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商会发展报告 2012年以来,江西省工商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工商联的精心指导下,围绕“两个健康”的工作主题和建设服务型工商联(商会)的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科学谋划,务实开拓,积极引导各级各类商会组织在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等方面发挥作用、展现作为,全省商会建设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格局一 江西省工商联系统商会发展状况及特点2012年,江西省工商联适时启动了以商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全省工商联系统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推进“六网一胞”(即工商联组织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网、行业商会网、异地商会网、外埠商会网、开发区工业园区商会以及乡镇街道分会网和会员组织细胞)组织网络体系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省工商联系统共有商会组织1912个,会员110622个,覆盖区域经济所有支柱产业和超过80%的规模以上企业其中,行业组织616个,乡镇商会829个,街道商会77个,园区商会16个,异地商会287个,市场商会29个一)行业商会规范发展近年来,全省加强对行业商会协会的规范指导,对未按章程规定开展活动、运作不规范、未登记或备案的行业商会协会,责令其限期整改,先后共清理整顿行业商会168个。
截至2014年底,全省行业商会组织有616个其中省级24个,地市级123个,县级441个,乡镇23个,街道5个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法人的有494个,占总数的80.19%二)乡镇商会加快覆盖截至2014年底,全省有乡镇商会829个,街道商会77个,比2012年换届时增加141个,增长18.4%;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联片各乡镇形成“片区商会”,工商联工作覆盖乡镇街道997个,占全省乡镇街道区划总数的66%,较换届时提高15个百分点,部分县(市、区)已实现乡镇街道商会的全覆盖三)外埠商会纵向延伸换届以来,市、县级工商联积极“走出去”,推动外埠商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目前已基本完成在全国各省(市、区)成立江西商会的工作,在国外、境外成立江西商会4个,成立市级外埠江西商会近百个,县级外埠江西商会300多个,各级江西商会会员企业达4万多家,向国家缴纳税收超过1000亿元,仅2014年就有20多家市级外埠江西商会先后成立四)异地商会快速发展全省异地商会有287个,比2012年换届时增加了168个2014年新成立的省级异地商会有江西省湖北商会、江西省四川商会、江西省贵州商会等省级异地商会业务主管单位为省商务厅,以团体会员形式加入省工商联并接受业务指导和考核管理。
二 商会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搭建经贸交流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商会主动参与区域性、行业性的经贸交流活动,协助政府招商引资,为促进江西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发挥了窗口和桥梁作用特别是在近几年江西省政府举办的香港招商周、赣台经贸洽谈会等活动中,各有关商会主动帮助政府推介项目、宣传环境,甚至成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江西省浙江总商会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共引进浙江资金1586亿元;江西省江苏商会通过以商招商等形式,吸引江苏籍企业家在赣投资220多亿元;修水县在义乌、广州、深圳、温州等地的外埠商会,先后组织会员返乡投资创办多个创业园,投资总额达28亿元,商会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二)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全省县级以上商会绝大多数与商业银行已建立合作关系,并且以其民间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打造了多种灵活可行的银企会合作方案据抽样调查,60%以上的商会采用互保、联保和成立互助基金的融资模式,较好地缓解了会员企业的贷款难问题江西省民营企业家协会通过与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合作,建立商会风险基金,探索会员企业的融资新途径;宜春市对100多家以融资或借贷为主的民间机构进行引导,成立了江西省首家“民间资本商会”,为宜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问题出力。
三)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依托全省各级商会建立健全长效的培训机制,启动了“万企培训”计划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知名培训机构合作,年均组织1万以上人次参加培训,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会员企业增强“四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江西福建总商会多年来引导会员捐款捐物,累计价值达1.2亿元;浙江总商会近年来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捐赠总金额达7000多万元;在省委统战部组织的“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广昌行”活动中,省直各商会组织会员为广昌县捐助帮扶资金860万元四)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反映企业利益诉求通过搭建新型、长效、畅顺的政企沟通互动平台,畅通商会、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渠道一方面,便于企业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自身的利益诉求;另一方面,便于政府更好地掌握企业及产业发展情况,做出正确决策,维护企业权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省各级商会积极承接省纪委、省效能办推荐批准的1000个“优化发展环境监测点”工作,自觉把效能监察与维权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得到广大会员的赞誉五)搭建资源整合平台,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各类商会尤其是行业商会通过引导企业整合优势资源,在投资、生产、研发、营销等方面抱团,通过多领域、多形式、多途径的合作联营、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江西省五金机电商会成功申办中国泛家电跨界合作发展论坛暨智能家电五金博览会,延伸产业链条,探索跨界合作;江西省地产协会通过举办“2014中国地产(江西)高峰论坛”,探索成立联合地产集团,引导全省地产企业抱团发展;江西省零售产业协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整合品牌资源,合作投资开发全省100个“红商城”项目六)加强行业规范自律,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制定行业公约和行业标准,加强规范和自律江西省轴承商会采取“四统一”(即产品标准、产品限价、员工薪酬、合同文本)的方式,通过签订协议约束协会成员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省级36个商会代表共同发起“坚定理想信念,诚信合规经营”的倡议,承诺加强合规建设,坚持诚信经营;江西电瓷商会通过制定最低保护价,防止无序降价的不正当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 江西省工商联加强商会建设的主要做法(一)加强指导,规范各类商会健康发展一是出台相关指导文件编制了《江西省工商联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制定了《江西省民间商会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民间商会组织建设和服务管理意见》等,并对商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工作流程及示范文本等资料进行整理完善,编印成册发到各市县级工商联和有关商会,指导基层商会建设工作。
