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学期全市中小学普及电子学生证新学期,上海市140万中小学生都将拥有一张电子学生证从3月1日起,学生凭证可免费或优待到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民防科普训练馆等近50家文化科技场馆开展实践活动这意味着上海中小学生将告辞人工纸笔登记统计、统一行动的传统校外活动方式,实现活动经受电子化 下月起一证畅行多家场馆 上海市电子学生证是本市根底训练阶段学生学籍身份的辨识凭证,应用于学生电子学籍治理、成长信息记录、参与社会实践、体质安康监测等方面2022年开头,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学推广电子学生证,并同步建立配套的根底训练信息库 新学期开头,全市140万中小学生的电子学生证将全部发放到位,学生利用电子学生证在相应的读卡设备上“刷”一下,就能通过网络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后台的根底训练信息库治理系统,记录学生各种学习经受,从而为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供应实证依据将来,电子学生证就相当于学生进入学习空间的一把钥匙,每个学生都将拥有自己的云空间,记录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市教委巡察员尹后庆说 3月1日起,电子学生证将与首批近50家社会场馆绑定,学生可刷卡免费或优待进入场馆参观学习,而这些经受都将记录在案,成为学生的校外学习记录。
首批试点单位有爱国主义训练基地、体育场馆、科普训练基地、专业性博物馆等场馆这些场馆近期正在安装电子学生证读卡设备,并同步改良局部供学生学习的工程,以备3月正式运行至2022年底前,全市将有200个左右的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场馆),纳入利用电子学生证免费或优待开展综合学习实践活动范围 全面实行学生档案电子化 市教委透露,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依旧以学生在校成绩为主,将来对学生学习经受、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将占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市还将同步建成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信息平台,全面实行全市中小学生的成长记录电子化,逐步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依据之一 记者得悉,此前本市静安和闵行是上海市根底训练学生信息治理应用试点区两区的不少学校已经先行先试,利用电子学生证记录学生的学习经受比方在闵行区,去年7月份已经根本完成了学生电子成长档案的建立工作,区内10万名初中生和小学生都能带着电子学生证去上课,去参加社会实践相比纸质成长记录册,学生电子档案以电子化形式详尽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更清楚、更完整、更具连续性,同时便于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综合评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