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的型号和拉力对照表鱼线 0.4号线径【0.104 毫米】 打结拉力【0.88==1.33 千克】鱼线 0.6号线径【0.128 毫米】 打结拉力【1.51==1.80千克】鱼线 0.8号线径【0.148 毫米】 打结拉力【1.8==2.30 千克】鱼线 1.0号线径【0.165 毫米】 打结拉力【2.2==3.0 千克】鱼线 1.2号线径【0.181 毫米】 打结拉力【2.6==3.6 千克】鱼线 1.5号线径【0.203 毫米】 打结拉力【3.2==4.5 千克】鱼线 2.0号线径【0.225 毫米】 打结拉力【4.1==5.4 千克】鱼线 2.5号线径【0.25 毫米】 打结拉力【5.1==6.1 千克】鱼线 3.0号线径【0.285 毫米】 打结拉力【6.0==7.2 千克】鱼线 3.5号线径【0.309 毫米】 打结拉力【6.8==8.2 千克】鱼线 4.0号线径【0.330 毫米】 打结拉力【7.8==11.2 千克】鱼线 5.0号线径【0.370 毫米】 打结拉力【9.9==13.3 千克】鱼线 6.0号。
线径【0.375 毫米】 打结拉力【11.40==13.40 千克】 注解: 1;由于厂家不同,其生产的线径略有不同,拉力值也不尽相同2;结拉力是指系扣后在结的根部所能承受的拉力值,无结情况下的拉力值要大于表值&3;本表不适用特别鱼线只适用于普通鱼线,我不会制图凑合看看线钩漂配比以野钓为主本人所用漂为“三峡”漂,从 1 至 6 号钩用新关东无刺 2 至 8 号(最为常用) ,竿用台钓长节 3.6 米和 4.5米两种,口线(即大坠至钩的距离在 15--20 厘米)为宜钓鲫鱼线、钩、漂配比具体如下:一、假如所钓水域中的鱼以鲫为主,平均大小为 0.5 两以下,需采用以下组合;主线用 0.6 号,口线用 0.3--0.4 号,钩用 2--3 号,漂用 1 号为宜二、鱼平均大小在 0.5--3 两间;主线用 0.6--0.8 号,口线用 0.4 号左右,钩用 3--4 号,漂用 2、3 较宜三、鱼平均在 2--5 两之间的;主线需用 1--1.2 号,口线用 0.6--0.8 号,钩用 4--5 号,漂用 3 号四、鱼平均在 3 两--1 斤的;主线需用 1.5 号,口线 1 号,钩 5--6 号,漂 3--5 号。
五、平均半斤以上的;主线 2 号,口线 1.5 号,钩 7--8 号,漂 5、6 号台钓白条线、钩、漂配比具体如下:线组;主线:0.6 号、口线:0.3--0.4 号、漂用 1--3 号都可白条鱼在 30 克以下时,钩用 2 号较宜;30--50 克时,钩用 3 号较宜,白条鱼在 50 克以上时,用 4 号钩较宜识漂:白条的动作大而快,所以竿不离手,漂不能调得太灵敏,不能使用调四调二的办法,即漂只露二目出来漂尾的目数要调出半水 4 目(加饵后)为宜,当漂全没入水或被斜拉下沉走漂时提竿,中鱼机率较高钓鲫鱼标相的动作1、浮标轻点轻触多为鲫鱼在试探,连点连触则提竿2、浮标微微上升一点,徐徐下沉一目半目说明鱼已吃稳,可提竿3、标尾缓缓顶起,只送半目或最多一目,然后漂标不动,是提竿时机4、浮标偶尔慢慢下沉不可忽视,动作越慢、鲫鱼越大5、浮标微微颤动后,略沉半目至一目,标动即停止这时提竿时机为浮标刚刚下沉,其过程很短,垂钓者若不是精力高度集中,稍有迟缓,即可痛失良机6、浮标一点一点,连续点动,动作很小也是鲫鱼已吃稳的迹象,即可提竿7、浮标点动后,接着慢慢上送动作越慢鲫鱼越大,动作速度快,多半是小鲫鱼。
8、浮标轻轻斜向移位,或平移,或微沉,即提竿9、浮标有力猛点时只点一下动作大,不下沉也不上送,鱼饵已吃到嘴里,鱼儿较大应及时提竿10、浮标横向移动,还有点向下的动作,即提竿11、浮标横移不送标也不黑标,只作平行横向移动,此时鱼已咬钩,可提竿12、未见浮标下沉,但送标时往往是大鱼说明鱼已吞饵,提必获鱼13、浮标微微颤动时,连续不停,鱼已咬钩14、浮标突然快速下沉,或快速上送,多半是小鲫鱼咬钩15、浮标横卧水面不沉不动这往往是大鲫鱼半路咬钩,及时提竿起鱼16、浮标在水面微微连续点颤、轻送或轻沉,是鱼咬钩,应及时提竿17、找窝及试点时,如果空钩下送,浮标不下沉或突然下沉往往是鱼咬空钩,及时提竿18、送标后浮标迅速恢复原状,标为一目送平后又恢复原状出现这种现象多为虾蟹脚拨动所致,起竿多为空竿19、黑标后迅速恢复原状,标相为一目斜向入水,然后恢复原状多为小杂鱼咬钩,不必提竿20、浮标在水下忽闪一下这是鱼儿碰线所致不必提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