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本知识讲义周宗敏一、导言建筑物最初是人类为了挡风避雨和防备野兽侵袭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后,逐渐产生精神上的需求建筑是一个有形的物质产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形象,其空间组合和建筑形象常赋予人们以精神上的感觉,好的建筑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故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之说建筑既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又是社会的文化财富,每一时期的建筑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和特色因此,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应用技术的学科,涉及建筑功工程技术、建筑经济、建筑艺术及环境规划等多方面的问题,受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较大,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展r建筑构造知识一一房屋构造组成,各部分的构造原理、方法房屋建筑学筑建筑设计原理一一房屋的设计原则、程序、方法(平、立、剖、<装修、总平等二、建筑的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三大类r生产用房:如车间、发电厂建业建筑一一从事各类生产的房屋《站、煤气发生站等।辅助用房:如仓库、车库等建筑(农业建筑一一从事农业牧业的种植、养殖、畜牧、贮存等用途的房屋如牛棚、猪舍、温室、大棚、种子库房等民用建筑一一供人们居住、生活、工作和从事文化、商业、医疗、交通等公共活动的房r建住建筑一一供人们居住、生活的房屋,如住宅、公寓、宿舍民用建筑建公共建筑一一供人们公共社会活动的场所<综合性建筑一两类以上用途的房屋。
办公类建筑:办公楼、写字楼等商业类建筑:商店、商场、饮食店等旅馆类建筑:宾馆、旅馆、度假村等文教类建筑:学校、文化馆图书馆等幼托类建筑:幼儿园、托儿所等体育类建筑:体育场、馆、游泳馆、射击场等医疗类建筑:医院、疗养院等公共建筑交通类建筑: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轮船客运站(按用途分)通讯广播类建筑:邮电局、广播电视台等观演类建筑:电影院、剧院、赛马场等展览类建筑:展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司法类建筑:公安局、法院、监狱、看守所纪念类建筑:纪念堂、纪念碑等园林类建筑:公园、动、植物园等市政公用设施:消防站、加油站、变电站(二)按层数、高度分为五大类,低层建筑:三层以下住宅;H〈10m的公建筑J多层建筑:四〜六层住宅;10mcH<24m的公建(按高度分)中高层建筑:七〜九层住宅;24&H<50m的公建高层建筑:十〜三十层住宅;50m100m的住宅公建注:H为建筑物檐高(三)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为五大类砖石结构 建筑,砖混结构(按建材分) 钢筋碎结构钢结构广木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框架一剪力强结才^一剪力墙落地)框支结构(框支一剪力强结构一剪力墙不落地)剪力墙结构一筒一框结构筒体结构'|筒一筒结构排架结构一用于工业建筑三、建筑的构造组成(基础、地下室墙、柱民用房屋地面、楼层楼梯、电梯门窗屋顶(一)基础1、作用: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给下面的土层(即地基)2、类型:L钢筋硅基础一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基础<基石基础一用于低层、多层建筑(按材料分)「灰土基础—用于低层建筑r墙下条基L柱下条基用于低层、多层建筑独立基础J柱下独基[1墙下独基J用于低层、多层建筑整片基础c筏式基础「柱下筏基;(整板币)I墙下筏4用于高层建筑箱式基础「预制实心桩、:钢筋碎柱(预制桩j预应力管桩।\「钻孔灌注桩、用于高层建筑V桩基础钢桩〔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木桩〔爆扩灌注桩」(二)地下室①地下室r普通地下室(按功能分I防空地下室②地下室「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超过房间净高一半者(按顶板标高分)Y半地下室: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坪的高度超过房间净高1/3,且不超过1/2者(三)墙与柱I1、作用:承受楼层和屋顶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墙同时起围护作用,外墙挡风避雨,保温隔热,内墙分隔阻断2、类型:①墙「外墙一房屋四周与室外接触的墙(按位置分)I内墙一房屋内部的墙②墙「承重墙一承受上部荷载的墙「自承重墙:隔墙、幕墙(按受力分)1承承重墙一不承受上部荷载的墙I框架填充墙广砖墙③墙石墙〈(按材料分)砌块墙Q板材墙柱立独立柱一承重、把梁、板荷载传给基础造构造柱一不承重起联系拉结作用(四)地面与楼板层(楼板层由楼面、楼板、顶棚组成)1、地面地面r底层地面(按位置分)I楼层地面(楼面)「水泥砂浆地面地面水磨石地面(按材料分)<地砖地面塑料地面<木板地面2、楼板①作用:承受楼面的使用荷载及自重,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也是墙或柱的水平支撑楼板也起围护作用,它把房屋分隔成若干层,具有隔声和保温的作用②类型厂钢筋碎楼板(按制作方法分)《砖拱楼板楼板 木楼板(按材料分)[钢楼板r板式楼板广现浇楼板《梁板式楼板(按结构类型分)I无梁楼板预制楼板r实心平板<(按截面形式分)《空/白板<槽形板3、顶棚一天花板、大棚(直接抹灰顶棚〔吊顶棚(吊顶)4、平台、阳台、雨蓬平台一平屋顶或低层伸出室外的部分「凸阳台阳台一供人们接触室外的有顶平台《半凸阳台雨蓬一房屋出入口处遮雨的构件(五)楼梯与电梯1、楼梯一联系上下各层的步行通道「主要楼梯楼梯辅助楼梯(按使用性质分)疏散楼梯(封闭楼梯)I消防楼梯(防烟楼梯)(直跑楼梯折角楼梯楼梯I双跑楼体(按形式分)三跑楼梯弧形楼梯交叉楼梯2、电梯一联系上下各层的电动交通工具r乘客电梯c垂直楼梯载货电梯电梯《(按使用性质分1病床电梯i观光电梯水平电梯r自动扶梯L自动人行道(六)屋顶1、作用:承受屋顶上的雪荷载、风荷载自重等,同时遮风避雨,防止日晒雨淋。