二是引导各级商会强化“六个一”建设按照商会要有“一个执行力强的秘书处班子、一套完善的商会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宣传展示平台、一个品牌化的商会主题活动、一套健全的会员信息管理系统、一个固定的办公交流场所”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商会工作的指导,提升商会服务水平三是加强对商会的综合考评工作建立商会考核评价机制,规范考评工作流程,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商会及个人进行表彰;对综合考评成绩较差的行业商会,予以重点帮扶;对考评不合格的商会责令限期整改四是坚持商会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加强与商会间的沟通二)因地制宜,扩大乡镇园区商会的覆盖面在省内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县级工商联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通过县两办下文,支持乡镇成立商会,目前已基本实现商会工作全覆盖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人口少、资源匮乏的乡镇,商会组建难、活动少和作用发挥差的问题尤为突出江西省工商联因地制宜,探索了不同的基层商会组建模式例如,九江修水县以渣津、溪口和义宁三镇为龙头成立了三个片区商会,每个片区商会涵盖中心乡镇周边几个乃至十几个乡镇,以此实现工商联工作在乡镇的全覆盖这种片区商会不仅能发挥商会服务会员的功能,同时还承担了乡镇整体移民中的扶贫搬迁工作,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彭泽县工商联以“返乡创业+工业园区”模式组建的澎湖湾商会,是针对部分乡镇人员大量外出务工出现联片“空心村”的情况组建的另一种乡镇园区商会以商会为桥梁,以工业园区为阵地,在引导在外创业人员返乡投资发展的同时,以商招商,促使当地工业经济迅速步入“快车道”号称渝北第一镇的新余水北镇,以盛产能工巧匠而著名,一大批水北人在全国各地从事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工程建设、商业贸易等工作,他们成立了水北商会,会员遍及周边几个省,通过流动党支部和联系点机制,对内加强对本地会员的服务,对外积极联络、整合外省的会员资源,搭建了十大服务平台,拓展了商会服务领域,充分发挥了基层商会的作用三)密切对外联络,稳步推进外埠商会建设外埠商会具有联系广泛的网络优势、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熟知优势和民间组织的对接优势,每年省工商联通过“走出去”战略开展“全国外埠商会大走访”活动,同时通过“请进来”战略在南昌召开全国外埠商会会长恳谈会,建立并加强了省工商联与外埠江西商会的工作联系机制2014年6月江西省工商联召开的省级外埠商会恳谈会更以“同心谷·赣商之家”项目建设启动为契机,向全国赣商发起了“齐建同心谷,共筑赣商梦”的倡议,进一步形成省内外互联互动、共促家乡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依托县级工商联组建外埠商会,是工商联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南昌市安义县在全国已建和在建商会达22个,2014年5月安义县工商联在北京召集各外埠商会召开了“安义县全国外埠商会第一次工作会议”,搭建全国交流平台,探索商会发展模式外埠商会在促进返乡创业中风生水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四)积极开拓创新,探索行业商会发展新途径一是加强上下联动借助全国工商联直属行业商会平台,通过加强上下联动,推动省级行业商会建设2014年江西省工商联先后与全国工商联直属汽摩配商会、科技装备业商会和旅游业商会进行了联系与合作,通过高位推动,省汽摩配商会、省旅游业商会先后正式成立特别是旅游业商会的成立,得到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的大力支持,邀请了全国各省(市、区)100多家知名旅游企业来赣进行对接交流,并出席江西省旅游产业推介会,引起省领导高度重视,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同时,通过加强省市共建,推动省女企业家商会、省五金机电商会、省家居建材业商会等行业商会努力把触角向下延伸,在景德镇、宜春、赣州等地成立市级商会二是积极探索一业多会机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发起成立商会,通过商会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商会组织的活力。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现有汽车流通协会、轮胎协会的基础上,江西省工商联2014年先后成立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商会、汽车服务业商会,并积极筹建二手车流通协会和汽车后市场商会五)发展商会经济,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重点突出商会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根据各商会的会员规模、组成结构、所处地域、行业特性等因素,积极探索商会的“商情”因子,并植入商会文化,引导商会打造两条生命线,即弘扬抱团发展文化的商会“文化线”和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商会“经济线”,在共享信息资源、共同运作项目、携手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增进会员之间的互信和友谊,增强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抚州市福建商会与江西省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融资协议,协议提供授信额度20亿元,为6万多在抚闽商提供投融资支持省民营企业家协会组织会员先后共同开发了7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00多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四 商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商会定位不明确商会的性质、地位、职能、权益在法律法规上缺乏明确的规定2011年12月出台的《江西省行业协会管理办法》对行业商会是否适用该办法没有明确规定,造成了商会在许多领域无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