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底端2021年立新7针培训资料大针综合疗法总治各论 大针综合疗法治痛诊断: 原那么上第一次来治疗的患者,我们必须让患者到医院拍片检查,排除骨折、肿瘤、结核、重度骨质疏松之类从影像片上,我们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患者椎体的形态,有无偏歪滑移、曲度是否异常、腰大肌有无钙化、棘突钙化状况等等 诊断三大法宝:望、问、摸 望〔观察〕:首先是体征,行走站坐蹲的姿势,观察患者言谈举止是否正常〔神经错乱和抑郁症及狂躁症〕,面部气色、背部皮肤颜色,观察皮肤有无外伤溃疡疮癣,皮肤肌肉起伏状态〔有没有肌肉萎缩、扭曲现象〕,骨关节变形与否,有无水肿等现象 问〔问诊〕:患者的病症痛、麻、胀、酸等具体表现、活动受限的情况,有无天气变化异常现象,外伤史,患病史、治疗史〔注意有无医源性损伤〕,有无其他疾病等等其次要过问饮食二便正常否、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工作和居住环境、睡眠及精神状况等等 摸〔检查〕:触摸肢体肌肉有无红热肿胀〔但凡表现肌肉肿胀的疼痛,都是血管受到卡压或血管渗血所致〕、寒凉感〔风湿及气血过弱〕;椎体及骨关节有无错位旋移偏歪;通过肌肉骨关节的主动伸展收缩、抗阻收缩、被动牵拉来检查受损软组织,是否有筋缩现象;触摸皮肤检查反响点,主要是检查结节如僵紧、团状、条索状、颗粒状、块状结节等等,结节好发部位一般在骨突边缘、肌肉起止点、韧带旁、肌肉与肌肉之间的穿插部位处。
其次按压检查压痛点深浅和围;然后叩击检查深处有无无难题,叩击的要点是力道,渗透进去,就好比橡胶棒打人外面没有伤但伤的原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一个是比压痛和叩击痛,左右比照,痛重的为异常,痛轻为相对正常另一个是比软硬度,左右上下比照,找出异常部位摸脊椎两旁的结节是向椎体方向斜下压, 结合影像片,比方椎间孔变小,一般都是椎体旋转偏歪造成的看骨盆的上下,棘突的钙化骨赘,棘突边沿多余发白的局部,就代表此处筋膜挛缩劳损看棘突的偏移情况,偏歪也预示两边的力大小不等看软组织的钙化情况,如果腰大肌有钙化,预示腰大肌疗效不会很快椎体前缘骨质增生,也是病症顽固的一个因素X片上显示钙化表示这里力增大,比方颈椎曲度变直的X片可以看到C1和C7比别的椎要发白一些,说明这两个部位的力是最大的 一:经络穴性了解: 背腧穴:人体气血的交换站 穴位:精气流注的地方 十二经络五输穴之经、井、荥、腧、原、合、穴位五行所属: 阴经(五脏)五行井荥输原经合木火土(土)金水乙木丁火己土土辛金癸水肺辛金少商鱼际太渊太渊经渠尺泽心包相火中冲劳宫大陵大陵间使曲泽心丁火少冲少府神门神门灵道少海脾己土隐白大都太白太白阴陵泉肝乙木大敦行间太冲太冲中封曲泉肾癸水涌泉然谷太溪太溪复溜阴谷阳经(六腑)五行井荥输原经合金水木(火)火土庚金壬水甲木火丙火戊土大肠庚金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三焦相火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小肠丙火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胃戊土厉兑庭陷谷冲阳解溪足三里胆甲木足窍阴侠溪足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膀胱壬水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八会穴:人体中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的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叫做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脏腑别通: 心与胆通:心主神,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胆经的风市为治疗各种疼痛之第一特效针,正是透过心主神,胆与心通而发挥作用的 肝与大肠通: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针治大肠经的曲池穴能降血压治肝阳上亢之证,及治疗各类头晕皆有特效 脾与小肠通:脾病宜泄小肠火,小肠病宜润脾为主以脾经之阴陵泉治疗五十肩有效,其下寸半之肾关治疗五十肩更是疗效显著肾关治疗颈椎病手麻亦与小肠经有关,也都是脾与小肠通的用例 肺与膀胱通:肺主利气,膀胱能行水,即在于开上窍启下窍,提壶揭盖的意思肺病宜清利膀胱水.