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3.50KB
约14页
文档ID:458108332
构造地质学考试复习要点_第1页
1/14

精选文档 -----------------考试复习要点1、熟练掌握倾斜岩层地质界线的“ V”字型法则答:①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 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 但岩层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开阔记作“相反相同” (如下图左)②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 且地层倾角大于地形坡度角时, 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反记作“相同相反” (如下图中)③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同, 且地层倾角小于地形坡度角时, 则岩层界线的弯曲方向与等高线相同 地质界线的紧闭程度比等高线的紧闭程度大 记作“相同相同”(如下图右)2、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掌握各类型接触关系的含义答:岩层或地层间的沉积接触关系是指组与组或两个不同时代的地层的关系 是构造运动和地质发 展史的记录沉积接触关系基本上可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型整合接触: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连续沉积的新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指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可编辑------------- 精选文档 -----------------A 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地层产状彼此平行B.角度不整合接触 ;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以角度相交3、横弯褶皱作用: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褶皱4、断层的几何要素: 1.断层面:是一个将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借以滑动的破裂面 A.断层带: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 B.断盘: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5、构造窗:一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原地岩块,常常是较老地层中出现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较年轻地层6、飞来峰:在原地岩块中残留一小片有断层圈闭的外来岩块,常常是较年轻地层中出现一块较老地层7、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顺层断层: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存面滑动的断层枢纽断层:旋转量比较大的断层8、断层识别: 1.地貌识别:断层崖、 断层三角面、 山脊错断和水系改向 串珠状湖泊和奎地与带状分布的泉水 2.构造标志:构造线和地质体的不连续 构造强化带 :构造强化现象包括岩层产状急剧变化,节理化带,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小褶皱急剧增加以及岩石挤压破碎, 构造透镜体和各种擦痕 3.地层标志: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一层或部分地层的重复或缺失4.其他标志: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 岩相或厚度的变化 断层岩:是断层带中或断层两盘岩石在断层作用中被改造形成的, 是具有特征性结构, 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岩石9、如何确定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性质)的依据?可编辑------------- 精选文档 -----------------1.依据地层新老关系 :对于走向断层, 通常情况下,在地面上出现比正常层序更老地层的一盘为上升盘,比正常层序更新的一盘为下降盘。

但是,当地层、断层倾向相同且断层倾角较小时,则反之 2.依据牵引构造 :牵引构造弧形弯曲的凸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 .3.依据擦痕、阶步 :擦痕的浅细端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 .4.依据断层派生的羽状节理断层派生的 (张、剪)羽状节理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本盘的滑动方向 5.依据断层两侧的小褶皱小褶皱轴面与断层相交的锐角尖方向指向对盘的滑动方向 6.依据褶皱核部的宽度差异 :背斜褶皱:变窄盘为下降盘, 变宽盘为上升盘向斜褶皱:变窄盘为上升盘,变宽盘为下降盘10 、韧性剪切带:结晶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在韧性剪切带狭长的高应变带中,应变度比带外强很多,而带内剪切应变则中间高,向两侧逐渐减小11 、劈理:是指变形的岩石中能沿次生的密集平行排列的潜在分裂面将岩石分割成无数薄板或薄片的面状构造12 、面理:又称叶理或剥理,泛指岩石中的小尺度透入性面状构造面理可由矿物的分层颗粒大小的变化显示出来, 也可以由平行的不连续面、 不等轴矿物或片状矿物的定向排列或某些显微构造组合所确定13 、什么是阿尔卑斯式褶皱、侏罗山式褶皱?答:(1)阿尔卑斯式褶皱:是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合成的巨大褶皱 (分为复背斜、 复向斜或复式背斜、 复式向斜)。

2)侏罗山式褶皱:是一系列连续发育的、规模相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的次级褶皱组合成的巨大褶皱(分为复背斜、复向斜或复式背斜、复式向斜) 14 、位态分类法和兰姆赛分类法各将褶皱分为哪些类型?可编辑------------- 精选文档 -----------------答:①褶皱的位态分类(里卡德分类)依据轴面和枢纽产状,褶皱在空间的位态分成七种类型见下表②等斜线的褶皱分类(兰姆赛分类)兰姆赛根据等斜线型式,把褶皱分成三类五型:I 类:等斜线向内收敛,内弧曲率较大又 细分为三个亚型:IA 型 等斜线转折端较短为典型的顶薄褶皱IB 型 等斜线各处长度大致相等且与褶皱面垂直为典型的等厚褶皱IC 型 等斜线转折端较长为一种顶厚褶皱这是 IB 型向 II 类过渡的型式II 类:等斜线互相平行且等长,褶皱层内外弧的曲率相等为典型的相似褶皱,也是一种顶厚褶皱III 类:等斜线向外收敛,外弧曲率较大为典型的顶厚褶皱14 、角度不整合接触分析法,是如何确定褶皱的形成时代的?答:(1 )若不整合面以下的地层发生褶皱,其上覆的地层未褶皱, 则通常褶皱形成于构成褶皱的最新地层之后,上覆在不整合面之上的最老地层之前。

