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磁现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科学内容要求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8MB
约10页
文档ID:491119620
《磁现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科学内容要求_第1页
1/10

《磁现象》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科学内容要求2.4.2 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教学任务分析磁现象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磁性、磁场、磁感线是学习电磁现象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是对小学磁铁知识的延伸,也是高中电磁学的基础课标的要求意味着让学生经历建立空间概念的过程,充分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过程磁现象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磁现象》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电磁现象第一节的内容十六章的知识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相当重要,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磁现象这节旨在为本章的学习提供基础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磁现象的学习要求课程标准对磁现象既有过程性要求—“探究”,本探究活动是为了突破难点,通过实验来形象认识磁场;也有终结性要求— “知道”,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知道地磁场学情分析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来看 学生在小学自然课本中已学过关于磁体的现象,在平时生活中也接触或观察过磁体,所以对磁现象并不陌生由于自己有生活经验,所以对如何获得磁性的方法也会有所了解,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印象,缺乏理论、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因此,本节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必要的实验演示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知识。

从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来看 经过初中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究活动,本节需要进行2个探究实验,实验一在学案中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要求;针对实验2,教师指令明确,白纸定位和盒撒铁屑,学生操作方便,且生动有趣;完成探究相对容易三个跟踪检测题都能通过动手实验得出正确答案,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真知,同时通过课前学生搜集的生活中与磁相关的图片,课后作业又应用磁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来看 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磁现象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趣味性和应用性比较强,较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磁性、磁极、磁化等基本的磁现象,了解磁极间的作用规律2.通过类比和转换,体会磁场的客观存在,会运用模型法,用磁感线描绘常见磁体的磁场3.通过自主阅读,知道地磁场,了解我国古代的磁学成就4.通过学习视频,会用所学的磁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评价设计1.通过合作探究一,跟踪练习一达成目标12.通过合作探究二,演示实验一,演示实验二,跟踪练习二落实目标2。

3.通过跟踪练习3落实目标34.通过小视频及课后拓展作业落实目标4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引导法学法:合作探究 、分析归纳、自主学习、实验法教具准备学生实验:学案(每人一份)、条形磁体、蹄形磁体、一瓶铁屑、一个大磁针,小磁针若干、硬币(一元钱)、小车、白纸、大头针、铁钉、橡皮、塑料尺、曲别针、铝片、铜片教师实验:瓜子游戏道具、两个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一个盛有水的细玻璃瓶(里面有铁屑)教学环节教师及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说明情景导入情景导入:(2分钟)利用瓜子游戏解开街头骗局的真面目,同时引出本节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引入课题学生分组探究磁性磁极磁化反馈检测教师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家里及教师里应用磁现象的例子教师介绍条形磁体、蹄形磁铁和小磁针模块一:磁性 磁极 磁化(15分钟)(一) 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注意配合,做好记录探究1:用磁体分别吸引盒内物体,发现能被吸引的有: 探究2:用磁体放在铁屑堆中或者其他物品中翻转几下拿起,发现吸引铁屑最多的部位在 (填“两端”“一端”或“中央”)探究3:轻拨磁针让其自由旋转,观察静止时磁针的指向(至少三次),发现磁针静止时指示 方向。

探究4:用条形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磁针的两端,发现: 探究5:用条形磁铁的一端,接触铁钉、铝片、铜片,再用它们靠近大头针,能够吸引大头针的是 二)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实验现象,老师引导点评归纳教师主导全班交流探究1至探究5,通过探究1引出磁性概念;通过探究2引出磁极的概念并强化磁极的特点;通过探究3引出S极与N极的规定;通过探究4解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探究5提出磁化概念三)跟踪练习一: 拿两个铁钉或大头针的一端同时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松手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并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下物理来源于生活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并解析磁性、磁极、磁化,让学生由现象升华至理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落实目标1磁场磁感线合作讨论反馈检测教师引领自主阅读跟踪检测模块二:磁场(18分钟)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结合,循序渐进(一)演示实验1:利用磁体周围的小磁针不再指示南北方向引入磁场;利用转换法引导学生明了可以利用磁针来研究磁场;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演示实验来判断某点磁场方向。