膀胱病宜清肺气为主.尺泽可治疗小便病及腰痛;此外针肺经鱼际穴可治膀胱经所行之背痛 肾与三焦通:肾病宜调和三焦,三焦病宜补肾为主,三焦经的中渚治腰痛很有效,治疗环腰一圈痛也很有效,就是透过三焦与肾通,而治肾病及腰痛从印相来看,人坐着,中指为头,小指为脚,中渚穴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的骨叉〔掌指关节〕前凹陷处,这里正好类似于人体的肾脏部位,掌指关节相似于骨盆大白是另一个肾脏,所以大白也治腰痛,就看是气虚腰痛还是肾虚腰痛了 心包与胃通:在经络图解上,胃经在经络上是绕膝关节一圈再下行的,传统针灸中针刺心包经的关穴可治胃痛,所以用来治疗膝痛也甚效,可说是透过心包与胃通发挥作用。
督脉夹脊背俞穴 按大针的治疗思路,取穴与传统毫针在取穴方面有些地方有所不同,毫针主要是按经络学说去辨证取穴,而大针主要的穴位侧重与调理血气有关的督脉和背腧穴附近,汉代华佗创造了华佗夹脊穴,可以治疗很多病背腧穴与华佗夹脊穴,督脉这三条经络是严密挨着的,督脉位于脊椎的正中间线,背腧穴的膀胱经穴位离督脉旁开1.5寸,夹脊穴离督脉0.5寸,这三条经络所分布的区域,是大针的主要治疗围 大针的具体穴位,也就是治疗点,分为固定穴位和灵动穴位两种,固定穴位是常用治疗点,灵动穴是最主要的治疗点,是灵活变化的,这个在临床代教的时候,我会教你们如何找穴 固定穴位的定点,通过参考解剖学分析,以及在疗效和平安系数方面做的大量分析总结,最后我选择以督脉与背腧穴之间的地方为固定治疗点,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棘突正中旁开0.2寸地方,实际上也就相当于督脉,稍微旁边一点点,相当于多裂肌盘旋肌的起点部位另一条线大约在棘突正中线旁开0.7寸的位置,在西医解剖位置下面,这里正好是多裂肌盘旋肌等脊柱稳定肌肉群的止点,下方也是椎间孔部位总的来说,这两条治疗线的畴,既属于督脉,又属于背腧穴 督脉在中医里面,为统督诸阳之经,自下而上足太阳膀胱经为 "诸阳之属〞,自上而下。
两条经络的走向刚好是一上一下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领经脉之海〞,背俞穴居于督脉两旁,两者经气相互交会, 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经络系统来实现的,穴位是气血通行出入的部位,督脉的气血,从长强开场,经过身柱,到达百会,然后经过前额,与任脉相接,然后再转入长强,进入督脉,在人体上周流不息背俞穴那么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如肝俞(肝主血),脾俞(脾统血),膈俞(血会膈俞)等背俞穴分布在背腰部膀胱经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是根本对应的,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即与相关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各脏腑都有以本脏腑命名的背俞穴,包括: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三焦俞、厥阴俞等十多个背俞穴从解剖学来看,背俞穴很邻近脊神经的后根,现代有脊柱相关疾病之说,调节脊柱就可以治疗很多相关的脏腑疾病 当脏腑发生疾病时,往往在相应的背俞穴处常可出现阳性反响区、反响点和反响物通过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驰、和皮肤色泽改变、温度异常等反响现象,可以此分析推断属于某一经脉的病变与疾病的性质等。
