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4.96KB
约16页
文档ID:457790350
药理学名词解释归纳_第1页
1/16

药理学名词解释绪论1.药理学 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一门科学2. 药物 diug 能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 用以预防、 治疗及诊断疾病的物质3.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机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动态变化规律4.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机体在药物影响下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及机制5. 售后调研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上市后在社会人群大范围内继续进行受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在广泛长期使用的条件下考查疗效和不良反应, 该期对最终确定新药的临床价值有重要意义药效学1.药物作用 drug action 药物与组织细胞之间的初始作用2.药理效应 drug effect 指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组织细胞原有功能的改变3. 兴奋 excita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4. 抑制 inhibition 凡能使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5. 特异性 specifity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具有特异性。

6. 选择性 selectivity 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发生明显作用, 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作用7. 疗效 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 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8.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或称治本9.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减轻疾病的并发症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10.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反应称不良反1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11.副反应 side reaction (副作用 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副反应,亦称副作用 副反应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是因药物选择性低而引起的, 一般不严重,难避免.12.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药物在剂量过大、 用药时间过长、 机体敏感性过高时对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称毒性反应一般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和避免13.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14.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原有病情加重现象。

又称回跃反应( rebound reaction )15.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过敏反应 hypersensitive reaciton ) 药物对过敏特质病人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16. 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发生的与往常性质不同的不良良应是由于遗传缺陷造成的17.剂量 -效应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增大,两者关系呈曲线分布18.量 -效曲线 dose-effect curve 以药物剂量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反映两者关系的曲线图19. 量反应 graded response 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变化, 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20 质反应 quantal response 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21.最小有效量 minimum effective dose (阈剂量 threshold dose) 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剂量22. 极量 产生疗效的最大治疗量。

23. 最小中毒量 minimum toxic dose 刚能引起中毒反应的最小剂量24.效能 efficacy 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25.效价强度 potency 指引起等效反应时所需的相对剂量反映药物与效应器亲和力大小两药效价比与等效剂量成反比26.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ndex 药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即 TI=LD 50/ED 50,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227. 半数有效量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 50 能引起 50% 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28. 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 50 能引起 50%实验动物死亡的药物剂量29.安全指数 safety indexLD 5/ED 9530.安全界限safety marginLD 1 ED 99ED9931.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 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32.受体 receptor 存在于细胞膜、胞浆内、细胞核上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结合特异性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等) ,并产生生物放大效应。

33.激动药 agonist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能与受体结合,且激动受体产生生物效应的药物34.拮抗药 antagonist 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不能激动受体而引起效应的药物称拮抗药35.竞争性拮抗药 能和激动药可逆性地竞争同一受体, 拮抗激动药的作用, 其结合可逆,两者同时存在时所产生的效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在量 -效曲线图上可见曲线平行右移,效能不变36.非竞争性拮抗药 一类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其结合不可逆使量 -效曲线右移并变得低平,效能均下降37.部分激动药 partial agonist 内在活性较小,若没有同类激动药存在时,可产生弱的激动效应,若有同类激动药存在时,表现为拮抗作用38. 反向激动药inverse agonist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与激动药相反的作用39.受体脱敏 receptor desensitization 长期使用激动药,使受体数目、亲和力、内在活性下降,受体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分为激动药特异性脱敏( specific desensitization )和非特异性脱敏( non-specific desensitization )40. 受体增敏 receptor hypersensitization 长期使用拮抗药, 使受体数目、 亲和力、 内在活性上升,受体对拮抗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

41. 受体上调或下调 ( receptor upregulation or downregulation ) 受体脱敏或增敏只涉及受体密度的变化42. 同种调节 homospecific regulation 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使自身受体发生变化43. 异种调节 heterospecific regulation 配体作用于其特异性受体,对另一配体的受体产生3的调节作用药动学1.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当膜两侧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2.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药物依赖细胞上的特异性载体(如泵) ,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3. 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一种特殊的被动转运,药物通过与生物膜上的特异性载体可逆性地结合而顺差扩散,有竞争和饱和现象4. 滤过 filtration 药物分子借助流体静压或渗透压随体液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的跨膜转运5. 简单扩散 simple diffusion 脂溶性药物顺浓度差跨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6. 膜动转运 cytosis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伴有膜的运动7.药物的吸收 absorption 药物从给药部位跨膜转运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8.首关消除 first pass elimination 药物经胃肠吸收时,被胃肠和肝细胞代谢酶部分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9.药物的分布 distribution 药物从血液循环中通过跨膜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10.血脑屏障 blood-brain barrier 包括血 -脑、血 -脑脊液、脑脊液 -脑三种屏障,其中以血 -脑脊液屏障尤为重要大分子、高解离度、高蛋白结合率、非脂溶性药物不易透过此屏障11. 胎盘屏障 placental barrier 胎盘绒毛和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12. 再分布 redistribution 静脉注射麻醉药硫喷妥钠,首先分布到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发挥作用,随后由于其脂溶性高又分布到血流量少的脂肪组织, 以致病人迅速苏醒 这种现象称为药物的再分布13. 代谢 metabolism 生物转化 biotransformation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过程14.肝药酶 hepatic microsomal enzyme 存在于肝细胞微粒体的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约有100 多种同工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酶系。

15.药酶诱导药 inductor of microsomal enzyme activity 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增高的药物16.药酶抑制药 inhibitor of microsomal enzyme activity 能使药酶的量及活性增降低的药物17. 灭活 inactivation 由有活性的药物转化为无活性的药物418. 活化 activation 有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为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19. 排泄 secretion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通过消除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19.肝肠循环 hepatoenteral cycle 药物及代谢产物随胆汁入肠,部分药物及代谢产物可经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进入血液循环这种肝脏、胆汁、小肠间的循环称肝肠循环20.药 -时曲线 concentration time curve 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 时间为横坐标所绘制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升降的曲线21. 房室模型 compartment model 将人体视为一个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性分为若干个假设的房室,以便进行药动学分析22.开放性一室模型 open 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