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美术第一至七课

今***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71KB
约7页
文档ID:106172560
二年级美术第一至七课_第1页
1/7

第一课春天在哪里教学目标1、 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2、 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3、 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重难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1. 寻找春天(1) 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寻校园的春天,培养发现美的眼睛2) 交流:你发现春天在哪里?(3) 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2.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到底是怎么样的?观察景色,欣赏图片,学生自己来总结春天的色彩1) 欣赏名作通过欣赏名作来总结春天的色调,看看画家如何用画笔来表现生机盎然的春天2) 春天的色彩 用感官感受春天的色彩,在调色盘里找出春天的颜色3) 布置作业抓住春天的色彩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一幅春天的画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只要能体现春天的感觉即可4.展示点评5.拓展游戏“小燕子”让学生在游戏的旋律中翩翩起舞,结束美术课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废旧材料教师:平面或立体的拼贴作品、课件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 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来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唱歌、舞蹈、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草园2) 揭示课题:《春天在哪里》2、 欣赏环节(1) 平面作品的欣赏:《小姑娘》、《神奇的大树》(2) 立体作品的欣赏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教师适当示范3、 体验环节(1) 学生作业动手实践,大胆表现互相欣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2) 教师指导4、 课外拓展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第二课 盛开的鲜花教学目标1、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2、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重难点:渐变色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材料(教师)鲜花图片资料,课件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1)教师谈话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小结:鲜花美在它的形状和色彩上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1)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2)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3)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分析自然界一部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的。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1)同桌合作探究,动手尝试 (2)师生交流探究的结果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5、评价与拓展(1)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选出最美的花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第三课田园风光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重难点:构图方法、概括的绘画手法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绘画工具等教师:示范作品等教学设计1、谈话导入(1)田园风光美,农家趣事多 学生回忆交流感受,夸夸农家的田园美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田园风光2、讲解示范1)看课本,说一说:从高空俯瞰时,田野有什么形状特点?(2)如果把作业纸当作一块未开垦的土地,请用线条画下你记忆中田园的样子3)学当农民,以笔代犁,以线代路,教师示范画田地分割线4)学生进行田园分割的构图练习3.名画欣赏P10作品:《湘西水田》和《播种者》谈谈画家在构图和色彩上的独特之处4.讨论研究P11作品,(1)分析第11页左上角作品简笔图所表达的意思(2)比较第11页中间和上下作品表现手法有何异同(3)教师示范画农作物或景物5.提出创作要求;在已有的构图上加景物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 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重难点:概括的绘画手法教学设计 1、组织教学2、欣赏导入(1)欣赏作品(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观察窗外景物,讲解画图步骤:观察——选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3、实地写生1)取景构图,实地写生(2)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评5、总结6、拓展活动:读一读田园风光的诗作或美文 第四课我的爱心卡教学目标 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学习为家人制作爱心贺卡,表达对他们的爱2、能自由选择工具,材料,充满感情的进行艺术表现,体验主动学习的快乐,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想象力3、通过对爱心卡的创意设计和制作,增强表达情感的能力重难点:创意制作爱心卡教学设计1、游戏导入1)用双手做一做爱心的形状2)导入爱心传递的片段,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爱心的传递、爱的奉献等3)互相探讨,什么时候需要奉献我们的爱心?2、探究(1)说一说爸爸妈妈平时怎样关心自己,,自己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话?(2)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作一张爱心贺卡,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4)拓展思维,除了把爱心卡送给亲人和朋友,你还愿意把爱心卡送给哪些人?3、赏析(1)课件演示制作贺卡的材料以及步骤。

2)仔细观察爱心卡片,说出特点突出爱心卡的特别之处3)启发创作欲望4、学生创作构思贺卡的内容包括:要写给谁;要写什么话;自己的名字;日期提出要求,完成作业尝试使用综合材料装饰爱心卡;用多种形式制作爱心卡教师5、展评6、拓展选择合适的方式将贺卡送给对方第五课折剪蝴蝶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结构、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2、学习用对称折剪方法制作美丽的纸蝴蝶、并初步形成设计意识3、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玩玩,在设计制作“折剪蝴蝶”的练习中感受设计应用活动的乐趣重难点:认识对称,制作“折剪蝴蝶”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示范用的彩纸、剪刀和纸蝴蝶范例等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欣赏蝴蝶的外形,感受蝴蝶的美丽,激情学习的欲望2、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蝴蝶的身体结构3、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蝴蝶外形的对称特征,学习对称折剪蝴蝶的表现方法4、欣赏范例和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多样的纸蝴蝶表现方法,拓宽设计思路5、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漂亮而独特的纸蝴蝶6、学生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讨论8、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用同样的方法设计制作一只可爱的小鸟。

第六课小画框教学目标1、 了解画框的有关知识2、 学习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画框,并应用于装饰作品3、 树立设计运用于生活的理念,感受创作乐趣重难点:用不同材料设计制作画框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双面胶、彩纸、画笔等教师:课件、自制小画框范作等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1、 欣赏导入1) 画框在生活中的运用图例欣赏2) 说说画框有什么作用3) 课题揭示:《小画框》2、 自主探究 (1) 仔细观察画框,分析画框有哪些基本要素2) 出示相关制作步骤图,师生共同研究小画框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3) 分析概括并掌握设计个性化小画框的一些创作手法4) 赏析同龄人作品,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3、创作表现1)作业要求: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一只画框,并用它装饰作品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评价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价、交流4、 课后拓展1) 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小画框2) 用设计的画框搭配自己的作品,装饰周边环境,美化生活 第七课笔筒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笔筒设计的基本方法2、 学习立体物品的装饰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设计制作生活用品的能力3、 懂得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的习惯。

4、 通过设计应用活动活动初步学习感受笔筒文化,知道笔筒的使用价值与收藏价值重难点:设计,材料的选用课时:两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教师:课件、笔筒实物若干件教学设计: 1、 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认识笔筒,初步了解笔筒的造型、材料和装饰特点,并感受笔筒文化2、 引导学生在欣赏笔筒时讨论笔筒的设计创意点3、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笔筒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设计造型独特的笔筒4、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种笔筒的材质,进一步拓宽设计思路5、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各种笔筒的装饰手法,学习多样的表现方法6、 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请学生大胆设计一只笔筒,要求尽可能详尽地表现出笔筒的形状、材质和装饰特点7、 学生在进行笔筒设计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8、 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9、 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适合制作自己设计的笔筒所需要的材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