付广成的付氏刺血疗法就是这一理论的临床表现 大针在脊椎两旁的针刺部位,大致可以分为腰部、胸部、颈部三块中医将人体的颈、胸、腰椎分为三关,分别为风寒关、气血关、寒冷关大针的治疗成效和作用,我们也可以用督脉和背俞穴相关的穴性来解释 在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大针综合疗法常用的督脉穴位以大椎、至阳、腰阳关这三个阳穴为主,其次就是命门、筋缩、中枢、脊中背腧穴最常用的有大杼、风门、肺腧,心腧、肝、胆、脾腧,气海、大肠腧等穴位 我们说颈椎病腰椎病,其实并不需要知道具体的病名,能够治愈就行了,治病主要是要抓住纲领,就能解决问题稀奇古怪的一大堆病名,只能扰乱我们的思维 背腧穴的脾腧穴和胃腧穴,可以治疗很多种胃病,肝腧穴和胆腧穴可以治疗肝胆病,肾腧穴和大肠俞可以治疗肾病和泌尿系统毛病,心俞穴和厥阴俞治疗心脏的毛病;肺腧穴和风门穴治疗肺病,所以其实这些穴位可以统治全身百病 下面我将讲解一下这些常用穴位: 大椎 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本穴位于背部最高处,这里比其它地方的脊骨要大要突起一些,正因为此,所以称之为大椎,背为阳,所以大椎堪称为阳中之阳,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之交汇处古人称它为"诸阳之会〞。
从人体功能构造来看,这里也是颈椎和胸椎结合部,也是劳损最多的部位之一这个地方本来应该阳气很足,如果阳气受到堵压,就必然会影响到大脑和整个督脉气血运行很多患者在这个地方会有一个很大的脂肪堆积疙瘩,叫做"福包〞,超然教师也认为脂肪垫会压迫影响神经血管,我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和治疗,我认为这个厚厚的福包,是影响头供血和颈椎病的原因之一 道和大杼 道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大杼位于道旁开1.5寸的位置 在古代的器为生活必需品之一,古代制造器是用的一种转盘机,在古人看来,旋转最快的莫过于机,我以前做过艺,做器的过程是这样的,把泥胚放在一个盘上,这个盘下面连着一个机轮,踏动机轮,平盘就会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我们两手轻轻的提拉挤压,就可以将泥胚拉成各种形状的艺所以古人用"来称呼这个穴,是为了形容气血循行的速度很快 古人认为,大到天道循环,小到人体气血循环,都是周而复始的,就和这机旋转的道理一样,万事万物就在这不停的循环过程中被创造出来气血也是只有这样不停地循环运转,才能使阴阳协调,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维持安康 所以道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体整个大循环的盘机在旋转过程中,必然会产生风,道下第二胸椎旁开1.5寸就是风门穴,自然界发生自然灾害就会旱涝不均,如果得到大气的斡旋,就能够风调雨顺。
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离不开气血二字,不是气血缺乏,就是气血不畅,道的作用就是当人体的气血运行出现气血凝滞、运行不畅的时候起一个调节风气的作用 古代将脊椎骨叫做杼骨,从外观看,最大的杼骨当然就是大椎骨了,杼在古文里又指织布机的机杼,类似于转轴处,所以叫大杼从人体功能构造来看,这里也是颈椎和胸椎结合部,也是劳损最多的部位之一,说明这个部位是比较关键的"难经"里说:骨会大杼,骨病治此大杼有祛风解表,梳调筋骨之成效 道和大杼也是比较适合针刺的穴位身柱和肺腧 身柱位于脊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就是肺俞 "柱〞字在古代是指楹柱,相当于楼房的立柱,如果房屋的支柱坏了了,房子还能完好无损吗.身柱在人体中的位置也是这样的,它在后背两个肩胛骨的中间,上接头部,下连背腰,起着承上启下的支柱的作用活人是依靠阳气在支撑身体,没有气的支撑,身体也就垮掉了,督阳之气升举无力或受阻,就会造成腰脊肩背诸痛,在颈腰椎病痛的治疗中,这个部位是重点大家经常形容一个人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意思是没有他这个家就完了身柱就是我们人体的"顶梁柱〞,所以身柱这个部位越强大,身体就会越强壮 肺是人体呼吸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腧就相当于肺气传输、运输、输注的地方,中医讲肺主气,诸气愤郁皆源于肺。
解剖来看,这个部位下面是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多裂肌、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