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方案

东***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KB
约25页
文档ID:195621004
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方案_第1页
1/25

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方案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假设干看法》〔以下简称《看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看法》提出,加快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1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升、岗位吸引力大幅强化,乡村教育质量显然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看法》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纳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21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1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五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执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够问题六是改革乡村教师待遇确保机制,执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课程〕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七是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全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八是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落实辍学同学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加大对学习困难同学的扶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防止因上学不便而辍学九是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同学流动可携带十是强化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健全工作体系,促进健康成长 《看法》强调,要强化党的领导,落实政府责任,明确部门使命,强化督导检查,营造合格氛围,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假设干看法》〔以下简称《看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看法》提出,加快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1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升、岗位吸引力大幅强化,乡村教育质量显然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看法》明确了十项改革举措,一是同步建设城镇学校,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和足够的学位供给 二是努力办好乡村教育,合理布局学校,采纳多种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三是科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四是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21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1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五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执行教职工编制城乡、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够问题 六是改革乡村教师待遇确保机制,执行乡村教师收入分配倾斜政策,落实并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边远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课程〕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七是改革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机制和管理办法,全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 八是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落实辍学同学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加大对学习困难同学的扶持力度,完善资助政策,防止因上学不便而辍学九是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同学流动可携带 十是强化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健全工作体系,促进健康成长《看法》强调,要强化党的领导,落实政府责任,明确部门使命,强化督导检查,营造合格氛围,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2021年8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状况的报告》 我国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如今,我国广大乡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全国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都受惠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 “乡村弱〞“城镇挤〞,这个难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重庆市永川区也不例外虽然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永川区何埂初中仍然拥挤不堪 全校949名住校生中,有56名同学只能两人合住一张床然而,生源还在增加,学校承载能力不堪重负 另一边,永川区松溉初中办学资源丰富,却因为在各项评比中“垫底〞成为冷门,生源常年只有200人 “原地打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体化发展中豁然开朗 “现在,初三400多名住校生分流到松溉校区〞何埂初中校长周继红介绍。

在永川区,14所城乡学校革新展开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试点学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融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布暑 陈宝生介绍,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42万亿元,其中53%用于义务教育 国家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由2021年的2817亿元增至2021年的3067亿元,80%用于中西部乡村和贫困地区,1/4左右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 乡村一般小学、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比2021年增长了约60% 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14亿城乡义务教育同学得到一份大礼包: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还得到生活补助,补助金额达179 1亿元,其中90%用于中西部地区令人欣喜的是,“乡村同学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全国29个省1631个县的3700多万孩子,一张张小脸红润起来,男女生较5年前分别平均长高1 9厘米和2厘米在控辍保学方面,2021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

91%,初中同学毛入学率达103 5%,均高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比2021年提升了0 8个百分点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2021年8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状况的报告》 我国统筹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如今,我国广大乡村的孩子们,特别是全国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都受惠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好政策 “乡村弱〞“城镇挤〞,这个难题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存在,重庆市永川区也不例外 虽然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永川区何埂初中仍然拥挤不堪全校949名住校生中,有56名同学只能两人合住一张床然而,生源还在增加,学校承载能力不堪重负另一边,永川区松溉初中办学资源丰富,却因为在各项评比中“垫底〞成为冷门,生源常年只有200人。

“原地打转〞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一体化发展中豁然开朗现在,初三400多名住校生分流到松溉校区〞何埂初中校长周继红介绍在永川区,14所城乡学校革新展开一体化办学试点,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试点学校从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资源等方面融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升乡村义务教育水平,是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布暑 陈宝生介绍,2021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3.42万亿元,其中53%用于义务教育国家财政教育转移支付由2021年的2817亿元增至2021年的3067亿元,80%用于中西部乡村和贫困地区,1/4左右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民族地区乡村一般小学、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比2021年增长了约60% 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国1.4亿城乡义务教育同学得到一份大礼包: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1604万名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还得到生活补助,补助金额达179.1亿元,其中90%用于中西部地区令人欣喜的是,“乡村同学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全国29个省1631个县的3700多万孩子,一张张小脸红润起来,男女生较5年前分别平均长高1.9厘米和2厘米。

在控辍保学方面,2021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1%,初中同学毛入学率达103.5%,均高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比2021年提升了0.8个百分点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统筹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也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确保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保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同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乡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 扶持困难群体,不让同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年来,在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下,合肥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工作目标,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基础教育新,全力破解“上学难〞、“上好学更难〞难题,让城乡孩子好上学、上好学 在追求义务教育公平、均衡、优质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的显著的成绩,合肥城区及肥东、长丰、巢湖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

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上已实现了均衡发展,但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名校〕配备仍然差距过大,特别是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乡村学校任教,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乡村教师队伍出现“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状况,乡村小学教师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