及定 性诊断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