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书告身帖《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共386字有人疑为伪托今藏日本中村不折氏书道博物馆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自书告身》为内府旧藏之物,前有纯庙前有御书十余行,隔水绫上复嵌御书数小行,后有米友仁、蔡襄、董其昌三跋,又朱朗白一跋,颜书墨彩已脱后为清宫石渠宝笈之物,因何出宫有二说《中国书法全集》颜真卿卷内称"清梁清标、安歧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赐与恭亲王奕",为清宫赏赐奕之物此说当因内有"恭亲王章"、"正谊书屋珍藏图书"等印为据而从《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知,此件为1861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之后散出宫外的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 颜真卿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
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自成一种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气磅礴的“颜体”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忠烈杯壮的事迹,提高其于书法界的地位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 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
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述职中外,服劳社稷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山公启事,清彼品流;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惟是一有,实贞万国,力乃稽古,则思其人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顾先勋旧,方睦亲贤俾其调护,以全羽翼,一王之制,咨尔兼之可令其任太子少师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全文翻译及其注解颜真卿《自书告身》翻译肃宗“授颜真卿太子少师敕”告身也称告身状,是委任官职的诏告公文颜真卿该墨迹作品一般简称“自书告身”,也有的称为“自书太子太师告”全文,翻译,及其注解如下:第一句,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诏曰: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师对其施行教导国储指太子, 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称,因为元良本义是大善,至德,指大贤之士第二句,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要想根本牢固, 必须先有好的教导若非忠贤之人, 如何可以教诲太子?审谕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喻通“谕”第三句: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 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此句可这样断句: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散官名 ,(散官是表级别的,而职事官是实际行政职务) , 在当时为从二品。
行吏部尚书:“行”表示高级别任低级别的职事官吏部尚书在当时是正三品,因其为二品,故曰行充礼仪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实有特派的意味,因为颜真卿有行政职务(吏部尚书), 再特别指命他为礼仪使礼仪使是专管大典礼仪等事宜的官职唐玄宗天宝九年始置此职,以后数度停置六十多年间,唐朝共任命过七位礼仪使, 大都是兼任,颜真卿是最后一位礼仪使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令狐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神道碑铭》)上柱国:上柱国是勋位中的最高级,共十二级鲁郡开国公:开国郡公是爵位中的第四等, 属正二品.唐朝国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规定加 “开国”二字颜真卿:当然是人名第四句,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这里说的四科,指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他的品质﹑德行,才华,按四科的标准来评价,都是每一科最优秀的第五句,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其文章学识, 可作众人之师表.懿:音yi(去声),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
第六句,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作为臣子, 其志忠诚, 其节正直;道德贞正, 可为士之模范谠:音dang(上声), 正直的罄: 音qing(去声),器皿已空,尽,用尽意思,如,告罄,售磬,磬竹难书.第七句,述职中外,服劳社稷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职, 为国家辛勤操劳述职本为“向上级报告在职时的所为”之义,这里代指供职中外,朝中和地方服”指服役,从事,劳指勤劳第八句,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由于平时重视修德,沉静专注,气量宽宏,执法办事之时,则能解决难题静专,语本《易?系辞上》: “夫乾,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朱熹注: “ 静体而动用直方当出自《易?坤》: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悬解犹言解倒悬,谓在困境中得救第九句,山公启事,清彼品流;晋朝山涛,多有启奏,品评推举廉洁高尚的人才山公谓晋山涛. 