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车辆通行费:利用收费偿还贷款利用收费缓解拥堵利用收费维持道路运营和维护道路服务设施主要指设置在公路上,为公路使用者 提供服务的服务区维持车辆的正常运行(加油、加水、检修、货物维护)满足司乘人员心理生理需求(如厕、休息、购物、就餐、住宿、中转换乘等)保证行车安全第五章 道路收费与服务设施5.1 道路收费系统5. 1. 1 概述1、收费系统应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具有相对公平的费率;尽量减少延误,提高收费车道的通行能力和不降低道路 的服务水平;避免或杜绝漏收和作弊行为,保证收费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减轻收费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具有一定的统计功能; 具备报警及自检功能;具有分析收费信息等其他功能2、收费道路的分类 (1)收费还贷道路 (2) 收费经营道路 (3)收费控制道路(1)收费还贷道路收费还贷道路是指依靠贷款修建的道路,其收费的目的是 在贷款偿还期内筹措足够的资金用于偿还贷款本息收 费还贷实质上是政府行为收费站(点)设置必须符合下 列公路技术等级和规模之一,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方可设置 ①高速公路长l0 km 以上; ②新建连续里程20 km 以上或改建连续里程40 km 以上的 一级公路; ③新建连续里程40 km以上或改建连续里程80 km 以上的二 级公路; ④500m 以上的独立桥梁、隧道。
2) 收费经营道路收费经营道路是指由国家特许某法人组织负责建造和经营 ,以获利为目的的收费道路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BOT 方式和收费有偿转让方式 (1)建设-运营一管理方式,即BOT 方式( build-operate- transfer) ,是指公司得到特许后,投资建设、拥有,并 在规定期内运营管理,规定期结束后移交政府管理部门 的收费经营方式 (2)收费有偿转让方式是指由国家投资建设,建成后某特 许公司从国家管理部门收购现成的公路,并在规定运营 期内收费国内外BOT公路,必须符合下列技术等级和规模之一: ①高速公路l0km以上; ②新建连续里程20 km 以上或改建连续里程40 km 以上 的一级公路; ③500 m 以上的独立桥梁、隧道实施收费经营权转让的公路,必须符合下列技术等级和规 模之一: ①连续里程40 km 以上的高速公路; ②连续里程60km以上的一级公路; ③ 500 m 以上,四车道以上的独立桥梁、隧道; ④ 1000m 以上的独立桥梁、隧道3)收费控制道路由于高等级道路具有较高的级差效益而使大量交 通从一般道路向高等级道路转移,高等级道路 交通量不断增加,从而造成高等级道路使用成 本增加,相形之下,与高等级道路平行的一般 道路则会因交通量损失而得不到合理利用。
解 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是实施控制收费,从而 使整个区域交通量在道路网上得到合理的分配 ,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网的使用效益目前, 道路拥挤收费的政策还主要适应于大城市拥挤 的中心市区5. 1. 2 收费制式与收费方式1、收费系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收费制式:全线均等收费制(简称均一式)路段均等收费制(简称开放式)按实际行驶里程收费制(简称封闭式)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1)均一式收费制式均一式是最简单的一种收费制式,其收费站一般 均设置在收费道路的各个入口处(包括主线两端 入口和各互通立交入口) ,而主线和匝道的出口 都不再设站均一式的收费标准仅根据车型一 个因素确定,不考虑行驶里程,而且各个收费 站都取同一收费标准均一式收费制式的主要优点是: ①不会出现漏收情况; ②车辆只需一次停车交费且收费标准单一,收费手续简便、 效率高,对交通影响小; ③由于只在入口建收费站,对道路和互通立交的限制不是很 严格,而且由于收费效率收费广场就可以保证车辆不致 排队等待,只要较小规模的这样既节省了土建投资; ④可兼顾入口交通管理,通过限制通过量或关闭部分或全部 收费车道来实现道路的驶入控制 缺点:道路里程较长,车辆行驶里程的差距较大,交纳同样 的通行费就显得不够公平合理。