2)此外,还可相关的岩浆岩体的同位素年龄来加以间接确定褶皱形成的时代 3)根据褶皱的重叠变形关系,分析褶皱的存在及各期褶皱的相对先后时代顺序可编辑------------- 精选文档 -----------------15 、什么是纵弯褶皱作用、横弯褶皱作用?答:纵弯褶皱作用是指岩层受到顺层挤压力的作用而发生褶皱 力学上亦称之屈曲 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作用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这种褶皱作用称作横弯褶皱作用16 、正断层、逆断层的主要组合型式答: A 正断层组合型式:①地堑和地垒②阶梯状断层③环状和放射状断层④雁列式断层⑤块断型断层B 逆断层组合型式:①叠瓦式逆断层②背冲式逆断层③对冲式逆断层④楔冲式断层块17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的一般特点答: A.正断层的一般特点:①断层面一般较陡, 大多在 45 0 以上,以 60 0 -70 0 最为常见;但大型正断层的向地下深处常常变缓②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相对不太强烈、 角砾棱角较明显, 超碎裂岩较不发育 表明断层带内通常没有强烈挤压B.逆断层的一般特点:①一般倾角较小,规模愈大推移量愈大的断层面愈平缓,且常呈波状起伏一些断层面较陡( 45 0 以上)的高角度逆断层,大部分发育在褶皱较为紧闭的地段,走向与褶皱轴的延伸方向平行;②断层带内岩石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常形成角砾岩、碎粒岩、糜棱岩等构造岩,以及揉皱和劈理化等现象。

一些角砾常呈透镜状 (称为构造透镜体)可编辑------------- 精选文档 -----------------C 平移断层的一般特点①断层面陡峻甚至直立 ②大型断层带内常常表现为强烈破碎带, 为密集剪裂带、角砾岩化带和超糜棱岩化带等18 、当推覆构造发育区遭受强烈侵蚀而露出下伏原地岩块时,如果是在一大片外来岩块中露出一小片原地岩块,称构造窗19 、如果是在一大片原地岩块上残留一小片外来岩块,称飞来峰20 、构造窗、飞来峰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答:构造窗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在一大片外来岩块(常为较老地层)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原地岩块(常为较新地层) 飞来峰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在一大片原地岩块 (常为较新地层) 中出露由断层圈闭的一小片外来岩块(常为较老地层)21 、了解韧性断层的主要特点答:① .韧性剪切带是结晶基底变质岩系中普遍发育的一种构造现象;② .岩石沿无数微细滑动面做微小位移,从而导致韧性剪切带两侧岩块的相对明显位移;③ .标志层通过剪切带时,常会发生方向的变化和厚度的改变;④ .韧性剪切带与周围岩石无明显的界线;⑤ .剪切带内的新生面理一般呈 S 型(常用 S 或 SS 表示),也常见平行剪切带界面的面理(常用 C 或 SC 表示),2 种面理共同构成 S-C 结构。

面理的发育程度和岩石的变形程度由两侧向中心逐渐增强;⑥ .剪切带中的矿物组分和粒度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22 、如何利用构造标志、地层标志判别断层的存在 ?可编辑------------- 精选文档 -----------------答:构造标志 :1.地质界线突然中断地层、矿层、岩脉、相带等界线的突然中断或错位,是断层存在的直接标志2.构造强化节理化带、劈理化带的突然出现; 擦痕和构造透镜体、 断层岩的存在的存在,都标志该部位为断层存在的部位岩层产状突变、 小褶皱的急剧增加、 岩石破碎程度的增强, 标志着附近可能有断层存在地层标志:走向断层的影响,在地面上常常造成地层序出现不对称重复和非区域性的缺失23 、断层岩划分为哪两个系列?答:(一)碎裂岩系列 (二)糜棱岩系列24 、 糜棱岩有何特点?答:糜棱岩的特点:1)颗粒细小(塑性变形动态重结晶的结果:细粒化亚颗粒 + 新生颗粒)2)条带状定向构造(固态流动造成的)3)矿物和颗粒常具波状消光、膝折、变形纹,以及拔丝构造、核幔构造4)位于一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