2、类型,平屋顶:坡度03%r双坡屋顶坡屋顶{四坡屋顶屋顶j〔歇山屋顶「折板屋顶曲面屋顶<壳体屋顶〔拱屋顶3、组成:屋顶由屋面、承重结构、保温(隔热)层和顶棚等部分组成(七)门与窗1.门〃通行与疏散作用①作用j维护作用装饰美观作用②类型门(按材料分)I2、窗①作用 <②类型门 《(按材料分)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料门采光和日照通风围护木窗钢窗铝合金窗塑钢窗门(按开启方式分)门(按开启方式分)广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广平开窗固定窗{推拉窗折叠窗L转窗(八)变形缝1、作用:通过设置将建筑物垂直分隔开来的预留缝隙,来保证各部分建筑物在这缝隙中有足够的变形宽度而不造成建筑物破损2、类型:/伸缩缝一保证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的自由伸缩变形变形缝一沉降缝一满足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自由沉降变形防震缝一满足建筑物在地震变形时的需要四、建筑设计常识(一)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1、计基本要求:适用、安全、美观2、设计的依据:① 人体尺度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② 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他们的必要空间③ 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④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一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二)建筑设计程序和内容a.r熟悉设计任务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b.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资料和数据1、设计程序c.I设计前的调研a.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阶段b.初步设计阶段’c.扩初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
2)居住空间: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3)起居室(厅):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日常起居的空间(4)工作室:供居住者学习、工作使用的空间 5) 壁柜: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 6) 吊柜:悬吊在上部的使用空间 7) 过道:供户内交通使用的空间 8) 走廊:供户外交通使用的空间 9) 阳台:供楼层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使用的空间包括生活阳台及服务阳台 10) 台: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或上人屋面的部分 11) 户门斗(玄关):供居住者进入户门后更衣、换鞋使用的过滤空间( 12) 元门厅:供居住者进入单元入口公共使用的空间 13) 空层:室外地坪以上,底层架空一定的高度,作为单元入口门厅 14) 准层:平面布置相同的楼层 15) 高: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6) 高:楼、地面与上层楼板顶棚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17) 层住宅:套内房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 18) 层住宅:套内房间标高有错落的住宅 19) 筑面积:指一个建筑中所有由墙体围合的有顶空间(含)墙体的面积 20) 用面积:指某一建筑空间实际可使用活动的面积 21) 用面积系数(%):指住宅某一户型套内使用面积与该户建筑面积的比率(%)。
3、城市规划常见名词解释(1)建设规划用地范围线: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中划定的建设项目用地范围框线,其围合的面积称为建设项目占地总面积建设项目可占用范围的边线,其围合的面积称为项目基地总面积用地总面积)3)建筑控制线(建筑线):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低层、多层建筑可压至此线高层建筑需退缩此线一定距离其控制线称为高层建筑控制线4)容积率(建筑面积毛密度):指某一基地范围内,地面以上各类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与基地总面积的比值5)建筑密度(覆盖率):指某一基地范围内,所有建筑底层占地总面积与基地总面积的比率(%)6)绿地率:指某一基地范围内绿地总面积与基地总面积的比率(%)7)拆建率: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8)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若停车位数量指的是地面停车位数量则称地面停车率9)日照间距系数(日照系数):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10)居住区用地:居住区住宅用地、公建用地、公共绿地四项居住用地以及其他用地的总称a a a.b.居住用地c. J居住区用地 ।Ld d.住宅用地:住宅建筑基地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建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区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计用地的总称道路用地: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用配建的居民汽车面停放场地公共绿地: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其他用地:指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套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