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厂电解车间焙烧启动突发事故和病槽的处理方案一、焙烧期间1.如电流分布不均而导致阳极钢爪过热,发红时,可扒开极上保温料,用专用风管对准发红处吹风降温,如15min后效果仍不明显,则应调整软连接与导杆连接处的螺栓,必要时对该组阳极实施断电,一小时后再恢复送电 但应注意:采取断电措施的阳极组数不能超过2组2.如因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该处物料熔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在中缝和极缝处的保温料塌陷、出现火孔时,应及时添加物料封闭火孔这样,即可局部降温,又可加快物料熔化3.如个别阴极钢棒因电流集中而过热时,可用风管吹风降温若效果不好,则可用调整对应的阳极电流的办法解决二、启动期间1.电解质含炭现象:①电解质含炭的电解槽,其电解质温度很高,流动性差,因发粘,其表面无碳渣漂浮,火苗黄而无力,火眼无碳渣分离,有时冒烟②电解质含炭处电解质不沸腾或发生微弱的滚动,当提高电压时,有往外喷出白条状物的现象③槽电压自动升高,当电解槽发生阳极效应时不易熄灭④槽中取出的电解质试料断面上可看到均匀分布的碳粒原因:主要是极矩过低,电解质温度过高,电解质脏等造成的单纯温度高不易引起电解质含炭但是当槽温过高或物质的量比异常增大时,电解质对碳的湿润性变好,碳粒被包裹在电解质中,形成含炭现象。
处理方法:①提高电压,直到电解质沸腾为止②添加低分子比冰晶石,或高分子比冰晶石+氟化铝,加在电解质的表面③加铝锭或氟化镁与冰晶石混合料④换电解质,把含炭的电解质抽出去,换上新鲜电解质2.滚铝:二次启动槽滚铝主要发生在不灭效应上,也可能因阴极电流极不均匀,导致电压波动,局部滚铝处理方法:①首先尽可能的提高电压,注意不要使阳极脱离电解质②槽内灌铝要一次性灌3吨以上③加铝锭要分批分散从不同部位加入3.底部漏炉底部钢板温度超过120℃ ,可采用底部吹风降温,找出对应的阴极,用大钩摸破损部位,确认后进行补炉,可用镁砂镁砖制成镁块,或用沉淀混合碎镁砖、镁砂,氟化镁等混合物用工具送到破损部位应急措施没有效果,槽况继续恶化,视情况可以打报告停槽4.侧部漏炉抢救方法同(阳极钢棒漏炉一样),但侧部漏炉一般情况不允许停电5.多组阳极钢爪熔断,脱极,爆炸焊处断裂①用热极换残极,吊出残极一定要注意安全②熔融状态下的钢爪可采用风冷,尽量让其负担部分电流③换脱极时要提高电压,防止其他阳极严重偏流④可考虑降负荷或临时停电处理6.阴极钢棒发红可用风吹冷却,用大勾检查出破损部位进行补炉,情况严重时可考虑割断阳极软母线,但不能超过4根。
阴极钢棒渗铝漏炉也属于底部漏炉发现阴极钢棒渗电解质、铝水、跑铝水现象,立刻组织力量将残极上料块,氟化镁、氟化钙加在漏炉部位对应的大面上,用钝子,天车把加工面扎死加工面扎死没有效果,可考虑吊出阳极,往槽内纵深处加残极料块扎住,仍无效果,要准备联系动力停电或申请停槽大量铝水、电解质漏出时要注意:①注意抢救人员的安全②看住电压,防止断路,顶坏提升机构、防止冲坏槽周母线 附二启动测量工作内容测量项目时间内容负责人备注炉底温度203=60点每班4次钢窗温度A、B面44点 出铝端烟道端18点共计62点每班4次阴极钢棒2022=80点每班4次阳极电流分布全电流30分钟后开始每二小时测一次[抬母线、灌铝、软连接、分流器拆卸各加测一次]阴极电流分布灌铝后30分钟阴极压降A面B面各取三点电解槽温度4点每二小时一次电解质水平铝水平测量工作(要有专人负责):1.炉底温度,每班测量四次,温度大于100℃处加测一次,发现炉底发白,发红异常情况立刻上报2.钢窗温度,每班测量四次,启动,灌铝、发生效应要加测一次,发现钢窗发红立即上报处理阴极钢棒,每班测量四次3.阳极电流分布,通电后10分钟开始测量,每两小时测量一次4.炉底电压降,灌铝后开始测量A、B面各测三点5.阴极电流分布,灌铝后进行测量6.焙烧期间,槽内温度每班测量两次。
7.电解质温度,物料基本熔化后,测量电解质温度(三点测量),并记录回转计读数8.灌铝后电解质高度,铝量,铝水平,记录回转计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