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方法对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采用综合加权评分的统计方法,即通过对单项指标设置权重,计算综合得分,来评价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状况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含正指标、逆指标、区间指标和合成指标四大类各类指标均采用标准化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正指标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标准化值=实际值÷目标值2、逆指标如单位GDP能耗、贫困发生率等其标准化处理的公式为:标准化值=目标值÷实际值3、区间指标如失业率(城镇)、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和耕地面积指数其实现程度计算公式为:其中为的评价值,为实际值,为指标的目标区间值,、为指标的一个允许下、上界限值每个区间指标的具体目标区间值,允许上、下界限值如下:失业率(城镇):目标区间为[3,6],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基尼系数:目标区间为[0.3,0.4],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0.5;城乡居民收入比:目标区间为[1,2.8],允许下界限值为1,允许上界限值为4;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目标区间为[0,60],允许下界限值为0,允许上界限值为8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目标值为100,允许下界限值为80,允许上界限值为120;耕地面积指数:目标区间为≥94,允许下界限值为90。
4、合成指标,如经济结构指数、教育发展水平等,则根据各组成指标的标准化值,并依据其在合成指标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得到合成指标的标准化值标准化值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标准化值大于1,即实际值超出目标值时,标准化值按1计算考评得分依据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方法计算计算公式为:单项指标得分=标准化值×权数;大类得分=各单项指标得分之和;综合得分=各大类得分之和湖南省县市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评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一、经济发展1. 人均GDP指一定时期内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GDP计算公式为:人均GDP=GDP÷年平均常住人口注:GDP 按2000 年不变价计算2. 人均财政总收入指县(市、区) 按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财政总收入计算公式为:人均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年平均常住人口注:财政总收入统计口径按《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明确财政收入口径的通知》(湘财预[2010]138号)执行3. 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指县(市、区)财政总收入中税收所占比重,用来反映财政收入质量计算公式为: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税收收入财政总收入×100%注:税收的统计口径应与财政总收入保持一致4. 经济结构指数: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4.1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GDP×100%4.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GDP×100%4.3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公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GDP×100%注: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增加值和GDP均使用现价4.4.1 一类县(市、区)经济结构计算方法:在一类县(市、区)中,由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三项指标合成计算公式为:经济结构指数实现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5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3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20%4.4.2 二类县(市、区)经济结构计算方法:在二类地区中,由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项指标合成。
计算公式为:经济结构指数实现程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6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40%5. 城镇化率指城镇人口数量占总体人口数量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城镇人口比重=年末城镇人口年末常住人口数×100%6.贫困发生率指县(市、区)按国家贫困标准计算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年末乡村人口的比率,该指标仅在三类地区使用计算公式为:贫困发生率=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年末乡村人口×100%7.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指县(市、区)的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内聚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县(市、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用来反映工业的集聚程度计算公式为: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含省级工业集中区)内聚集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和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注:工业增加值使用现价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指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个人、机关团体、境外单位以贷款、票据贴现、垫款、押汇、福费廷等方式提供的融资总量计算公式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报告期各项贷款总量金融机构基期各项贷款总量-1)×100%注:基期为2011年9. 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指县(市、区)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值与县(市、区) 农业产值的比例。
该指标在二、三类地区中使用计算公式: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农业总产值×100%二、人民生活10. 居民收入水平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计算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程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5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数×5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值×1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值×100%11.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指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和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的加权平均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城镇居民按人平均的现有住房的建筑面积现住房计算总建筑面积时以房屋产权证或租赁证为准建筑面积可按使用面积乘以1.33计算得出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指农村居民按人平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的室内面积房屋面积从内墙线算起,不包括房屋结构(如墙、柱)占用面积,多层建筑按各层面积总和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房屋的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砖木结构是指梁、柱、承重墙等主要部分是用砖、石和木料建造的。
12. 人均储蓄存款储蓄存款指居民存放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存款计算公式为:人均储蓄存款=全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年平均常住总人口注:年平均常住人口为2010年、2011年两年的平均数13.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指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1-城镇人口比重)14. 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占农村地区(即城市及县城关镇以外地区)人口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比率=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年末农村总人口×100%注:“年末农村总人口”暂用“年末乡村人口替代”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是指满足农村饮水基本安全标准的农村地区年末常驻人口农村饮水包括农村居民餐饮、洗涤以及散养畜禽等日常生活用水按照水利部、卫生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的要求,农村饮水安全主要采用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以及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进行评价,并对五类地区分安全饮水和基本安全饮水两个档次设置标准,只有当上述四项指标均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的人口,才算饮水安全达标人口。
15. 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指农村通客运班线的行政村个数占行政村总数的比重计算公式为:行政村客运(公交)班线通达率=通客运(公交)班线的行政村个数行政村总数×100%三、社会发展16. 社会保障发展水平该项指标由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两项指标合成而得计算公式为: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实现程度=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指数×50% +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指数×50%其中:(1)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口政策规定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指数=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目标值×100%(2)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已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人数应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人口总数×100%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指数=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目标值×100%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文件要求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是指基本养老服务对象获得政府补贴的比重。
基本养老服务对象(应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人口总数)是指城乡65岁及以上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人数是指已发放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的家庭经济困难且生活难以自理的失能半失能6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数量17. 教育发展水平由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合成而得计算公式为:教育发展水平实现程度=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指数×50%+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50%其中:(1)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高中阶段学龄(15-17周岁)人口数×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指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目标值×100%(2) 平均受教育年限= PiEiP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平均受教育年限÷目标值×100% 式中P为本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P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数,Ei为具有i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受教育年数系数,i则根据我国的学制确定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是指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在校生总数与该学龄段15至17周岁人口总数的百分比18. 医疗卫生水平由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两个指标合成而得计算公式为:医疗卫生水平实现程度=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指数×50%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数×50%其中:(1) 每千人拥有床位数=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年末常住人口×1000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指数=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目标值×100%(2)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5岁以下儿童活产数×10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数=目标值÷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00% 19. 文化发展水平由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