因而,均一式收费制式 比较适合于道路出入口(互通式立交)多而且间距小,车辆 行驶里程差距不大,而交通量很大的道路2) 开放式收费制式开放式收费又称栅栏式收费或路障式收费收费站建在道 路主线上,距离较长的道路可以建多个收费站,间距一 般在40 - 60 km 各个互通立交的出入口不再设站,车 辆可以从互通立交自由进出,道路对外界呈“开放“状态 每个收费站的收费标准和均一式收费制式一样,仅根据车 型不同而变化,但各站的标准则因收费站的管辖距离不 等而有所区别,这方面和均一式收费制式不同开放式收费制式的主要优点是: ①收费手续简便,效率高,对交通的影响较小; ②所需修建的收费站和收费车道数量较少;另外由于收费广场不建在互 通立交上,因而对立交形式没有限制,可以选择满足交通需求的最 简单形式; ③长途车辆因交费而多次间歇停顿,可以减缓驾驶员因长时间单调驾 驶而产生的困倦,客观上有利于行车安全;? ④主线收费站可以获取道路相应路段的交通情报,如分车型的上下行 交通量等; ⑤收费站中央若干条收费车道可以建成复式车道,以适应在一天内的 不同时段上下行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情况; ⑥当需要时容易改造成免费道路; ⑦由于是开放式收费,必然有一部车辆可以无偿使用收费道路,这种 制式可以更多地吸引车流;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开放式收费的经 济性较好。
开放式收费制式的主要缺点是:①当在两个收费站之间设有两个以上互通立交时,会出现 漏收情况,这将影响收入和还贷计划的实现;②由于不能严格地按行驶里程收费,因此收费标准的制定 不能做到很准确、合理;③不能兼顾收费道路出入口的交通管理;④长途车辆需多次交费,使用者可能会不习惯,甚至反感开放式收费制式适用于较短的或互通立交比较稀少的道路 ,通常独立的桥梁、隧道收费均采用这种方式3)封闭式收费封闭式收费是在道路的起、终点建主线收费站,在所有互 通立交的出、入口建匝道收费站车辆进出道路都要两 次经过收费站,道路对外界呈“封闭“状态国内出现过两种封闭式收费的管理方法:入口发卡、出口 交费式管理方法;入口收费、出口验票式管理方法 入口发卡、出口收费”的方式是主要的收费方式入口 收费、出口验票”的方式是针对人工收费时少数车辆逃 费现象封闭式收费制式的主要优点是:①严格按车型和行驶里程收费,公平合理;②没有漏收现象;③可兼顾收费道路出入口的交通管理;④借助通行券上记录的信息,可获得多种交通情报,如各出入口交通量、全线各互通式立交的 交通分配量,进而可以推算各路段交通量和路 段平均车速等封闭式收费制式的主要缺点是: ①出入口均需停车,入口效率较高。
但出口需验卡收费, 效率较低,收费站规模大、投资大,运营需费用多; ②收费站要建在互通式立交的匝道上一般将立交的四条 匝道(上下行驶入、驶出车道各一条)归拢在一处建收费 广场,这就对互通立交的形式提出了严格要求 ③由于收费依据车型和里程两个因素,因此内部和外部可 能作弊的途径也比单一因素(车型)多 ④封闭式收费必须有通行券,通行券携带有车型、入口地 址、时间等信息为了保证尽可能准确、快速地处理通 行券上的信息,提高通行能力和防止作弊,就使得封闭 式收费系统的设备复杂、昂贵,初期投资和运营维护费 用都比较高4) 混合式收费 这种制式在主线上设一定数量的收费站,间距大于40 km ,同时为减少不合理收费现象,在两主线站之间的部分 匝道设收费站每个站的收费标准不同,但对每一个站 来说仅根据车型不同而变化,各站同一类型车辆的收费 额根据收费区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减少漏收和不合 理收费的前提下,收费区间要认真分析确定混合式收 费系统中,在一个区界内行驶的车辆只需停车一次,长 途行驶车辆的停车次数可能多于两次混合式收费制式的主要优点是: ①收费手续简单、效率高、对交通的影响小; ②收费站比封闭式收费制式少,因而建设期相关土建、设 备和配套设施少,投资省; ②运营期人员少,运营、维护费用低; ④对沿线服务设施无特殊要求; ⑤不设收费站的互通立交,可根据交通流特点选择经济合 理的立交形式,不受收费制式的限制; ⑤混合式收费制式为通过一次收费一次,所以无通行券, 且票据简单,运营成本低; ⑦适应分段收费的要求。
