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语境影响下中西方交际差异 杨慧(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Reference:霍尔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中指出语境有高低语境之分,不同的文化对语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赖,因此就存在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本文试从高低语境的观点出发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和以英美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在实际交际尤其是语言交际中存在的差异Keys:高低语境;高低语境文化;交际差异G04 :A:1673-2111(2012)03-0079-02德国语言学家Wegener于1885年首次提出了语境这一语言学概念,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实际使用产生的,语言的意义也只有根据语境才能确定后来很多语言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研究,不同的语言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语境都提出了不同的分类,但大体都是两分法,如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等等人类学家霍尔则提供了另一种从感知和交流方面研究文化异同的有效方式,他认为人类各种交际都要受到语境的影响,认为语境与意义是无法分割的,并根据人类交际中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将语境划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由此衍伸出了高低语境文化处于不同语境文化中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还讨论了高低语境文化中人类交际的差异。
1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指出高语境就是指绝大部分信息或存在于物质语境中, 或内化于交际者个人, 很少出现在编码清晰的信息里,相反低语境就是指大量信息都要靠编码清晰的信息来传递,语境在信息传达中不占主要地位由此可以得出处于高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交际时较多的信息量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情景语境来传递的,很多信息内化于语交际者的思维深处,显性语码负载信息量较少反之,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交际时大量信息是由显性语码所传递的,隐性环境传递较少的信息量,也就是说言语传递出了大量信息霍尔根据多年研究根据各种文化中占优势和主导地位的交际活动方式,将不同文化定位在不同的坐标轴上,尽管没一那种文化处于坐标轴的端点但可以看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及拉美文化,非洲文化主要都是高语境文化,而以英美德为代表的欧洲文化则相对处于低语境文化2高语境和低语境交际的特点及原因霍尔高低语境概念的提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高语境低于语境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如路迪斯格(M.W. Lustig)又对高低语境文化的交际特点进行了概括:高语境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圈内圈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事件处理高度灵活。
相对应的低语境文化的特点则有: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密切,低承诺,时间高度组织化造成高低语境文化交际中存在上述如此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有:在高语境文化当中,人们经历的信息网络资源具有高度的同质性,由于一系列历史和传统等因素,高语境文化变化不大,多数信息都会得到人们相同的反应因此很多话语就不需要在明确的话语中说明,因为语境已经包含了一部分的交际内容,正如霍尔所说的:“高语境文化的结果是在日常生活的大多数正常交流中, 他们并不需要也不期望详细深入的背景信息通过研究高语境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低语境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就有如下一些方面:低语境文化中的人们由于地理或历史原因缺少共同经验,即同质性较低,这就意味着每次交际的过程中需要彼此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也就是说需要交际双方提供大量语言信息3 高低语境影响下中西方交际差异3.1 信息获得方式的不同从上述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出,处在高语境中的人们往往从人际交往中获得大量信息,而低语境的人们则是通过更喜欢客观性的信息如节选自《茶馆》第三幕中丁宝和王利发的对话:“丁宝:老掌柜,你硬朗啊?王利发: 嗯!要有炸酱面的话,我还能吃三大碗呢,可惜没有!十几了?姑娘!”以及节选自一部美剧中的对话:"Elena: Are you ok?Stephen: Yeah, I´m fine, but just a little bit missing you。
"通过上述对话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高低语境中人们获得信息方式的不同3.2 用语选择的差别处于低语境中的人们常常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客观交流获得信息,而不注重非语言传达的信息即语境中所包含的信息,所以低语境中的人们交流时客观性比较强,而很少用高语境中的客套话,但并不是说他们缺少礼貌用语,只是这些礼貌用语发挥的作用比高语境低而高语境中因为人们的交流对语境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他们交流时会采用很多含蓄,客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因为交流双方彼此同质性很强,听者会明白说话者的弦外之音如果不能理解上述的用语差别,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造成双方交流的失败高语境中的人们会认为低语境中的人说话太多,太直接,讲出了很多不能明说的话,认为对方不懂礼貌太鲁莽反之,低语境中的人们会认为高语境中的认为说话过于含蓄有上可以得出低语境文化中,说话者对成功交际负有主要责任,而高语境中则是听话者对成功交际负有主要责任3.3 规则依赖程度的差异低语境中的人们读规则依赖性很大,而高语境中的人们对规则的依赖性就较低如东西方对合同和法律的态度西方人在一个合同签订之前,彼此会仔细考虑商榷每一个细节,一旦签订就会严格遵照合同行事,一旦出现争议,就会严格遵照合同处理问题;而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合同的签订,对他们来说一个合同的签订之时有了一个合作的框架,意味着双方关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台阶。
3.4 写作方式的不同林奈尔·戴维斯就曾指出高低语境文化下,[来自www.lw5u.Com]写作方式的不同:主旨表达上,低语境的作者会在一开始给出,而低语境的作品中则需要读者自己领会文章主旨;作品用语上,低语境作家通常会给出具体的,明显的信息,并且会用很具体的语言去描绘这些信息,而高语境的作家经常会用语言描绘出一种意境,给读者一个可感知的形象,并且只是用很概括简单的语言来描述这些信息;在作品结构上,低语境的作品结构一般有相对比较严密的结构,各个细节都是相互联系的,而高语境的作品结构则比较松散,并且各个细节也都相对比较松散,即所谓的形散神不散通过下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高低语境文学作品写作上的差异:“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凤姐儿正自看园中的景致,一步步行来赞赏.猛然从假山石后走过一个人来……”--《红楼梦》第十一回又如:“我该怎么办?往哪儿去?呵,当我无法可想,无处可去的时候,那些问题多么难以忍受呀!我得用疲乏颤抖的双腿走完很长的路,才能抵达有人烟的地方--我要恳求发点冷冷的慈悲,才能找到一个投宿之处;我要强求勉为其难的同情,而且多半还会遭人嫌弃,才能使人听听我的经历,满足我的需要。
《简爱》第二十八章同样是人物心情的描写,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明显看出高低语境文化下的写作风格的差异4 总结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高低语境下交际的差异,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对于高低语境的了解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交际还有一点应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当今世界,由于人们交际的的频繁性增加,高低语境之间的影响加深,高语境文化有低语境化的倾向,而低语境则有向高语境化发展的倾向,这些现象的原因,现状,出现这些现象的好坏,都需要学者的进一步研究Reference:[1]Edward T. Hall. 1976. Beyond the Culture.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Xu Lisheng. 2009.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来自wwW.lw5u.cOm][3]朱永生,2005,《语境动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