史载, 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时称“山公启事”,比喻公开选拔人才清, 高洁, 高尚, 高明, 形容词动词化第十句,叔孙制礼,光我王度汉初叔孙通, 曾制订礼仪, 以光大帝王法度.叔孙指叔孙通,又名叔孙何,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曾为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第十一句,惟是一有,实贞万国,这样的人才一旦拥有, 就可以规范天下人的操行惟, 发语词, 无实义贞, 正, 动词化万国, 指万邦, 天下, 各国《礼记?文王世子》云: “一有元良,万国以贞第十二句,力乃稽古,则思其人由于想到古人(之事), 遂念及(颜真卿)其人.力, 功效, 作用,结果之义稽古, 考查古人之法<书?尧典>: “曰若稽古<后汉书?桓荣传>: 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 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按:自“山公启事”至“则思其人”一段,是肯定指颜真卿有山涛,叔孙通那样的成绩即作为吏部尚书,能推举贤士,作为礼仪使,能规范国家法律第十三句,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况且(正值)为皇太后尊封徽号, 连带惠及其亲属太后指沈太后, 既代宗之皇后安史之乱中身陷贼营, 其后不知其踪德宗尊为皇太后《旧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建中元年十一月,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陈礼于含元殿庭,如正至之仪上衮冕出自东序门,立于东方,朝臣班于位,册曰:“嗣皇帝臣名言:恩莫重于顾复,礼莫贵于徽号,上以展爱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义,则祖宗之所禀命,臣子之所尽心,尊尊亲亲,此焉而在两汉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称,厥有旧章。
永惟丕烈,敢坠前典,臣名谨上尊号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胜,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于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问至,群臣称贺,既而诈妄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贞元之世无闻焉 崇徽指 “崇奉尊称”,即尊封徽号外家, 指娘家这里说太后娘家与颜家有亲戚关系, 但具体关系不详第十四句,顾先勋旧,方睦亲贤基于关怀故旧的考虑,正要好好照顾亲友、贤人这一句意义不甚明了,只好猜测顾,顾念;先,旧,均为故旧之义(如同今天人们常说的“沾亲带故”);勋,功劳,此处当动词化睦,和睦相处之义,此处形容词动词化,大致相当于现在人所说的搞好关系第十五句,俾其调护,以全羽翼,让他调教维护(太子),以使(太子)羽翼丰满第十六句,一王之制,咨尔兼之根据国家法律,(可)让他兼任一,统一,谐调,并不违背之义咨尔,表示祈使的词《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邢昺疏:"咨咨嗟;尔女也……故先咨嗟叹而命之"后常以"咨尔"用于句首表示赞叹或祈使兼之,指让颜真卿身为吏部尚书和礼仪使的情况下再任太子少师第十七句,可令其任太子少师太子少师,在唐时为从二品。
而原先的吏部尚书是正三品,所以说这次鲁公的官职(职事官)名义上是升了但太子少师说是职事官(理论上其职责是监督太子太师),其实是个虚街太子太师,甚至太师都是只设其位不谋其事的,并不是真的让太师去教导皇帝,让太子太师去教育太子的所以鲁公的这次升职只是名誉上的第十八句,依前充礼仪使,散官勋封如故原礼仪使一职照旧,其散官、勋阶爵位不变第一句,敕: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诏曰: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师对其施行教导国储指太子, 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称,因为元良本义是大善,至德,指大贤之士第二句,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要想根本牢固, 必须先有好的教导若非忠贤之人, 如何可以教诲太子?审谕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喻通“谕”第三句: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 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此句可这样断句: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散官名 ,(散官是表级别的,而职事官是实际行政职务) , 在当时为从二品行吏部尚书:“行”表示高级别任低级别的职事官吏部尚书在当时是正三品,因其为二品,故曰行。
充礼仪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实有特派的意味,因为颜真卿有行政职务(吏部尚书), 再特别指命他为礼仪使礼仪使是专管大典礼仪等事宜的官职唐玄宗天宝九年始置此职,以后数度停置六十多年间,唐朝共任命过七位礼仪使, 大都是兼任,颜真卿是最后一位礼仪使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令狐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神道碑铭》)上柱国:上柱国是勋位中的最高级,共十二级鲁郡开国公:开国郡公是爵位中的第四等, 属正二品.唐朝国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规定加 “开国”二字颜真卿:当然是人名第四句,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这里说的四科,指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他的品质﹑德行,才华,按四科的标准来评价,都是每一科最优秀的第五句,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其文章学识, 可作众人之师表.懿:音yi(去声),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第六句,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作为臣子, 其志忠诚, 其节正直;道德贞正, 可为士之模范。