混合式收费制式的主要缺点是: ①每个互通立交不一定均设收费站,因此无法准 确按里程收费,收费标准只能做到基本合理; ②不能兼顾收费道路所有出入口的交通管理; ③道路里程长时,行驶全程的车辆需停车两次以 上 混合式收费制式适用于距离长、互通立交间距大 、长途行驶车辆较多的道路2. 收费方式(1)人工收费方式人工收费方式是指通过对进入收费道路的车辆 发给通行卡以及出口处验卡收费等程序,全部 由于工操作完成的收费方式典型的收费操作 程序分为目测识别车型、验看通行券并手工收 取通行费、发放收据和开起栅栏放行车辆四个 步骤人工收费所需设备简单,资金投入少, 但管理复杂,少收、漏收、作弊、闯口现象严 重2) 半自动收费方式半自动收费方式是指由人工完成收费和找零 工作,由计算机或人工完成车型判别,由 计算机完成计算费额、打印票据、数据积 累汇总等工作的收费方式半自动收费方 式是在人工收费方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具有抑制作弊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运营 成本低等优点,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目前 ,我国大部分收费道路采用的是半自动收 费方式3)全自动收费方式全自动收费方式是指利用微波技术的不停车电子 收费方式根据收费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硬币式 、磁卡式和IC卡式。
全自动收费方式的自动化 程度高,既可减少大量收费人员,又可减轻收 费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有利于资金回收和还 贷不停车电子收费方式在经济发达国家正在 大力发展,大有取代半自动收费方式的趋势, 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ETC)不停 车电子收费也将是我国收费方式的发展方向, 我国已经掌握了全自动收费管理技术5. 1. 3 道路使用效益分析道路使用效益是通过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形 成的,所以又可称之为道路级差效益道路使用 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收费标准的制定道路 使用效益一般包括:运行成本降低的效益、运输里 程缩短的效益、运输时间节约的效益、运输生产 效率提高的效益、减少行车事故的效益、减少拥 挤的效益、提高运输质量的效益其中,道路用 户体会较深刻且容易计量的效益有:运行成本降低 的效益、运输里程缩短的效益和运行时间节约的 效益1.运行成本降低的效益运行成本一般包括燃料成本、轮胎成本、维修成本和折旧 成本等2. 运行里程缩短的效益3. 运输时间节约的效益在收费研究中,运行时间节约的效益只考虑司机和旅客运 行时间节约的效益最难以确定的是单位时间价值5. 1. 4 收费模式与收费标准1.收费模式(1)收费还贷模式收费标准应能保证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全部贷款和集资本 息,一般收费期限不超过15 年。
2) 收费经营模式 目的收回投资并获得预期的利润,最长不得超过30 年2. 车辆分类原则:公平合理性和简单明确性 2003 年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收费公路车辆通行 费车型分类》将收费公路车辆分为五类 第一类:小于等于7 座的客车、小于等于2 t 的货车; 第二类:8 - 19 座的客车、大于2 t 小于等于5 t 的货车; 第三类:20 - 39 座的客车、大于5 t 小于等于10 t 的货车 第四类:大于等于40 座的客车、大于l0 t 小于等于15 t 的 货车以及20 英尺(l m=3.2808 英尺)集装箱车; 第五类: 15 t 以上的货车以及40 英尺集装箱车3. 分车型收费系数分车型的收费系数,亦称收费费率,就是各车型收费标准 的比例关系类 别货车 (吨)客车(座)第1类≤2≤7第2类2-5(含5)8-19第3类5-10(含10)20-39第4类10-15(含15) 20、40英尺集装箱车≥40第5类>15非收费方式存在的弊端:Ø货车普遍“大吨小标”,以偷逃国家规费;Ø由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