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1.1 为本公司的焊接作业员提供操作指引2.0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焊接岗位操作的工作人员3.0 权责:3.1 作业员:严格执行作业规范,遵守作业章程;3.2 焊接技师:督导培训作业员以公司的要求而实现作业过程;3.3 组长:协助技师完成各项管理工作4.0 内容:4.1 开机前检查4.1.1 依据设备点检表,对设备进行全面点检4.1.1 检查机器周围及以工作台面是否有人或有碍工作之物 ;4.1.2 检查空气压力是否达到机器所需求压力(不底于 0.5Mpa)4.1.3 检查机床电源是否正常、手线、地线是否处于接地状态4.1.4 检查机床所有部位是否有松动现象4.1.5 起动机床马达,检查机器运行是否有异声,核对电流、电压,并检查水箱工作是否正常4.1.6 检查各按钮是否正常起合,并采用试片进行测试 (具体参数见 4.4 参数控制)4.2 加工前的准备4.2.1 半成品准备好,加工所需产品的 SOP, SIP 准备好4.2.2 检验图纸与物料员提供之零件是否一致料号和版本是否为需求4.2.3 根据工艺结构及材质进行选择相应的焊材,并进行电流、电压、气压等参数的调整,A.钣金件 TIG 焊焊接参数 ( 铝焊)母材厚度焊接电流钨极直径焊丝直径气体流量MMAMMMML/MIN0.5-1.250-802.41.66-81.5-2.070-1102.41.66-102.5-3.0100-1302.41.68-124.0-5.0120-1502.41.68-146.0-8.0140-1803.23.08-15B.不锈钢TIGO焊接参数母材厚度焊接电流钨极直径焊丝直径气体流量MMAMMMML/MIN0.5-1.250-1102.41.65-71.5-2.070-1402.41.66-82.5-3.080-1502.41.66-84.0-5.0130-1802.41.67-96.0-8.0140-2002.41.68-104.2.4 夹治具的选择,核对夹治具是否在有效期内。
4.3 首件产品的检查4.3.1 加工前对板材表面进行检验,主要检验是否有生锈、凹坑、氧化、划伤、压伤现象4.3.1 依据 SOP及 SIP 对产品进行检测, 注意了解产品的表面要求, 后工序加工路线, 及尺寸工差4.3.2 检测内容:A. 材质及外观是否符合 SOP要求;B. 所有尺寸依展开图进行全检,主要注意划伤、压伤及各孔径尺寸,注意焊接的气孔与C. 检查无误后填写首检记录报告并让 IPQC进行确认方可批量生产4.4 制程检验:4.4.1 焊缝不允许有内、外部裂纹、烧穿、沿焊缝板材边缘的胀裂、表面撕裂、母材表面的磨焊痕迹、凿痕、焊缝打磨过量、层间错位、由电弧引起的擦伤母材表面,飞溅物应清除干净4.4.2. 焊缝宽度的不均匀,在焊缝不许出现焊缝长度不均,高度不均,波形粗糙的缺陷4.4.3. 焊缝沿全长应均匀一致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 4mm时不均匀度为 2mm,大于 4mm时为 2.5 mm若产生急剧过渡时,应进行修补使其均匀过渡到基体 材料4.4.4. 不允许焊脚不等或过大,以及焊穿、弧坑、咬边、未焊透、虚焊、夹渣、裂纹等现象,不许留有焊瘤、焊渣、飞溅等4.5 焊接参数控制:4.5.1. 焊接分类 :A. 焊接大致分为三大类 : 熔焊、压焊、钎焊。
B. 熔焊: 气焊、电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亚弧焊、二氧化碳焊C. 压焊: 气压焊、冷压焊、摩擦焊、接触焊(对焊、点焊、缝焊、凸焊)等D. 钎焊: 钎接、火焰钎接、电阻钎焊、超声波钎焊、高频钎焊、盐浴钎焊E. 目前产品常用到气焊、手工电弧焊、亚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接触焊、电阻钎焊4.5.2 保护气体的选择焊接的惰性气体有氩气( Ar)和氦气( He)氩气的技术要求为氩大于 99.9 %,氧小于 0.005 %,氢小于 0.005 %,水分小于 0.02mg/L, 氮小于 0.015 %氧大于 0.3 %则使钨极烧损加剧,超过 0.1 %使焊缝表面无光泽或发黑,氮小于0.05 %,熔池的流动性变坏,焊缝成形不良4.5.3 焊接前产品的清洗钣金件焊接时,焊前要求严格清理焊接坡口及焊丝表面的油污,清除的质量将 直接影响焊接过程与焊缝质量清理工作对氩弧焊、 MIG 焊尤为重要生产上常用的清理方法有化学清理方法和机械清理方法:A. 化学清理化学清洗溶液配方、清洗工序流程除油→ 碱洗清除氧化膜→ 冲洗→ 中和光化→ →冲洗 →干燥溶液 温度℃时间 溶液min温 时度 间℃ min汽油、丙 酮、四氯化碳等除油8-10%NaOH流动40-6 3-5 清水030 % HNO340- 2-360流动 风干或清水 低温干燥经清洗的焊件宜立即进行装配、焊接,一般不要超过 24H。