二)合作探究二:实验步骤:1、把磁体(用保鲜膜包好)放在桌面上,把画有磁体轮廓的纸板放在磁体下方,将轮廓对准磁体2、在磁体的磁极附近区域均匀地撒上细铁屑3、用笔轻敲板面,观察细铁屑的排列情况4、按照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纸板上用圆滑的曲线把各点连起来5、借助小磁针标出每条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实验注意:每两个小磁针的距离在4cm左右,小磁针不要太靠近磁体三)合作讨论:观察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场和磁感线分布,思考下列问题:1.磁场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 (填“是”或“不是”)真实存在的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总是从磁体的 极出发,回到磁体的 极3.磁感线能显示出磁场的强弱,磁场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 4.磁感线 (“ 有”或“没有”)可能相交,理由是 四)演示实验2 : 磁感线的分布是立体的,不同磁体的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分布 (五)跟踪练习二: 标出下图中的磁感线的方向模块三:地磁场(5分钟)(一) 教师引领:当把小磁针分别放在上图中,会发现小磁针的偏转不一样,是因为受到不同磁场的影响,所以小磁针被制造成指南针后,不管放到地球哪个位置,它仍然能够指示南北的原因也是受到磁场的影响——地磁场。

二)自主阅读:带着下面的问题自学课本第6页1.地球上,地面附近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总是指向北方,这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2.地磁北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 极附近3.地磁的两极和地理两极 (填“重合”或“不重合”),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 三)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自学答案并强化记忆四)跟踪练习三:如图所示,一个玩具小船漂浮水面上,上面固定了一个磁铁,当小船静止时,船头A最终的指向是( )A.东 B.南 C.西 D.北磁场和磁感线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精心设置小梯度循序渐进引入磁场、磁感线概念用保鲜膜的目的是是让学生做完实验后能方便的把铁屑倒回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讨论意识和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把铁屑放在水中受到磁铁吸引这样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体会磁感线是立体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落实目标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自学提供动力地磁场知识难度不大,带着问题自学找一位同学做实验验证,其他同学做题巩固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落实目标3梳理总结对照知识结构,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更易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巩固知识,内化于心达标检测达标检测(3分钟)1、l.7万吨海南沙子用于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场地.“磁选”是对沙子进行处理的工序之一,“磁选”是选走沙子中的(  )A.粗的沙子和小石块 B.铁钉、铁片C.玻璃和塑料碎片 D.铜、铝碎片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在磁体周围却真实存在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回到磁体的南极C.磁感线是在磁场中存在的曲线D.磁感线可以方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3、以下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图中,正确是( )通过三个测试题,检测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回归生活播放视频1分钟)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知道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课后拓展作业课后作业:(1分钟)1.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磁知识帮助家里解决生活小问题,并拍下照片2.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页动物罗盘找到为什么信鸽、绿海龟总能找到家的答案板书设计磁现象磁性 铁、钴、镍 磁极 S.N磁现象 同斥异吸 磁化磁场 磁感线地磁场《磁现象》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磁性、磁极、磁化等基本的磁现象,了解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2.通过类比和转换,体会磁场的客观存在,会运用模型法,用磁感线描绘常见磁体的磁场3.通过自主阅读,知道地磁场,了解我国古代的磁学成就4.通过视频,会用所学的磁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模块一:【磁性 磁极 磁化】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注意配合,做好记录探究1:用磁体分别吸引盒内物体,发现能被吸引的有: 探究2:用磁体放在铁屑堆中翻转几下拿起,发现吸引铁屏最多的部位在 (填“两端”“一端”或“中央”)探究3:轻拨小磁针让其自由旋转,观察静止时磁针的指向(至少三次),发现磁针静止时指示 方向探究4:用条形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两端,发现: 探究5:用条形磁铁的一端,接触铁钉、铝片、铜片,再用它们靠近大头针,能够吸引的大头针的是 跟踪练习一】拿两个铁钉或大头针的一端同时去靠近磁铁的某一极,松手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动手试一试,并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一下模块二:【磁场】合作探究二: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注意配合,做好记录实验步骤: 1、把磁体放在桌面上,把画有磁体轮廓的纸板放在磁体下方,将轮廓对准磁体。

2、在磁体的磁极附近区域均匀地撒上细铁屑3、用笔轻敲板面,观察细铁屑的排列情况4、按照铁屑的排列情况在纸板上用圆滑的曲线把各点连起来5、借助小磁针标出每条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方向实验注意:每两个小磁针的距离在4cm左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