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1200字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5.94KB
约9页
文档ID:269808534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1200字_第1页
1/9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1200字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主要知识点回顾1、色素分类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叶黄素 (保护叶绿体免受强光伤害) 叶绿体中色素 (类囊体薄膜)2、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注意事项:⑴、 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⑵、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⑶、石英砂的作用是为了研磨充分;⑷、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⑸、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4、光合作用作用过程(重点)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条件:一定需要光场所:类囊体薄膜,产物:[H]、O2和能量光反应阶段过程:(1)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2光合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作酶?? (2)形成ATP:ADP+Pi+光能?ATP 用的过程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暗反应阶段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5、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光照长短、光的成分等(1)光照强度: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

2)CO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增加而加快3)温度:光合作用只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 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6、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⑴、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⑵、控制温度的高低;⑶、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⑷、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⑸、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⑹、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玻璃;⑺、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⑻、温室栽培多施有机肥或放置干冰,提高二氧化碳浓度7、化能合成作用: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制造有机物第二篇: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六 光合作用 1100字专题六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光合色素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篮子光,都不吸收绿光2、叶绿体结构①基粒是由类囊体构成的,是光合色素的附着点②外膜和内膜起分隔作用,不参与光合作用二、光合作用过程和场所(1)总反应式:CO2 + H2O → (CH2O) + O2 (需要酶的催化)(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因此光反应和暗反应相互限制,没有光照是暗反应也不能进行。

3)物质变化: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变为有机物(CH2O)(4)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5)当二氧化碳浓度突然降低,短时间内C3减少,C5增加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①A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所以只进行呼吸作用②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光补偿点)③C点时,由于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的限制,光合作用强度达到饱和(光饱和点)④A点到B点之间,呼吸强度大于光合,光照强度大于B点,光合大于呼吸2、二氧化碳浓度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4、水的量、矿质离子、光质等的影响四、一天中光合作用的变化1、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正午可能会出现“午休”现象, 因为高温或者强光照引起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从而使光合作用减弱2、白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同时进行,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总光合 = 净光合 + 呼吸 ①叶绿体固定的CO2 光照下细胞吸收的CO2 黑暗下细胞释放的CO2 ②叶绿体释放的O2 光照下细胞释放的O2 黑暗下细胞吸收的O2 ③ 制造的有机物 积累的有机物 消耗的有机物六、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等生物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七、细胞代谢类型1、同化作用(合成代谢)(1)自养型: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典例:绿色植物、蓝藻(光合作用)、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等(2)异养型: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维持自身生命活动 典例: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2、异化作用(分解代谢)(1)需氧型: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绝大多数微生物(2)厌氧型: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3)兼性厌氧型:酵母菌+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