B. 机械清理 : 在工件尺寸较大、生产周期较长或清洗后被沾污时,常用机械清理先用有机溶剂(丙酮或汽油)擦洗表面除油,然后有φ 0.15MM 铜丝轮或不锈钢轮或刷子磨刷表面,直到露出金属光泽为止4.6 生产过程操作方法4.6.1 安全防护 :A. 个人防护用品 : 佩戴耳塞,劳保手套及安全鞋B. 严禁徒手拿产品,防止产品的汗化而生锈,4.6.2 作业安全检查 :A. 机器运行时周边人员不能靠近设备的工作范围 B.做到人走机停,不允许机器工作时,人不在机器旁边 C.加工过程中,根抬工装夹具的结构,原则上每一小时对夹具内部零件进行安全确认是否有松动,偏位现象4.7 制程品质管控4.7.1 制程中进行自主检查,每半小时与首件进行对比有异常及时调整4.7.2 随时留意产品毛刺及外观是否符合图面要求4.7.3 产品要求表面为 A级面的,原材料应双面贴膜保护 同时注意保护的产生和压伤4.7.4 冷扎板若有划伤应检查机器转塔及模具4.7.5 加工过程中,因为异常造成暂停的,异常处理完加工后,必须进行全检,防止漏加工。
后续加工时,依首检时机及时进行首检检查,并填写首件单,合格后方可生产4.7.6 二次加工时,注意产品靠位的稳定性,4.7.7 加工中,使用检具检验的,必须保证检具是在是效内的并经过确认后使用的检具4.8. 产品的防护、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4.8.1 产品防护 :A. 贴膜产品,加工中注意保护膜的完整性 有破烂的及时进行检查, 有无伤到基材, 如有不良对不良品及时处理B. 加工完后整起摆放到指定容器中C. 填写好物料标示牌,派工单号,料号,数量,工序,操作人填写完整连图纸一起转至下一工序D. 原则上一个容器里只允许放一种产品,且高度数量一致4.8.2 设备的维护及保养: 根据设备维护点检表进行保养并作好记录, 设备发生异常情况应停机检查,向上级领导反映,请专业人员维修4.8.3 机台内部参数,未经允许,严禁修改4.9 日常 6S 的管理与要求4.9.1 三定:A. 人员三定(定员、定岗、定位) ;B. 设备保养执行定时定点定人保养,同时做好保养记录,并挂机器旁;C. 依岗要求定岗定位,严禁串窜并私自变更;D. 物的三定(定容、定量、定位) :a) 加工使用的模治具,使用完后及时进行归位;b) 加工物料手套等废弃物,按不同分类进行不同放置;c) 加工完成的半成品,依规定容器包装,并标识摆放于指定位置。
4.9.2 物流:A. 物料摆放,严禁摆放于过道上,同时严禁阻塞消防通道;B. 物料员对已加工的半成品,原则上每 2 小时周转一次;C. 产生不良品及时进行标示,放于不良品区不良品需在 12 小时内处理完毕;D. 各工序物料必须保证准确无误、真实,物料转移过程中上下工序进行物料交接, 确认 4.9.3 信息流:A. 加工产品注意版本需求,同时加工顺序以计划安排为加工指导B. 生产异常,如欠人、品质、设备异常、物料欠缺、停线等,需及时进行反馈,无法处理的需在 10 分钟分馈技师 30 分内反馈组长处,依次上报C. 信息变更,当生产 SOP、工单数理、生产顺序变更时,技师第一时间内调整,并保持现场最新信息,回收过期讯息操作者负责现场数据的清理、标示D. 技师每周定期主持不少于 3 次早晚会宣导、 传达公司的管理信息, 并总结工作缺失、起当班工作重点及提出隐患的预防等互动交流作用E. 作业员每天下班前落实填定个人日报表, 真实反映当班工作内容、 并确保数据准确真实技师进行绩校考核的核算4.9.4 目视管理A .新进员工,配带好新进员工标示卡;B .设备故障,及时进行报告,同时挂上《设备维护告示牌》 ;C .未取得上岗证,严禁操作机台;D . 生产看板每 4 小时维护一次,准确反映进度状况。
4.9.5 6S 内容及环境作业要求A . 6S 内容:整理 , 整顿, 清理, 清扫, 素养, 安全B . 6S 的作用: “三不” : 不囤料, 不断料, 不呆滞C . 具体作业要求 :a) 整理: 生产中将不要的 ( 含不良 , 呆滞报废 ) 材料(零件、工装、夹具) , 物料进行过滤b) 整顿: 物料, 物品, 工具, 分类管理 , 并做到“三定”之定位管理 .c) 清理: 对损坏的夹具和工装及时进行报修处理, 对于清出整理后不需要的 , 进行入库或报废处理留下有用的 .d) 清扫: 将清理后必用的物料定位后 , 进行标示 , 除尘, 做到醒目 , 干净整洁 , 通风干燥.e) 素养: 即每天保持现场的物品 , 物料经过以上四个环节后的状态 .f) 安全: 焊接工种为特殊工种,从事此行业人员,必须持有《焊接操作证》 ,加工中做到个人防护 , 在制物品 , 消防, 运输等安全预防和零安全意外事故 .4.9.6 环境控制识别因素现场生产所有的垃极按要求去放置,分为有害不可回收、无害可回收,无害不可回收4.9.7 环境要求:A. 对存在重大危险管理因素的,如噪音、废气、危险品等及时进行报告;B. 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做到不浪费资源;C. 了解有害物质,自我做起,做到不污染环境,不伤害自已和他人;4.10 本规范自批准日起实施,修改时亦同。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