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表现行政效率低下在我国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职能部门都存在,其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是:① 政府机关庞大,职能交叉,机构重叠;②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少、质量低、服务差、周转慢;③ 办事程序过于繁琐,手续过于复杂;④ 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相互扯皮;⑤ 时间耗费多、公共资源浪费量大;⑥ 投入多、产出少、管理成本高;⑦ 腐败现象经常发生,公众满意度不高二.行政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 行政理论研究薄弱长期以来我国没有重视行政理论研究,同国外相比,研究机构的人员力量不足,研究水平相 对低下,进展滞后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我国行政机构建国后几次调整都没有消除机 构臃肿、部门林立、冗员过多、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行政理念错位、行政信念失 落、实用主义严重、提高行政效率的精神动力不足2. 行政法规制度不健全我国行政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法规短缺和制度效率供给不足制度本身是一种由政 府提供的稀缺性资源,制度配置优劣决定制度效率高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短缺的不是 资本、技术、人力、自然资源,而是高效的制度,缺乏有效组织配置各种经济、政治、科技、 思想等要素以实现行政效率增长的制度资源。
3. 政府服务社会化程度过低,服务的社会化效率补充不足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形成了“全能政府”、“无限制政府”的管理模式, 政府服务成本过高,所提供的则是量少、质低、价高的服务由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小 团体主义的泛滥,降低了服务的深度和服务的水平,严重妨碍了政府社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 率的提高4. 行政权力配置不合理,行政监督不力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结构性缺陷,集权与分权关系不够恰当,权力的良性运行失去合理的基 础一般来讲,权力结构状况不合理不科学,政府功能就会紊乱,行政运行失误等权力负效 应即会显现权力负效应表现为行政权力主体违纪违法使用权力,或对相关权力和权力利益 的不正当追求加之行政法规不够健全,行政监督无法可依,行政管理透明度不高,不利于 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监督行政主体在缺乏有效自律和他律机制的条件下,权力的使用和运行 就会扭曲走样,产生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等权力腐败现象,削弱和损害行政效率三、提高行政效率的对策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市场经济监管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对于行政效率影响最 大因此,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政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 府机构和人员编制,转变政府职能。
2. 继续精简机构和人员,加强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机构设置是使行政权力得以有效运行的组 织保证,也是影响行政成本、行政效率等要素的重要一环只有机构设置合理,才会收到精 简高效的目的国家在限制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编制时,需要适应编制法律,并且从财政拨款等方面加以财务控制没有财务控制的行政编 制是没有严格保障的3.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国家行政管理,这是保证行政管理正确有 效的一个基本环节要通过必要的参与决策的组织和决策工作的程序,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 和决策的民主化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加到重大行政的决策和行政管理中来,这既是动员 和组织群众所必须,也是保证行政决策和管理正确性的可靠依据4. 提高公务员素质,使他们成为业务精通、奉公廉洁、工作能力强、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密 切联系群众的好公务员行政人员是行政管理的主体和运作者,是行政效率的力量源泉人 是决定性因素,公务员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不断提高行政效率要努力做好人员编制工作和 挑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并且加强他们的在职学习,不断提高素质5. 实现办公自动化、现代化,这是提高行政效率十分必要的条件之一现代行政办公需要愈 来愈多、愈来愈快、愈来愈准确的各种渠道的大量信息;并且需要迅速地加以准确处理,而 办公自动化、现代化正是十分必要的。
6. 加强行政监督在我国政治体制下,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监督必须要全面、贯穿于行政权力产生和运行的全过程同时,要努力 实现行政监督体制和结构的合理性,要努力避免行政监督中由于相互制约而变成相互推诿或 相互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